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工職稱論文

  高校思政是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保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篇一

  淺議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

  摘要:隨著國家社會的發展,民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佔比重已較大,民辦高校在當前高等教育事業中發揮的作用已日趨顯著。民辦高校由於受辦學經費等條件限制,其政工幹部培訓情況與公辦高校還有一定差別。通過分析民辦高校現階段在政工幹部培訓上的不足,探

  討問題的解決辦法,分析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體系建立的對策。

  關鍵詞:民辦 政工幹部 培訓

  中圖分類號: G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國家包攬辦學的局面已經無法滿足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行政主管部門鼓勵社會機構及社會力量參與到辦學事業中,形成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根據教育部最新公佈的2010年統計資料,全國民辦普通高校已有674所,佔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近30%[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數,教育部2010年統計資料, 。民辦高等教育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中一支不能忽視的重要力量。民辦高等教育動用的是社會力量,沒有佔用國家財政性經費,對促進我國高等教育事業飛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民辦高等教育採用的是完全的聘任制模式,與傳統的公辦教育財政“事業編制”模式不同,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存在著更大的自主性。這有利於民辦高校迅速適應社會變遷,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將人資效益最大化。然而在實際辦學中,由於社會力量過於強調“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很多民辦高校在人力資源管理上重產出輕投入,在教職工的培訓與開發上,並沒有實現科學管理,影響到民辦高校的持續發展。

  一、高校政工幹部需要的基本素質

  高校政工幹部隊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石,同時也是高校全員育人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政工幹部須具備政治素質、思想素質、能力素質、知識素質和創新素質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羅國智,談新時期高校政工幹部的素質,凱里學院學報,2008,26***2***,116-117。][王菲,關於提高高校政工幹部綜合素質的思考,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11***,48。],方可滿足當前高等教育事業工作的需要。

  1、政治素質

  良好的政治素質是高校政工幹部開展工作的基礎。具備堅定的政治信仰、正確的政治立場以及良好的思想作風,是高校政工幹部日常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2、思想素質

  高校全員育人決定,高校教職員工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優良的品德作風出現在廣大青年學生的面前,獲得學生的信任併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3、能力素質

  高校政工幹部工作綜合性強,要求幹部精通本職工作。既能夠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活動,又善於溝通交流,同時具備一定的調查研究能力。政工幹部所需要的業務素質,較高校其他崗位更加龐雜,對政工幹部的能力要求也更高。

  4、知識素質

  高校政工幹部面對的主要物件是學生,在日常工作開展的時候,需要同時面對學生各方面的問題。這就要求政工幹部在本職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識面以外,還需要了解學生成長、學生髮展以及困擾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問題等多方面的知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同時,引導和指導學生個人發展,從而在青年學生中樹立足夠的威信。

  5、創新素質

  青年學生作為高校政工幹部的主要工作物件,其特點是隨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的。政工幹部開展工作所面臨的具體社會環境,也是在不斷轉變的。一味的招辦傳統工作方式方法,必然無法適應新時期教育工作的需要。政工幹部需要具備創新精神,不斷結合實際工作,優化創新自身工作方法,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現狀

  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與公辦高校還存在一定差異,如在公辦高校一般要求新進教職工均須參加崗前培訓,而民辦高校往往崗前培訓比較欠缺,且主要針對的是教師隊伍。因此,當前我國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現狀與高等教育事業整體情況還有一定差別。

  1、崗前培訓被輕視

  崗前培訓作為新進員工的重要培訓,是新員工熟悉崗位性質,瞭解崗位要求,培養崗位相關素質的重要課程。但在當前國內民辦高校,新進員工的崗前培訓卻很難有效開展。一方面,新進員工崗前培訓是一個系統的培訓過程,培訓內容多,培訓時間長。這個培訓過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較大。民辦高校由於投資方對成本投入的控制比較嚴,因此在崗前培訓方面難以具備與公辦高校相當的培訓成本投入。因此在必須控制培訓成本的前提下,往往選擇優先培訓青年教師隊伍,而讓政工幹部通過日常工作逐步熟悉業務鍛鍊能力。另一方面,民辦高校由於辦學時間短,在自身師資儲備方面還難以與公辦高校相比,因此在培訓師資方面也面臨人手不足、能力不夠等情況。這樣的結果造成了,青年政工幹部在工作開展的初期並不熟悉業務情況,也具備業務基本能力。青年政工幹部難以在短期內適應工作崗位,發揮其崗位應當發揮的作用。

  2、繼續教育機會少

  目前高校政工幹部培訓工作主要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門主導,各省組織政工幹部培訓班對全省高校的政工幹部進行集中培訓。這種培訓方式,一般分給各高校的培訓指標較少,與高校政工幹部的整體規模不相適應,且每年培訓次數較少,造成各高校政工幹部培訓機會較少。公辦高校會結合自身情況,組織或舉辦其他型別的培訓進行補充,但民辦高校由於師資、成本等多方面原因,難以開展有效的繼續教育活動。從而形成民辦高校單純依託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培訓、校內政工幹部培訓機會少的局面。

  3、培訓模式單一

  政工幹部素質要求繁雜,因此政工幹部培訓內容較多。民辦高校依託省級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的培訓班,僅能夠滿足學校政工幹部思想政治理論培訓一方面的要求,而對其他方面的素質培訓要求難以落實。這種單一的培訓模式,很難適應現代高等教育事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對民辦高校的全面發展形成制約,同時也不利於民辦高校政工幹部隊伍的成長,使政工幹部逐步喪失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

  三、解決對策

  1、全面規劃政工幹部培訓方案,構建完善的政工幹部培訓體系

  政工幹部面臨的事務綜合而複雜,政工幹部的培訓要求不亞於教師的培訓要求。因此民辦高校應充分重視政工幹部的培養,由相關部門共同設計政工幹部職業生涯全程的培訓規劃方案,形成崗前培訓與繼續教育相結合,涵蓋政治、思想、知識、能力及創新精神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培訓體系,全面培養政工幹部崗位所需的各項素質,促進青年幹部的成長,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給予培訓充分的政策、資金支援

  政工幹部培訓是對幹部自身成長以及學校工作開展雙方面均有利的雙贏活動。民辦高校應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支援。首先,政工幹部培訓是從崗前培訓開始貫穿於政工幹部整個職業生涯的全程培訓,民辦高校應仿照公辦高校,在培訓時間、培訓期間工作安排、培訓後人員使用等多方面給予政策性保障,鼓勵青年政工幹部積極參加各類培訓活動。其次,需要民辦高校從資金上給予培訓必要的支援。無論是將名師請進來培訓還是將青年幹部送出去培訓,培訓活動的開展,必然需要資金支援。民辦高校應當認識政工幹部培訓的重要意義,將政工幹部與教師培訓放在同等位置,保障政工幹部培訓單獨列支,從資金上保證政工幹部培訓能夠落實。

  3、拓展培訓種類,豐富培訓內容

  現有民辦高校政工幹部培訓形式、內容都過於單一,僅能培訓少量政工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而對政工幹部所需的其他素質,則很少涉及。青年幹部的全方位成長,更多的依靠自學和摸索。單一的培訓模式,對青年幹部的培養作用有限。民辦高校須參考公辦高校,豐富政工幹部培訓內容,拓展培訓種類。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培訓,專業技能經驗交流,外出到其他高校訪問學習以及參加素質拓展活動等。多元化的培訓,既可以結合政工幹部自身實際特點,將不同的幹部安排參加不同型別的培訓,提高培訓針對性;同時多元化的培訓內容,也可以更切實際的全面培養政工幹部的綜合素質。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