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職稱論文

  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高中教師擔負著向高校輸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高中教師如何樹立自己的威信

  摘 要: 高中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部分,高中教師擔負著向高校輸送合格人才的重任。在教育朝著大眾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的背景下,要出色地完成這一任務,教師需要擁有很高的個人素質。其中,教師威信的樹立成了備受關注的話題。本文從美感啟發教育、自我教育引導、教育寬容三個方面論述瞭如何在新形勢下樹立教師威信,希望對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有所助益。

  關鍵詞: 高中教育 教師威信 樹立方法

  普及高中教育,既是實現我國人才培養戰略目標的重要步伐,又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歷史任務。因此在普及高中教育的過程中,高中教師肩負重任,要抓住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契機,紮實地推進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每一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為每一名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基礎,為高校輸送合格人才。但高中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即,身體和心理都在快速成長,世界觀和人生觀逐步建立,他們要求獨立、張揚個性、好奇上進,但有時又會感到迷茫、困惑,不敢面對未來與現實的挑戰。他們希望得到有威信的老師的正確引導,走向人生更廣闊的舞臺。那麼教師的威信來自哪裡?當教育朝著大眾化、多元化方向發展,上大學已不再像從前那樣是少數人特有的權利,當大學畢業生,甚至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們不再是“天之驕子”,社會生活更加開放和多元化,教育本身的神聖地位已不及從前,現有體制下的教師們的威信可想而知。但學不可一日無師,教師行業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要成為一個受學生敬畏的老師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那麼我們該如何樹立在高中教育中不可忽視的教師威信呢?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值得考慮。

  一、教育首先是美感教育

  學生建立和強化了美感,他們才會更懂得生活的意義和樂趣,增加追求幸福和美好事物的原始本能的動力,從而去學習美的載體―科學文化知識。他們會覺得所學所想皆是有用於社會、有益於人生的事物,因而會樂於接受與學習。那麼教師該怎樣去啟發和影響學生們的美感呢?

  一英國偉大的詩人濟慈說過:“美就是真實,真實就是美。”中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之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一個合格的教師從邁進教室的第一步起,站在講臺上說的每一句話,都應是自然真實的、高尚進步的,讓學生了解真實的老師、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世界,他們才會對知識有興趣、有渴望,因為只有想步入真正的生活時,他們才會渴望學習。

  二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帶給學生的美主要是來自內修。要成為學生內心裡真正佩服的好老師,你必須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即使不能妙語連珠,語驚四座,最起碼也要做到在本專業領域、所教學科的領域是一個有自我組織、自我計劃、自我實現要求和自信心的人。當教師成了傳承美好事物的載體,成了幫助學生追求美好快樂生活的良師益友,教師的威信就會逐漸走進學生的心裡。

  三教師群體在外在形象上也應適當加以修飾。在這個倡導自由、個性的年代裡,教師的服飾在規矩、整潔大方的前提下,可以加入一些個人特色和時尚元素,不必千篇一律西服領帶或數十年如一日刻板守舊,當然也絕不能過於奢華或奇異。這樣你的學生就會首先從衣著來判斷你是思想保守還是與時俱進,是講究衛生還是邋遢成性,前者通常是被一般人接受的大眾審美標準,當然也更容易為學生接受,而後者形象則在學生心中大打折扣,他們會認為有什麼理由跟這樣思想陳舊又不講衛生的人學習呢?

  當學生把你與美好及求知慾聯絡在一起時,你正在成為令他們信服的老師。

  二、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最為理想的教育,是自我規劃人生的自由教育,也是最為有效和充滿樂趣的教育,是每個人都應追求的教育。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就曾經坦言:“我從來不讓學校干涉我對我自己的教育。”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它是與後天思維及行為習慣的養成分不開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需要學校教育及教師的引導。

  一教師的個人做風與行為習慣很重要。它的重要性絲毫不遜於專業知識技能,因為這是教師自我要求與發展的真實再現。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學生眼中留下了印象。如果你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嚴格,治學謹慎,探求心強,嚴格遵守時間,從不遲到早退,講課、講練習熱情、及時、高效的人,你的學生就會潛移默化地受你感染,跟著你學。相反,就會出現另一種不良的結果。有人認為知識底蘊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最為重要的條件,殊不知教師的個人作風和習慣才是將知識與學問有效地貫徹到教學當中去的保障,也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自我管理能力和獨立的性格的重要因素。

  二教師對學生的適度關注與適當評價也很重要。教師講課時,面對的是千差萬別的學生,因此,教學絕不是教師一人站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如果僅把學生當成觀眾,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忘記自己的身份和責任,真的成了插不進手的旁觀者了,那恐怕是教育的大失敗了。因此,教師一定要適度關注學生,並對學生的課堂和學業表現給予適當的評價。“適度關注”很重要,過分的關注,所謂的“管得太寬、太多、太嚴”反而會限制學生自主學習,縮小他們施展能力的空間。過於忽視,又會造成他們遊離於學習氛圍之外,認為學也沒有意義,反正老師也不在意。關注的物件也要“適當”,“差生”要關注,因為他們是最為苦悶的,開啟他們的心智是為人師者的職責;“好生”更需要關注,他們往往是一些有著遠大抱負,爭強好勝,喜歡被老師欣賞的孩子,如果對他們不提不問,就一定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他們的積極性,所以也要關注優秀學生。“適當評價”也同樣不容忽視,教師給予學生的適當的賞識性評價、激勵性評價、發展性評價及建議性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而且可以改變學生的心態,樹立學生的自尊,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命運。

  三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至關重要。比如把教學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進行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容易和樂於接受看似抽象難懂的知識,而且能充分調動起他們的興趣,為實現更充實美好的人生目標而進行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再如對作業及時檢查講評,對試卷認真分析等做法,會令學生學習有收穫感,不至於成為懸在空中的五彩的氣球,心氣很高,落不到實處,一遇到強風就爆了,成了洩了氣的皮囊。如果教師及時講解,學生就會像充了氣的車胎一樣,緊緊地貼著地面,輕鬆地踏上遠方的征程。

  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寬容

  德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雅思貝爾在《什麼是教育》中說:“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和認識的堆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卻忽略了人各有志。每一個人都在尋求自我價值的路上艱辛地跋涉,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學生時代得到老師的欣賞和鼓勵,而欣賞和鼓勵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是多麼重要的事啊。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把錯誤當成學生的一個成長的機會,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和道理為學生開啟一扇扇通向新認識的大門。寬容不是放縱,是有原則的愛,是給予學生的理解和支援;寬容來自信任,信任能給人無盡的力量。恩師的寬容溫暖得如同冬夜裡的爐火,冬夜裡的一團爐火很平凡,卻可以讓遠行的人獲得繼續前行的溫暖與力量。這早已超越了教師“威信”。

  其實歸結起來,高中階段,教師威信的樹立就是20個字:務實求真,內外兼修,敏思慎行,博學厚德,敬業愛生。

  希望本文能對工作在教育一線的高中教師有所助益,對致力於教育教學研究的工作人員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方帆.我在美國教中學[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9.

  [2][美]清崎Kiyosaki,R.T.,萊希特Lechter,S.L.著.王麗潔譯.富爸爸 富孩子,聰明孩子[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1.

  [3][德]卡爾・威特著.小伍,亞北譯.卡爾・威特教育全書[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04.11.

  篇二

  高中教師師德構建問題思考

  【摘 要】隨著社會進步與教育發展,對教育的重視也逐漸提高,不僅重視教學質量,也注重學生的綜合發展。但是現代社會影響教育的因素太多了,其中最不被重視的就是師德問題。高中教師師德是影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高中青年教師師德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對學生的學習造成影響,也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隨著社會不斷報道有關師德缺陷而影響學生教育的案例,加強對教師師德構建建設刻不容緩。在當前狀況下,師德的構建與水準的高低,愈來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師德師風;教師隊伍;職業倦怠

  一、相關概念

  一教師:是受社會委託,在學校中對學生身心施加特定影響,把其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以此為主要職責的專業人員,是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教師是一類人的集合,也是一種職業,從事教育的人,教師的具體個體。

  二師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範,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師德的產生與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聯絡的,它對形成教師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

  三職業倦怠:又稱“職業枯竭症”,它是一種由工作單調機械無新意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壓之下所體驗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耗盡的感覺,這和肉體的疲倦勞累是不一樣的,而是院子心理的疲乏。

  二、當前高中教師師德的現狀

  一教師師德問題頻發。近期在報道中有一項新聞就是關於師德問題,很多在校學生受到影響,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當前高中教師師德整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但不排除個別教師存在師德問題。教師的師德對學生的道德規範及傳統的影響是深遠的,導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偏離。個別的教師的教育方式嚴重偏離正常的師德範疇,破壞學生的自尊與心理健康,嚴重破壞學生的交際。

  二教師師德正被逐漸認知與改善。隨著社會的進步,再不需要傳統的教育方式的情況下,師德的規範也發生了變化,導致許多較為傳統的教師一時無法適應,對於這類教師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與師德教育。還有一些教師存在著師德敗壞的問題,侵犯學生的個人權益乃至生命,對於此類情況,各高中以及社會應給予高度重視,嚴格懲治此類教師,運用法律、經濟或吊銷教師資格證等手段。

  三教師師德構建問題已提上日程。國家的未來就是教育,只有教育的大發展,才能為國家輸送合格的人才,才能促進國家的進步與人民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而這一切都依賴於高中的教育,最終依賴的就是教師,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他現在教學質量上,也會表現在教師師德上。因此各高中應加強對在職教師的師德培養與培訓,針對教師的現狀進行規劃。國家在教育上給予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促進高中教師師德的進步,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舉措之一。

  三、高中教師師德構建的措施與對策

  一社會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與監督。國家應發揮其統領的作用,制定詳盡的教師師德教育構建計劃,針對各地區的不同的教育現狀,制定不同的發展規劃與流程,同時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援。各級政府應嚴格貫徹國家隊師德構建計劃,分配到各高中,高效配合各高中完成對教師的師德構建。社會人士以及各家長也可向各高中提供建議,促進師德在各方面都有提高。同時社會各界更應發揮其監督的權利,加強對師德構建的監督,對不合格的高中提出交涉,對不合格的教師進行合理化建議,促進師德構建的公正公平化、科學化、正規化。

  二各高中就自身師德構建問題進行系統規劃。各高中應根據當前教師師德問題進行學生調查,從而分析師德構建的不足與優勢,從而對師德的構建進行詳盡規劃,從教師自身的師德教育開始逐漸提高高中師德水平,進而影響學生的道德規範與修養。首先對教師進行師德再教育與培訓,所有教師都應參與並參與最終的培訓考核,對於培訓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其次由教導主任親自上課堂進行監督與並對教師師德各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加強教師對師德的重要性。最後,經過學生的問卷評價,確定高中整體師德水平與情況。

  三加強教師自身對師德問題的認識,逐漸提高自身的師德水平。教師是師德構建的主體,所以教師自身對師德的問題尤為重要。首先教師應逐漸提高自身修養與道德素養,提高師德對學生的教育作用與影響。同時自身修養的提高對自身師德的構建也會提高。其次,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瞭解學生心中的師德本質,通過與自身的比較與認識,不斷提高師德水平,促進高中師德構建,也會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感情,最終會促進學生的學習與道德進步。最後,教師應更多的借鑑高中成功的師德構架案例,將優秀師德教師的有點學為己用,將他人粗糲師德問題的方法與自己的教育方式相結合,促進各學科教師之間的師德構建,從而促進高中整體教師隊伍師德開發與構建的形成。

  四加強高中師德構建的關鍵是個人道德模式的形成,而個人道德模式的形成關鍵期就是青年時期,所以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社會都應給青年創造一個良好的道德環境,促進個人優秀道德規範的養成,這樣既不會依賴後期的師德再培養,也不會導致個體之間的道德差距。所以要進行高中的師德構建問題的根本就是加強人民自身的道德教育,促進個人道德模範的形成與表現。

  四、總結

  總之,教師師德問題是一個常抓的問題,必須通過國家、政府、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師德問題逐漸改善。未來的世界是人才的世界,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對教師的要求不言而喻,不僅僅是因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的主體,也是師德改善的主體,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對於師德構建的問題應從細節做起,建立一支高效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不僅是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因此,加強師德構建不僅會推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避免師德問題頻發,也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相信,師德構建問題會不斷的化解的。

  參考文獻

  [1] 胡瑞軍.加強師德建設 展示文明形象――張家口市宣化第十一中學[J].黨史博採紀實,2007年12期.

  [2] 劉樹民,許佳,孟繁清,張紹良,李桂文,徐蘭學,田自珍,張洪祥,陳桂菊,王志普,韓菊.“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研究報告[J].教育探索,2001年01期.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