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誠信的人政治論文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一些,希望你能有所感觸!

  篇一

  構建誠信班級 做誠信之人

  摘 要: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七小的辦學理念是倡導“誠信文化”,弘揚“雁群精神”,為師生的快樂成長服務。誠實守信的優秀品德已深深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基於學校辦學理念,怎樣利用班級文化建設這個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建立誠信班級,是班級文化建設中的一個新方向。

  關鍵詞:誠信環境;誠信行為;誠信制度;誠信精神;班級文化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信,國之寶也,民無信不立,言而無信行之不遠。”而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中國強。”我想說:“少年講誠信,則中國就可成為誠信社會!”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純至美的時期,而誠信又是最容易而又最不應該讓人忽視的美德。

  一年級學生是一個個懵懂無知的頑童,發展成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離不開班級這個環境。作為教師,時常遇到這種情況:許多學生在未完成家庭作業或犯錯誤時,為了逃避教師的批評,都有一些自我保護性的撒謊行為,他們往往會說:“我把作業忘家裡了。”“我寫了,沒帶來。”明明知道是自己犯錯了,還會說:“不是我乾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罵我,我才打他的。”在錯誤面前不誠實,有僥倖能躲過教師的批評和處理的心理。面對這種狀況,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迫在眉睫。下面就自己班級的誠信文化建設談一點體會。

  一、誠信環境―――誠信文化建設的載體

  班級環境的佈置是誠信班級文化建設最基本的內容,是班級文化建設的“硬體”。誠信班級文化氛圍的佈置包括班級的黑板報宣傳、小報的設計和佈置、名言警句的張貼、花草的擺放等。在佈置過程中特別要注意美觀、整潔、大方和及時的更新,發揮良好的激勵作用。在班級中營造一個誠信環境,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學生承諾搞好班級環境衛生,簽訂衛生包乾責任書,要求教室窗明几淨,地上沒有紙屑。這需要全班學生長期的努力,必須要有文明的觀念、文明的行為和誠信的品德,必須要持之以恆地與亂丟、亂吐、亂扔等不誠信行為作鬥爭。

  讓教室的牆壁“說誠信話”,我們可以利用班級的黑板報和教室四周的牆壁,營造出整潔清新、充滿美感、具有濃厚誠信文化的氛圍,使班級環境成為建設勤學樂讀、團結友愛、誠實守信的班集體的無聲力量。如,徵集並張貼班訓***“說誠信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創誠信班”***、有關誠信的名人名言***“讀書立品,誠信先行”***等,濃郁的誠信文化氛圍,將是推動班級發展的無聲的力量。

  二、誠信行為―――誠信文化建設的目標

  精心安排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誠信教育活動。例如,在安排班級勞動小崗位時,和學生簽訂衛生包乾責任書,要求教室窗明几淨,地上沒有紙屑,以創造一個整潔的學習環境。

  誠信教育與經典誦讀相結合,讓學生在書香沐浴中,寄託精神家園。長興第一小學城東校區開展經典誦讀活動已有多次,學校提倡各班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我也以此為模板,把“誠信伴我成長”作為本班的讀書活動主題,學生在這種充滿情趣的讀書活動中品嚐著讀書的樂趣,提高著讀書的興趣,提升著讀書的品味。在讀書活動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美德中有關誠信的楷模、故事等,通過誦讀、故事會、表演等形式,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喜聞樂見、寓教於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依託童謠文化,讓學生迸發誠信之光。童謠是學生最早接觸的文學樣式,是傳唱在少年兒童之間的沒有樂譜的歌謠,通過在班裡開展誠信童謠的傳唱,培養學生的誠信行為。如,誠信,是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誠信,是一縷陽光,普照著美好的人間。誠實守信最重要的是同學之間不張揚,朋友之間不猖狂,家長面前不撒謊,教師面前不誇張,做錯了事情要改正,說錯了話要承認,承諾的話語要遵守,答應的事情要做到,從小要說老實話,誠實守信人人誇,誠信是美德,從小就培養,做個誠信好孩子,爭當誠信小使者。

  開展一系列以誠信為主題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誠信行為。如,《我是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主題隊會活動。

  三、誠信制度―――誠信文化建設的關鍵

  根據《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校對學生的誠信要求,討論、制訂《班級公約》。按進度填寫“誠信卡”,建立誠信檔案。在班級的制度建設方面,重要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因此,我認為在班級管理中要使班級每位學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負責,人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並將每一位學生的表現行為納入信用評價體系,如,建立誠信檔案,由教師存檔儲存。

  受一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的限制,進行一兩次誠信教育是不可能有明顯的效果,它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逐步提高的過程。教師要加強檢查督導,堅持“多褒少貶”的原則,正確及時評價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為了激勵學生的熱情,讓學生自己評選出周“誠信之星”、月“誠信之星”、學期“誠信之星”。

  四、誠信精神―――誠信文化建設的核心

  讓學生明白為什麼要講誠信,知道哪些現象是誠信的表現,哪些是不誠信的;讓學生明白丟失誠信的危害性;讓學生明白確立誠信的途徑有哪些。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人人做“誠信”的監督員,向身邊的親人、朋友進行誠信宣傳。要求指出身邊的“不誠信”現象,如虛、假、謊、騙等不良行為,對其進行分析,認清其危害性,引以為戒。

  著名教育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因此,教師應樹立榜樣作用,做到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誠信度來為人師表。因此,我要說,誠信教育是不能空喊口號,光說不做的。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應首先做到誠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誠信,把誠信的種子播撒到學生的心田,才有望看到滿園誠信之花,收到滿園誠信之果。

  誠信教育是班級文化建設之根,也是班級文化的靈魂。誠信,是人生旅途中美麗花草的種子,只要認真播種,辛勤耕耘,就能綻放。誠信教育與班級特色文化建設相結合,使誠信教育有了一個豐富的載體、一個有力的抓手,使誠信走進學生的心裡,落實到行動上。如果每個學生都能心中時刻裝著誠信,從一點一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我們就可以相信,那一顆顆稚嫩的誠信種子一定會成長為一棵棵誠信的參天大樹。

  參考文獻:

  [1]張斌.新課程成功班級文化建設.黑龍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

  [2]張仁賢.班主任工作方法與技能.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韋珏.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08.

  ***作者單位 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第七小學***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