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青年勵志創業事例

  創業是成功的過程,成功也是一輩子的過程,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故事,感受他們的創業精神,激勵自己的鬥志,從他們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一;

  唐雷、于飛克、程衛:三名大學生合夥開轟趴館***轟趴別墅***年入800萬

  “轟趴”是由英文“HomeParty”音譯過來的一個詞,意為家庭派對。幾十人租下一套別墅,別墅內娛樂設施齊全,可以唱歌、喝酒、燒烤,還可以看電影、打桌球、玩棋牌等。近兩年,“轟趴”受到大學生以及都市年輕人尤其是白領一族的追捧。

  近年來,一種新興的聚會場所別墅“轟趴館”在長沙悄然興起,成為年輕人聚會的首選。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生唐雷、于飛克看準商機,從大四起就與朋友合夥租別墅,提供給大學生開“轟趴”。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創業

  90後唐雷、于飛克兩個人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的程衛是他倆的高中同學。很多學生還在抱怨大學生活“無聊”時,三個瀏陽小夥子在大二開始就琢磨著“合夥創業”。

  三人大二開始合夥辦教育培訓公司,到大四那年,他們積累了30餘萬元。2013年,三人一拍即合準備投資新興的別墅“轟趴館”。“日租別墅聚會是一種全新的聚會模式,符合年輕人的需求。”唐雷告訴記者,這是個新興行業,它在成長與完善,市場是看好的,關鍵在於自己怎麼去創新。

  瞄準商機,2013年,三人在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附近租下一套別墅,花費25萬元左右裝修一番,“新青年別墅聚吧”於2014年6月正式開門迎客。“租別墅分成上午、下午和晚上三個場次,週一到週四一個價格,週五到週日一個價格。組團數名或幾十名好友玩通宵,包括食宿在內每人分攤百元以內。”記者瞭解到,目前長沙日租別墅有兩種收費模式,一種按時間段收費,包場費用固定;另一種是按“人頭”收費,最多可以容納四五十人。

  兩年租10套別墅,還註冊了公司

  “我們採取提前一週預約的模式,週末基本場場都是滿的。”程衛表示。今年初,他們註冊了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多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兩年來,他們已經在湖南、陝西、江西、貴州等地租下10套別墅,年營業額近800萬元。

  記者開啟大眾點評網,搜尋“別墅轟趴”,即出現50多戶商家,大多分佈於毗鄰高校。“以前同學聚會,吃飯在一個地方、唱歌又去另一個地方,有時候需要轉場幾次。”來參加別墅聚會的湖南商學院大一學生李琴告訴記者,別墅聚會最大的特點就在於可以迎合每個人的口味,大家基本上都能在這個大空間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娛樂專案。“以往很多人都認為別墅消費難以承受,而現在別墅卻以一種低姿態悄然走進市民的生活,成為長沙娛樂新風尚。”唐雷表示,別墅聚會目前在湖南認知度越來越高。

  通過網路打造品牌

  “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選擇就業還是創業?”面對記者的問題,三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還是會選擇創業”。“創業就像打怪獸,活著就要有血性。”對於這三個90後大學生來說,創業帶來的挑戰與未知讓他們熱血澎湃。

  對於即將選擇創業的大學生,程衛認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的決心和毅力,要接受因此帶來的一切改變,只有三分鐘的熱情度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大學生創業必須在創新中尋求出路,不要跟風,想別人所不想,就會看到市場。”雖然他們的創業之路與所學專業均不對口,但談及創業,程衛坦言,在他看來他們的成功源於創新。“通過小範圍的營銷自己來聚攏粉絲,讓粉絲再去進行下一級推廣營銷。”程衛表示,想法創新還要技術創新,玩轉網路以及自媒介,利用新媒體拓寬客戶渠道是新時代創業的新思路。他們三人帶領團隊在推廣宣傳中充分利用了移動社交媒體帶來的自身營銷能力的升級,比如精心運營個人自媒體,通過網路來打造品牌。

  對話

  記者:之前的創業經歷對你們目前的事業有何幫助或啟發?

  于飛克:對於我們的創業成長,大學期間的教育培訓創業經歷給了我們一個對創業相對深入與實際的認識,也完成了我們的原始資金積累。這段經歷給了我們歷練,在事業上給了我們一個全域性觀念。

  二:

  王寒:用3D技術列印珠寶成就創業夢

  用3D印表機,可以打印出杯子、模具,甚至髖關節、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那麼,3D珠寶列印有沒有市場呢?武漢理工大學一名在校女生,將其變成了現實。“想法一定要到位,我才會去付諸實踐。”今年19歲的王寒,創業才一年多,就做出了年銷售上百萬元的佳績。

  “3D列印+珠寶”創業緣於一個靈感

  如果不是大二的一次活動,王寒可能會像許多普通大學生一樣,在校園裡度過平平常常的幾年然後畢業。

  2013年8月,學校藝術設計學院組織活動去北京採風,參觀“設計資源協作”展廳,那裡有很多比較有創意的設計。正是這次活動,讓學工業設計的王寒第一次體驗到了3D列印技術,“當時就對這個技術特別感興趣,我就在想,如何用這個概念來做一件具體的事情”。

  隨後的暑假裡,她在武漢一家珠寶公司實習,出差各地參加展銷活動時,瞭解到婚戀市場對珠寶的需求十分巨大。“能不能用3D技術列印珠寶?”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盤桓在她的腦海裡,一股創業的衝動推著她,想要把這一想法變成現實。

  王寒說:“當時我們學校就有創業園,能提供免費的辦公地點。”2013年9月,她向學校提出了入駐申請。憑藉獨特的創業設計,王寒順利地通過考試,入駐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園一間38.5平方米的辦公室。“光有想法不行,還需要一個創業團隊去實施。”2013年10月,王寒遞交報告給學院,申請建立一個專案興趣小組。在學院副院長方興的推介下,她遇到了比自己高一屆的同校學生鄭佳,其後來成為公司的市場總監。在鄭佳的介紹下,王寒還邀請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珠寶專業的楊定為設計師。

  2014年1月,三個合夥人註冊成立了武漢君珀珠寶有限公司。

  做真正的私人定製“個性”就是賣點

  創業並不總是一帆風順。還沒起步,王寒就碰了壁。

  一家實體珠寶店想與王寒的公司合作,向她借貨去展示。因為是朋友介紹,王寒很信任對方,就沒有簽署借貨合同。誰知,對方借走一批8萬元的貨後就不還了。“要知道,這可是我們多方籌措的幾乎所有的本金。”

  王寒沒有因此放棄,小夥伴們重新調整公司規章制度,決定從產品上突破,走定製路線。“創業講究一個跨界的思維,雖然珠寶是一個傳統手工行業,但是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慧化。”王寒說,傳統品牌珠寶的樣式和尺寸有侷限性,而私人定製可以讓想法天馬行空,3D列印技術恰恰可以讓想法輕易實現。

  簡單來說,3D珠寶列印就是將珠寶設計圖變成現實的3D石膏模型,再由珠寶工匠往石膏模內注入熔化的金屬,製作成獨特的珠寶首飾。一些複雜的、鏤空交叉結構能一次成型。“工期從設計到生產需要25天,若以後可以用3D印表機直接列印金屬,就可以立等可取。這將是未來3D珠寶列印最理想的狀態。”王寒對記者說。

  對於市場上一些珠寶公司“現貨空戒託+鑽石=定製”的做法,王寒認為,這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定製,“我們是完全‘從無到有’,滿足客戶對珠寶的個性化需求”。

  正是因為可以按照客戶提供的造型甚至想法制作珠寶首飾,2014年,王寒的公司銷售額就超過百萬元。君珀公司線下有實體展廳,設計師事務所。一方面將珠寶設計與高科技3D列印技術相結合,另一方面與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珠寶設計系合作,將手工技法優勢融合進藝術珠寶中。“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考慮可行性,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甚至未來幾十年要走的路,都要想清楚。”王寒年紀雖小,處事卻越來越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