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勵志小故事演講

  有哪些小故事適合用來演講的呢?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華盛頓找馬

  華盛頓是美國第一任總統,他年輕的時候有件找馬的軼事。

  一天,他父親的一匹馬被人偷走了。華盛頓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馬人的農場裡去討要,但那人拒不歸還,一口咬定說:“這是我的馬。”

  華盛頓用雙手遮住了馬的雙眼,對那個偷馬人說:“要是這馬真是你的,你一定知道馬的哪隻眼睛是瞎的?”

  “右眼。”偷馬人猶豫地說。

  華盛頓放下蒙右眼的手,馬的右眼並沒有瞎。

  “我記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馬人急忙辯解道。

  華盛頓又放下蒙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沒有瞎。

  “我又說錯了……”偷馬人還想狡辯。

  “不錯,你是錯了。這些充分說明馬不是你的。你必須把馬還給華盛頓先生。”警官說。

  在最新的電視劇《麻雀》中,也有這樣一個情節,也是通過引導對方誤入歧途,最終讓對方無言以對。

  在畢忠良懷疑徐碧城,蘇三省設法找來證人的那一節,在陳深的提醒下,徐碧城問那位“證人”,她當晚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證人”說記不太清。徐碧城進一步誤導,“我那晚穿的是綠色的旗袍,你怎麼會看不清?”“證人”馬上說:“對,你就是穿綠色的旗袍”,結果,徐碧城立馬反駁,“我那晚明明穿的是黑色的風衣,你怎麼說我穿的是綠色旗袍呢?”,這讓“證人”啞口無言。

  小故事大道理:開動腦筋,將對手引入誤途,他的錯誤便是你的勝利。

  :咖啡裡放鹽的尷尬,換來女神一生的陪伴

  現在到處是單身汪,很多男生開始持續不斷的摸索如何在約會時打動女神,然而,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其實,每個女生都有自己最關心的一個核心,只要你能抓住這個要領,總會博得女神的歡心。

  不記得在什麼地方看到的這個小故事,這應該是個真實的故事,男生和女神約會,一個尷尬的舉動,卻換來女神多年的陪伴……

  她年輕美麗,身邊有很多追求者,然而,她心裡很清楚,這些人都只是關注她的美貌。周邊的女生都羨慕她,但她卻不開心,每天都要應對那些追求者,還得想出各種理由拒絕,後來,她很想脫單,卻又遇不到一個她認為真心愛她的人。

  一天,她去參加一個宴會,宴會快結束時,一個其貌不揚的小夥坐到了她對面,和其他追求者一樣,小夥子也邀請她去喝咖啡。她很吃驚,然而,出於禮貌,她還是答應了。

  坐在咖啡館裡,兩個人之間的氣氛很是尷尬,相對無言,沒有什麼話題,她只想儘快結束。當小姐把咖啡端上來的時候,小夥突然說:“麻煩你拿點鹽過來,我喝咖啡習慣放點鹽”。當時,她都愣了,服務員也愣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以至於他的臉都紅了。

  服務員把鹽拿過來,他放了點進去,慢慢地喝著。她很好奇地問他:“你為什麼要加鹽呢?”他沉默了一會兒,很慢的幾乎是一字一頓的說:“小時候,我家住在海邊,我老是在海里泡著,海浪打過來,海水湧進嘴裡,又苦又鹹。現在,很久沒回家了,咖啡里加鹽,就想把自己和家拉近距離。”

  她突然很感動,這是她第一次聽到男人在她面前說想家,她認為,想家的男人必定是顧家的男人,而顧家的男人必定是愛家的男人。她忽然有一種傾訴的慾望,跟他說起了她遠在千里之外的故鄉,冷冰冰的氣氛漸漸的變得融洽起來,兩個人聊了很久,並且,她沒有拒絕他送她回家。

  再以後,兩個人頻繁的約會,她發現他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男人,大度,細心,體貼,符合她所欣賞的所有的優秀男人應該具有的特性。她暗自慶幸,幸虧當時的禮貌,才沒有和他擦肩而過。她帶他去遍了城裡的每家咖啡館,每次都是她說:“請拿些鹽來好嗎?我的朋友喜歡咖啡里加鹽。再後來,就象童話書裡所寫的一樣,“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他們確實過得很幸福,而且一過就是四十多年,直到他前不久得病去世。

  然而,這不是童話故事,沒有童話一樣的結局,故事並沒有結束,在她面前出現了一封信,一封他臨走前留下給她的。

  “原諒我一直都欺騙了你,還記得第一次請你喝咖啡嗎?當時氣氛差極了,我很難受,也很緊張,不知怎麼想的,竟然對小姐說拿些鹽來,其實我不加鹽的,當時既然說出來了,只好將錯就錯了。沒想到竟然引起了你的好奇心,這一下,讓我喝了半輩子加鹽的咖啡。有好多次,我都想告訴你,可我怕你會生氣,更怕你會因此離開我。

  現在我終於不怕了,因為我就要死了,死人總是很容易被原諒的,對不對?

  今生得到你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有來生,我還希望能娶到你,只是,我可不想再喝加鹽的咖啡了,咖啡里加鹽,你不知道,那味道,有多難喝。咖啡里加鹽,我當時是怎麼想出來的!”

  這封信讓她很吃驚,她有種被騙的感覺,然而,她多想告訴他,其實她很幸福,因為有人願意為她一生一世的改變一件事……

  小故事感悟

  雖然,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物質欲非常高的社會,然而,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女生想要尋找真正的幸福,如何讓她們感到你就是那個能給她一生幸福的人,這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技巧,當然,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

  如果你在約會時撒了一個美麗的謊言,那麼,你將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圓這個慌,做回本真的你,人生才會輕鬆而美好。

  :韓信分油的故事

  韓信是中國秦末時期出生於淮陰的漢人,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被後人評為兵家四聖之一,同時被後人奉為“兵仙”。韓信輔佐的君王就是乞丐皇帝漢高祖劉邦,正是因為有了韓信的輔佐,最終漢高祖劉邦才能得到天下。

  韓信不僅在軍事方面有傑出貢獻,還聰明過人,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韓信非常聰明,智慧過人。

  有一天,韓信帶兵打仗途中遇到了兩個賣油的夥計,二人本是合夥賣油,可是戰火紛飛,於是二人打算分完最後剩下的十斤油,之後各回各家。

  可是,他們沒有秤,只有一個能裝十斤油的油簍,一個能裝七斤油的油罐和一個能裝三斤油的葫蘆。二人不知道該怎麼分才好,於是你一言我一語,誰都不服對方。當韓信經過時,二人正在大吵特吵。

  二人見韓信路過,就讓韓信過來評定一下,這該如何是好?

  韓信聽完他們的訴說,想了想,微微一笑,道:“葫蘆歸罐罐歸簍,速速分油回家去吧。”說完就走了。

  二人聽罷,就按照韓信說的做,果然平分了十斤油,於是高高興興的回家去了。

  那麼,問題來了,到這裡大家知道該怎麼分油了嗎?其實,不難,請看以下分析。

  首先,韓信說“葫蘆歸罐罐歸簍”,意思就是用葫蘆裝滿油,將葫蘆裡的油倒入油罐中,再將油罐中的油倒入油簍,再將油簍中的油倒入葫蘆,如此迴圈,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步:將油倒入葫蘆中,直至倒滿,再將滿葫蘆的油倒入油罐,這樣操作兩次,此時,油罐中有六斤油。

  第二步,再裝滿葫蘆,將葫蘆中的油倒入油罐,直至倒滿,此時油罐中有七斤油,葫蘆中有兩斤油。

  第三步,將油罐中的油倒入油簍中,然後把葫蘆中的油倒入油罐,此時,油罐中有兩斤油。

  第四步,再將葫蘆裝滿油,並全部倒入油罐中,這時,油罐中剛好有五斤油,油簍中也有五斤油。

  韓信說的是“葫蘆歸罐罐歸簍”,那麼,可否倒過來呢,就是“簍歸罐罐歸葫蘆”?其實,實驗證明,這也是可以的,不信就讓小編說與你聽。

  第一步,我們先將油簍中的油倒入油罐,直至油罐裝滿,然後再將油罐中的油倒入葫蘆中,直至倒滿,此時油罐中有四斤油,葫蘆中有三斤油,油簍中有三斤油。

  第二步,先將葫蘆中的油全部倒入油簍,再將油罐中的油倒入葫蘆,直至倒滿,此時油罐中有一斤油,葫蘆中有三斤油,油簍中有六斤油。

  第三步,將葫蘆中的油全部倒入油簍中,並將油罐中的油全部倒入葫蘆,此時,葫蘆中一斤油,油簍中有九斤油。

  第四步,我們將油簍中的油倒入油罐,直至倒滿,此時,油罐中有七斤油,葫蘆中有一斤油,油簍中有兩斤油。

  第五步,將油罐中的油倒入葫蘆,直至倒滿,然後再將葫蘆中的油倒入油簍,這時,我們發現,油罐中有五斤油,油簍中也有五斤油。

  勵志小故事感悟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一方面能夠看出韓信的聰慧,不僅是傑出的軍事家,在才藝上也非常出眾。

  這個小故事的題材也成了後來人們拓展其他題目的基礎,比如,微軟試題中就有三個器具打水的題目。而不管題材怎麼變,解決方法都是類似的。

  另一方面,大部分事情並非只有一種解決方法,所以,我們要總是保持發散的思維,尤其是在中國的應試教育之下,這種發散思維更是不可多得,遇到問題一定要想方法解決,解決了還要想能不能用其他辦法解決呢?只有這樣做,才能不斷讓我們思維更敏捷,更有創造力,才不至於一朝畢業,工作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