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大全

  幼兒園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那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供大家參閱!

  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終生收穫

  十一歲那年,只要他一到父親位於新漢普夏湖中心島上的度假小屋,一定儘量找機會去釣魚。

  釣鱸魚季開放的前一天,他跟父親近晚時分便用小蟲捕釣翻車魚和河魚。然後,他綁上銀色魚餌,開始練習拋線。遇著夕陽餘輝,魚餌投在水面上,蕩起一圈圈彩色的漣漪。待月亮升上湖面後,投餌的漣漪轉變成銀白色。他的魚竿變重了,他知道釣住了一條大魚。父親微笑著看兒子將魚拖到碼頭邊。

  最後,他終於開開心心地將那尾精疲力竭的魚拉出水面。這是他所見過的最大的魚,但卻是鱸魚。

  男孩和他父親看著這條完美的魚在月光下上下鼓動。父親點根火柴看著手錶,才晚上十點……離釣鱸魚開放時間仍差兩小時。他看著魚,又看著孩子,說:"兒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爸!"男孩很不情願。

  "還有其它魚嘛!"父親說。

  "可是沒有這條大呀!"男孩說。他張望湖面,月光下的湖面並沒有其他的釣魚人或船隻,他再次盯著父親看。既然沒有人在場,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他何時釣到了這條魚。但男孩從他父親堅定的聲音得知,父親決定的事絕不容妥協,他慢慢從這隻大魚嘴裡取回魚鉤,將魚放回漆黑的湖水中。

  那魚扭動幾下,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男孩心想他恐怕再也釣不到如此巨大的魚了。

  那是卅四年前的往事。如今,男孩已成為紐約一名成功的建築師。他父親的度假小屋仍在那座湖心小島上。他也會帶著子女在相同的碼頭釣魚。

  他的確沒再釣到當年放走的那麼大的魚,但每當他碰到了道德方面的問題時,他會一再地看見那條相同的魚。

  就像他父親教過他的,道德是很簡單的對錯問題,只有在實踐道德時才困難。當身邊沒有旁人時,我們也能堅持原則嗎?如果我們年幼時,便有人教我們將那魚放回去的話,我們就做得到。

  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你遠不是最苦的

  我一直以為,我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讀書,考上重點中學。然而家貧,不僅未能上重點中學,而且無情地逼我離開了校園。我輟學了,但我不死心,當了一年村教師,未成正果。外出做磚、砍柴賣,回家當農民,書仍不離左右。為籌重返校園學費,除夕晚上,大雪紛飛,人家正熱鬧地過年,我卻孤身隻影地在百公里外的高山雪地弄毛竹賣……膝蓋在雪地上磨出的血,尚未離開傷口就結了冰。大學畢業後,這些都成了向我的弟妹和我的崇拜者們說教的資本,也常常是我寫文章大發感想的起由,更是我安慰心靈的藉口。

  最近採訪一位同齡人,他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他四歲失母,八歲歿父,很小時就獨掌門戶,自己尋書讀,自己去當兵。現在他不僅有令年輕人羨慕不已的正團職,而且學有所成,著作等身。"你不是最苦的,以你現在的條件,你可以幹得更好。"他說。

  人生總有許多不如意的時候。也許你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也許你失戀了;也許你現在下崗了,正萬念俱灰;也許你一次次被冷落,正怨天尤人……

  所有這些都讓你雄心頓失,看不到光明。你甚至認為:你的經歷比誰都坎坷,你的災難比誰都深重。你認命了,你滿足了,你退卻了,你認為自己幹到今天這樣已問心無愧了,再難有揚眉吐氣的出頭之日。你甚至認為你的生活從此永無笑臉,人生將像隕星一樣從此暗淡。

  假如真是這樣,也許你真的沒戲了。然而,現實卻偏偏不是這樣。

  你遠不是最苦的,你的困境只是漫長征程中一個不算離譜的驛站。一切都會變,生活就像大自然,有寒冬,也有陽春;有酷暑,也有深秋。走運和倒黴不會持續太久。無論你過去或現在受多大的創傷,心情多麼沉重,應該永遠相信:你還不是最苦的,以你現在的條件,你應該幹得更好!

  適合幼兒的勵志故事:我的身後有一隻狼

  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就獲得了冠軍,並且打破了世界紀錄。

  他衝過終點後,新聞記者蜂擁而至,團團圍住他,不停地提問:"你是如何取得這樣好的成績的?"年輕的冠軍喘著粗氣說:"因為,因為我的身後有一隻狼。"迎著記者們驚訝和探詢的目光,他繼續說:

  "三年前,我開始練長跑。訓練基地的四周是崇山峻嶺,每天凌晨兩三點鐘,教練就讓我起床,在山嶺間訓練。可是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進步卻一直不快。"

  "有一天清晨,我在訓練的途中,忽然聽見身後傳來狼的叫聲,開始是零星的幾聲,似乎還很遙遠,但很快就急促起來,而且就在我的身後。我知道有一隻狼盯上我了,我甚至不敢回頭,沒命地跑著。那天訓練,我的成績好極了。後來教練問我原因,我說我聽見了狼的叫聲。教練意味深長地說,原來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的身後缺少了一隻狼。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清晨根本就沒有狼,我聽見的狼叫,是教練裝出來的。從那以後,每次訓練時。我都想像著身後有一隻狼,成績突飛猛進。今天,當我參加這場比賽時,我依然想像我的身後有一隻狼。所以我成功了。"

  有時候,將我們送上領獎臺的,不是我們的朋友,而恰恰是我們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