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勵志故事

  人間百態,啥人都能遇上,怎麼辦?“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是最好的辦法了。面對、接受、處理、放下,是完成一件事情的全部過程。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後癌症女孩王威戰勝病魔

  “秦奶奶,我給您剪剪指甲吧!”王威摘下口罩,笑著對躺在4號病床上的老人說。“好哇!快坐。”王威坐在秦奶奶床邊:“奶奶,我給您講個故事好不好?”王威笑著,邊剪指甲邊問:“您看我像得過重病的人嗎?”“不像!你長得白白淨淨、氣色又好,還這麼漂亮,哪像得過重病的?”秦奶奶搖搖頭。“我得過甲狀腺癌,還是晚期!”王威說。病房裡的人聽後都睜大眼睛不敢相信。“是真的。”王威語氣平緩,跟大家講起自己患病13年的一幕幕——

  “8歲時,我得了甲狀腺癌。當時,我爸拿到診斷書,‘撲通’一下暈坐在地上。從此,我躺在病床上大把大把地吃藥,一次次地打針化療,頭髮都掉光了。爸媽帶著我在黑龍江四處求醫,花光了家裡全部積蓄,但病情卻急劇惡化。我脖子上的腫瘤越長越大,醜死了。腫瘤壓迫氣管,我呼吸困難,連睡覺都得坐著。在家人的精心照顧下,我堅持了8年。16歲時,爸媽帶我來北京看病,檢查的結果是:甲狀腺癌晚期。當時醫生說我活不過6個月,所有的醫院都不願接收我……那時,‘能夠活下去’是我最大的願望。”

  王威抬起頭看看秦奶奶,說:“來,您換一隻手。”她接著講:“2008年春節,聽著熱鬧的鞭炮聲,我慶幸自己又賺了一年,但我也接到了病危通知。當時,我一個人躲在衛生間裡大口地吐血,胸膛裡像火燒一樣難受,似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人要走了,我能做點什麼呢?我想起給《星光大道》寫信,希望欄目組幫我完成最後一個心願——我要捐獻遺體。我登上《星光大道》,唱了一首《陽光總在風雨後》。在整個錄製過程中,我沒有流淚,只是微笑,我要為病痛中的人加油,也想告訴擁有健康的人保持健康、珍惜生命。2011年12月19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我終於在同仁醫院簽下了遺體眼球捐獻志願書。

  《星光大道》的節目播出後。我接到了一位特殊觀眾打來的電話,他就是煤炭總醫院的王明曉院長。王院長說:‘王威,你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想著幫助別人,如果你就這麼離開了,作為醫生我很不甘心。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們也要盡全力挽救你!’很快,我住進了煤炭總醫院。經各科專家會診,檢查結果是:甲狀腺癌晚期,雙肺瀰漫性轉移、淋巴轉移、骨轉移。醫生們說手術風險非常大,我很可能就下不了手術檯。手術還做麼?我媽握著醫生的手懇求說:‘手術你們儘管做!我把孩子交給你們了。’當天,手術進行了6個半小時,醫生小心地剝離開與腫瘤糾纏在一起十幾年的血管和神經,從我的脖子裡取出了10個腫瘤,最大的比我的拳頭還大。手術成功了!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一個勁地傻笑,連淚水都覺得是甜的。

  出院前,王院長來看我,說:‘孩子,以後有什麼打算?’我說:‘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像你們一樣,救死扶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王院長推薦我上黑龍江鶴崗衛校,學校破格錄取了我,還免除了我的全部學費。2012年7月,我畢業後回到了煤炭總醫院,成為心臟中心的一名護士。過去,我是病人,被人照顧;現在,我是護士,照顧病人。這種轉變多有意思、多令人高興啊!”

  說到這,王威甜甜一笑:“奶奶,您說是不是呀?”秦奶奶和病房裡的人都說“姑娘,你太不容易了!”大家叮囑王威:“你現在也得注意身體啊!”王威感激地點點頭。

  2013年初,王威進行了身體系統複檢,結果很好:血液中的癌細胞沒有了。醫生說:“王威現在的狀態是健康的。她創造了奇蹟!”而堅強、樂觀的媽媽說:“這場病也許是上帝給王威一個化了妝的祝福。生病那些年,女兒可遭罪了,模樣連我都覺得醜。現在,女兒健健康康,越長越漂亮,還有一份心愛的工作,我跟女兒一樣,高興!”

  :從癌症患者到世界冠軍

  像所有如花似玉、年輕漂亮的女孩一樣,擁有高階管理人員證書的法國姑娘弗洛朗斯熱戀了!她們愛得很真誠,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暇想。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1994年4月的某一天,她被確症為子宮癌。

  她情呆了,癱坐在了座椅上!她精神恍惚,因為她從別的癌症患者身上預感到自己的未來的模樣:頭髮脫落、牙齒稀疏、浮房鬆馳、骨瘦如柴。

  不知是出於愛情,還是出於自尊,她做了一個可怕的決定:執拗地、堅決地和男朋友分了手,出走他鄉!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她極力掩飾自己的病情,全力以赴地投入了工作。但疾病還是使她面容憔悴、雙目凹陷。後來,她的的體內又發現了新的腫瘤,她的癌細胞轉移了!先是轉移到了卵巢,繼而有轉移到了直腸。每隔三個月就需要開啟肚子做手術。這段時間,她喪失了運動的力氣,對所以東西都失去了興趣,整日閉門不出,自感生命像沙漠一樣荒寂。每天早上醒來,她都要眼望天花板出神,心裡不住地問自己:是堅持下去,還是自殺?難道就這樣等死嗎?眼淚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這樣的苦熬簡直太難了!

  1997年11月,弗洛朗斯做了第12次外科手術,她的腸子被切了一段,用了一段時間的引流管。由於她全麻做的太多了,在插入和拔出引流管時不能再打麻藥,倒黴的她偏偏又沒有昏迷,痛苦程度可想而之。她再也不想忍受痛苦的折磨,再也不想看醫生,心想這是最後一次手術了,不管發生什麼,也該結束了。

  在病魔慢慢吞噬她的歲月裡,她想起了在病倒前不久,她在海邊玩滑板的情景:那是一個星期天,大海浩渺,海浪翻滾,水鳥翱翔,海豚出沒,她一連玩了幾個小時都不覺得疲倦。於是,當她最後一次從醫院出來,就下定決心:重新登上滑板,到大海里去拼搏!

  為了早點開始運動,她開始強迫自己吃東西,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長肉和恢復體力。剛開始時,她坐在地上練習,因為一活動就頭暈。接著,她就騎自行車,做些慢步長跑。兩個月後,她開始試著下水,這一天甭提她有多高興了!起初,她只是在滑板上跪著,鍛鍊了一段之後才敢站立,。海風吹打她的長髮,海浪捶打她的腰肢,她又享受到往日的歡樂。這種對自己挑戰的第一個勝利,讓她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可愛。

  她又買來了《烹飪大全》,開始學習自己做飯。她的精神狀態一天天好起來。在她的個人信箱裡,醫院的複查通知單積累了一大沓,她毫不理會,連看都不看一眼。

  她的滑板技術不斷進步,跳的越來越高,滑得越來越快,這激勵這她有了一個更大的目標:參加比賽,和一流高手決一雌雄。於是,她加緊準備,一天訓練4小時,心中充滿了歡樂!

  2001年9月,在朋友們的催促下,她決定到醫院複查,檢查的結果她的意料!四年來,醫生第一次對她說:“太神奇了,你的各項指標都正常!”奇蹟在她身上出現了,她激動得熱淚盈眶!

  2002年夏天,弗洛朗斯參加世界女子滑板比賽,登上了冠軍的領獎臺。當人們向她鼓掌祝賀時,很少有人知道她曾經是個癌症患者!

  兩年前,當她在大西洋全力以赴地練習滑板的時候,一個和她一樣,同樣喜歡滑板運動的年輕英俊的小夥子闖進了她的生活。不久前,她們在離海灘不遠的地方購買了一個農場,弗洛朗斯決定每年在這裡接待五至六批18-25歲的癌症患者,她想讓她們知道:“癌症雖然可怕,但它不能剝奪生命的權利,只要和它進行頑強的抵抗,生命會同患病之前一樣美好!”

  :與癌症共舞

  話說每一個走在美國大街上的人,若遇見Pat Hillmann,絕對想象不到她是一個病人,更不用說是一個理論上所剩時間不久的肺癌患者。Hillmann作為一名癌症患者,她表示,家人的持續積極的幫助,更讓她堅定了將癌症當做一種慢性疾病來管理。

  注重癌症的早期診斷

  早在2009年,她在去醫院進行過敏症體檢的時候,首次被診斷出左肺上有腫瘤細胞,隨後她通過化療和放療的聯合療法,進行了肺下葉的摘除。

  而後,她認為癌細胞應該被清除了。在2013年底,醫生們通過CT掃描腫瘤細胞在她肺部的痕跡。雖然放療和化療沒有治癒她的癌症,但是在某種程度上,Hillmann是幸運的:因為癌細胞被發現得早,管理肺癌就像一種管理慢性病。

  Hillmann說,"癌症早期診斷帶來的希望是,你將能夠治癒這種疾病。""或者說,即使你一隻腳踏進了天堂,但是能夠治癒的希望將幫助你與癌症抗爭到底,並回歸正常人的生活。"

  儘管肺癌到了晚期更容易被診斷出來,但是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早期的診斷使得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延長了許多。根據美國肺部研究學會的報告,肺癌早期發現後,其五年生存率是54%,然而不幸的是只有15%的肺癌病例是在早期階段被發現。

  心理轉變:與癌症共舞

  喬治華盛頓大學癌症社會工作者Jennifer Bires表示,她現在更多地是教會癌症患者如何繼續生活,而不是教會她們如何面對死於癌症。

  她表示,"對很多人來說,將癌症看成一種慢性病而不是死刑可以是一個很好的轉變,根據他們接觸的一些患者的經驗,那些將癌症當做糖尿病或心臟病來管理的人,其存活時間更長。"

  如Hillmann一樣,他們將腫瘤細胞整合到了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並與體內的正常細胞相處,即與癌症共舞。

  Bires補充道,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助病人和家庭從思考生活,並從保障生活質量出發,癌症患者不能僅僅為了生活而生活,而應該是確保患癌之後仍在享受生活。"

  做未來的計劃

  在幾個月內,Hillmann將開始口服化療藥物,這將有助於防止癌細胞的擴散,然而她的身體也可能會對治療產生抗性,所以她從心理上需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Hillmann表示她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同時她也清醒自己可能活不到八九十歲的高齡。別人都是想著10年、10年的度過,而她則珍視每一年的光景。

  在與肺癌做鬥爭的過程中,Hillmann將癌症當做一種慢性病來管理,使其有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在過去,她總是有時間來處理事務,卻常常沒有時間來提前診斷自己是否患有某種疾病。而事實上,假如她提前診斷,她患有疾病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甚至不會患有癌症。

  她還表示,人類平均工作30多年,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都是在用"生命換金錢",她在自己被診斷為肺癌的早期患者後,逐漸地放慢了自己的腳步,並提前2年退休了,也正是早期診斷促使她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家人。

  癌症社會工作者Jennifer Bires也建議,將癌症當做一種慢性病管理是一個靈活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她建議人們制定短期計劃***下個月、6個月***,倘若你是癌症計劃在,而又制定了2年的計劃,記得購買旅行保險,而對於樂意制定超前計劃的人,她建議不要因為臨時更改計劃而沮喪。

  將癌症看成一本開啟生命的書

  現在,作為一名癌症患者,她和家人每年都會去做一些積極的事情,作為美國肺癌民間協會"LUNG FORCE"的發起人,她主要致力於幫助女性抵禦肺癌的侵襲。此外,她每個月還給一些不在其內部圈子的朋友及家庭成員傳送newsletter,更新自己的健康狀況資訊。一直以來,她將自己的疾病當成一本開啟的書,翻開這本書就像在和自己的病情治療交談。

  對於那些驚聞自己患有癌症的人們而言,家庭成員應該隨時滿足病人自身的需要。所有的癌症都是不同的,但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希望家人或者醫生能夠深度地與自己談談所患的疾病,即像正常人那樣地去被人對待。

  Hillmann作為一名癌症患者,她表示,家人的持續積極的幫助,更讓她堅定了將癌症當做一種慢性疾病來管理。

  她表示,癌症會讓自己悲傷,但也會讓自己堅強,會堅定活在當下的信念。作為一個身患癌症的病人,已經沒有更多的眼淚了,唯一要做的是堅強和堅定能夠被治癒的信心,同時去獲得儘可能多的資訊,武裝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幫助更多獲得類似疾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