中國高等院校專業倫理道德教育探析論文

  “誠信”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規範。在新時期,學習和繼承中國傳統誠信思想的精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點。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位”,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階技術應用型人才為己任,強調培養目標的職業定向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中國高等院校專業倫理道德教育探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中國高等院校專業倫理道德教育探析全文如下:

  摘 要:專業倫理教育是專業教育視野下的特殊化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高校開展專業倫理教育有利於為社會輸送道德合格的專業人才,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建設,也有利於專業從業者樹立起良好的倫理道德觀念,高校應該重視並加強專業倫理教育,在開展專業倫理道德教育時可以在教學目標上以問題需求為導向,在教學上注重情感因素並需要轉變理念,注重專業倫理教育。

  關鍵詞:高等院校;專業理論;

  專業倫理教育屬於道德教育範疇,是高校德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卻一直處於被忽略的地位。當前,應當完善與改進當前高校的專業倫理教育,將有利於促進專業倫理教育研究在德育理論研究中的地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以培養全面發展的高階專業人才為目標。高等教育的這一特殊的性質和任務,決定了高等教育有著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同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同樣應體現於高校德育體系中。專業倫理教育是專業教育視野下的特殊化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專業倫理教育正是高校德育體系特殊性的最佳體現。同時,也有利於完善高校德育體系建設,彌補高校德育內容結構的片面性缺陷。在當前高校德育內容的實施過程中,出現了片面強調個別或某些德育內容的傾向,造成了內容結構的片面性缺陷,弱化了德育的作用。而強調高校在專業倫理教育上的作用正是彌補高校德育內容不平衡的重要舉措。

  一、高校開展專業倫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當前中國高校德育目標過高,偏離實際問題明顯,高校德育目標與現實需求脫節。表現在高校德育目標過分注重國家政治與社會的現實需要,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受教育者的基本道德培養需要。僅注重對學生當時的人格發展以及思想政治方向的關注,忽視了學生畢業後即將成為專業人才的道德需要。

  另一方面,高校德育體系結構不均衡。當前高校德育教育總體上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治教育五個部分,但各部分所佔比重明視訊記憶體在不均衡特徵,甚至在教育實踐中嚴重忽視了其中某些部分的教育。從人力資源發展角度看,主要表現就是專業倫理與職業道德教育在其中所佔的比重微小,並且在大多數高校德育實踐中被忽視。認識上的忽視導致職業道德與專業倫理相關教育目前很少受到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關注。從當前德育教育現狀來看,專業倫理教育基本處在缺失的現實中,急待提倡和加強這一方面的教育。在高校中開展面向專業人才培養的道德教育即專業倫理教育,無論是對高等教育總體培養目標的實現,還是對於高校德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而言,都是更加合理和必要的。

  二、高校專業倫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第一,有利於高校為社會輸送道德合格的專業人才。高等院校作為高階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擔當著為社會輸送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務。高校學生作為當代青年中的特殊群體,將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當代高校學生能否在將來的工作中發揮突出作用,成為符合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與學生自身的專業倫理素質的高低直接相關。愛因斯坦曾經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併產生熱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善惡鮮明的辨別力。”高校專業倫理教育正是基於這一全面的培養目標而存在的。

  第二,有利於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化和系統化建設。由於高校德育相對於個體發展與國家人才需求來說,具有滯後性與基礎性,這種滯後性與基礎性給高校德育內容體系的建構提出了科學性、預見性的要求。因此也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化、系統化成為其自身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德育學的構建作為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中逐步完善的長期過程。這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德育內容體系的構建。高校德育內容不同程度***下轉202頁******上接197頁***地存在著脫離學生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實際,脫離社會生活實際的現象。高校德育,如果脫離未來職業發展以及社會生活和高校學生身心的實際,不能很好地回答大學生所關心的實際問題,其實效性就會較差。因此,在高校德育體系中加入專業倫理教育的相關內容,將促進高校德育體系的系統化建設,進而整體推動高校德育工作的完善、改進和發展。

  第三,有利於專業從業者樹立起良好的倫理道德觀念。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無論是從知識的積累角度,或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角度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人逐步由青少年時期正式轉變成成年人的過程正是從高等教育階段開始的。因此,這一階段所接受的倫理道德教育也對其日後人生髮展影響重大。培養大學生過硬的專業倫理素養,對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觀有著特殊的作用。只有具備了過硬的職業倫理素質,才能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確立正確的前進方向。

  三、高校開展專業倫理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在教學目標上以問題需求為導向

  作為成年人來說,成人的學習是以學習者的經歷為中心,授課內容要與學生未來將有的工作經歷接軌。教育的目的固然要顧及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及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但是當前多數高校的德育目標多數偏重前者,較少顧及後者。學生們最關心的,也是最能使他們進入學習狀態的,是他們切身的問題,必須與他們即將要從事的職業行為相關,或者即將獲得的工作經歷相關的問題。因此,作為道德學習而言,是問題需求導向的,教學內容必須要情境化,也就是要符合學生所處的發展階段,或者說是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階段,要能夠解決他們此刻人生階段的難題,否則他們就會因為成人的獨立自我意識而因為沒有興趣就關閉了繼續學習的大門。相關性不高的內容,是教學效果不能彰顯的重要原因。

  ***二***在教學上注重情感因素

  教育的內容和方法都是要由教育的目標來決定。由於人生的態度發展是成人學習的主軸,因此高校的專業倫理教育必然要在以知識和技能為主線的道德教育體系中,緊密結合以學生合乎社會道德的人生態度的教育目標開展專業倫理教育。與學生的情感和情緒銜接是牽動學習的捷徑。專業倫理教育是主體間相互投入的情感互動過程。理性的思考是當情感被啟動後,從不平衡走向平衡的手段。學生的人生髮展也就是人生觀的學習應該納入到學校道德教育的目標中來,因此,在專業倫理教育方面,同樣要重視與學生情感發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的使用。

  ***三***轉變理念,注重專業倫理教育

  一些教師把專業倫理教育簡單地與職業道德教育劃等號,沒有充分認識到專業倫理教育對高校人才培養的特殊意義。一些已認識到專業倫理教育重要性的院校,在具體落實專業倫理教育時碰到許多難題。現行高校課程體系中,大多沒有開設專業倫理課程,或者受開課經費不足、相關教材缺乏等因素的困擾,使專業倫理教育遲遲未進課堂。任何一個專業都會引發各自獨特的倫理問題,專業教師可以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在專業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滲透倫理教育,促進專業倫理教育目標的有效實現。

  如將專業倫理問題融入專業導論、專業實訓等環節中,增強學生對專業價值觀和倫理原則的體驗和認同,認識到實踐中的價值和倫理問題以什麼方式存在,形成判斷的能力和習慣。目前,中國專業倫理教育在一定階段還將遇到各種困境,高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在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結合多種力量,積極探索靈活有效的教育模式,將專業倫理教育逐步推進。這不僅是當前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同時對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學生未來職業生命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都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