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勵志短篇小故事

  很多人都會像小編一樣喜歡時常找一些老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你以為你是誰

  1、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用。蒼蠅譏笑說:“駱駝,謝謝你辛苦把我駝過來。再見!”駱駝一眼蒼蠅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你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有什麼重量,你別把自己看太重,你以為你是誰?”

  2、英國文學家蕭伯納一日閒著無事,同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玩耍談天,黃昏來臨時,蕭伯納對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說:“是蕭伯納先生和你玩了一下午。”沒想到小女孩子馬上就回敬了一句:“你也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瑪麗和你玩了一下午。”後來,蕭伯納對他人講,人切不可把自己看得過重。

  3、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曾被一個貴婦人當作搬運工搬箱子,托爾斯泰十分愉快的完成了這項工作,並且得到了一盧布的報酬,當貴婦人得知這個搬運工是托爾斯泰時,羞得滿臉通紅,想要索回那一盧布,托爾斯泰卻高興的說:“不,這是我勞動所得,和稿費同樣重要。”

  4、大學開學的日子,一個新生攔住了一個看門的大爺,讓他照顧一下箱子。第二天才發現,這個看門的大爺,竟然是北京大學副校長,著名學者季羨林。這位學貫中西的學者,竟然能夠如此看輕自己,也許,正是他成為當代人榜樣的原因之一。

  5、一對夫妻因為一點瑣事吵架。為了殺殺丈夫的銳氣,妻子決定以離婚相要挾。於是,一向霸道的她自擬離婚協議書,所有的一切財產歸丈夫,孩子歸丈夫,自己每月支付孩子五百元生活費,以示離婚的決心。不依不饒的她本以為丈夫不會同意,未曾想到丈夫很爽快地同意了。一週之後,妻子主動找丈夫要求復婚,被丈夫拒絕了。她對他說:“給你半年時間,如果你還不同意復婚,那我就嫁人了!”她太高估了自己,以為丈夫會非她不娶呢!期待著眼前已經變得有點陌生的丈夫聽到最後通牒能有所觸動。然而,丈夫脫口而出,“我早就受夠你了,隨你的便!”後來,他們也就真的沒有復婚。

  【哲理故事啟示】:

  千萬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一定要學會認識自己。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是離了誰地球都照樣地轉。一個人可以自信,但不要自大;可以狂放,但決不能狂妄;可以健康長壽,但不可能萬壽無疆;能夠力挽狂瀾,但決不可能再造乾坤。

  不把自己看得太重,其實是一種修養,一種風度,一種高尚的境界,一種達觀的處世姿態,是心態上的一種成熟,是心志上的一種淡泊。用這種心態做人,可以使自己更健康,更大度;用這種心態做事,可以使生活更輕鬆,更踏實;用這種心態處世,可以讓身邊的人更喜歡與你相處。

  :大自然佈下的迷局

  作者:明前茶

  南瓜園裡,南瓜的小苗剛剛露頭時,螢火蟲就拿它當鮮嫩的點心來啃食,幾隻螢火蟲就能把它啃得麻麻點點,讓可憐的南瓜苗斷了生機。

  農場的老周為我們示範怎樣為柔弱的小苗驅趕螢火蟲:他從鎮上學校食堂裡蒐羅來成筐的雞蛋殼,用火鉗夾著,逐一在火苗上燎烤,直到雞蛋殼發出微微的焦氣。然後,再蒐羅一些竹筷,鉗斷筷子做成小棍,在南瓜苗的近旁用小棍支起燒焦了的雞蛋殼,如同撐起一頂頂迷你的華蓋。

  螢火蟲懼怕焦蛋殼的氣味,有了這個防護措施,它們就避而遠之了。等南瓜苗長大,伸展出日新月異的牽藤,葉子轉眼間比巴掌還要大,農人們就不管螢火蟲來不來吃了。噴殺蟲藥的辦法是他們絕對不喜歡的。夏日的菜園,怎能沒有螢火蟲飛舞?在農場裡,螢火蟲絕對不算對農作物危害最大的害蟲,根本不需要用農藥來噴殺。

  南瓜花開了,農場小孩的夏日遊戲,就是躡手躡腳走近南瓜花***一般是雄花***,右手將花瓣口猛地攏緊,左手掐下花柄,數只螢火蟲就由此“入甕”了。回家後用瓶子把螢火蟲裝起來,就成了蚊帳裡的一盞小燈——亮瑩瑩的幻想之燈。這種捉蟲法,就像跟螢火蟲做遊戲。被孩子折下來的南瓜花,雖然已經被螢火蟲啃出小洞,也會被裹上面糊油炸了當茶點,不會浪費。

  相比之下,噴藥是最沒有長遠眼光的做法。吃了被藥放翻的蟲子,鳥雀也會中毒的。鳥雀遭毒殺,大自然原本不動聲色勾連著的生物鏈被粗暴地扯斷,第二年的蟲害會變本加厲。

  但鳥雀也是要防的。以梨園為例,如果不防鳥,梨子長到乒乓球大小,就會被鳥兒東一口、西一口啄出很多洞。梨子還在幼年時期,就毀了。因此,梨子結出來沒多久就要被套上小袋子,隔一段時間還要換大袋。

  這是相當考驗人眼、心、手能否合一的體力活:每人肚子上系一個褡褳式的圍兜,紙袋就放在圍兜裡,左手拿出一小沓紙袋,右手飛快地抽、捻、套,用訂書機咔嚓一下封口。專注的熟手,扛著沉重的鐵梯爬上爬下,一天能套十多棵樹,數千只梨子。可有一件事相當奇怪:就算藏在枝條縫隙裡的梨子,他們套起來也沒有一個漏網的,但偏偏漏過了向陽面的幾隻梨。

  梨園老闆說:“那是給鳥留著的。梨不留,鳥不來,梨園裡的害蟲就會氾濫成災。”

  套了袋子也不解決問題?是的,因為梨子需要呼吸,袋口不能封得太死,食心蟲完全有縫隙鑽進去。這樣,套了袋還需再除蟲。而除蟲就要去袋噴藥,那可耗費人工。

  於是,最好的辦法還是留下向陽處最醒目、最甜美的果實,邀請吃蟲的鳥兒來駐留。鳥雀的啄食,肯定也除不盡所有的害蟲,但有什麼關係?有蟲眼的梨子收下來,就不賣了,秋天他們會自己熬一些秋梨膏來吃。

  農人講不出“和諧共生”之類的大道理,他們只知道梨子、鳥雀、害蟲之間的微妙牽制是大自然佈下的迷局,他們寬容地笑著說:“要留有餘地,因為大家都要過下去。”

  :五個道家哲理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

  高道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

  高道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二個故事

  玄門道家的世間何為最珍貴?

  弟子答已失去和未得到。

  道長不語。

  經數載,滄桑鉅變。

  道長再問之,答曰世間最珍貴的莫過於正擁有!

  第三個故事

  一青年向道士求教:“師傅,有人說我是天才,也有人罵我是笨蛋,依你看呢?”

  “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道士反問,青年一臉茫然。

  “譬如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飯;在餅家眼裡是燒餅;

  在酒商眼中又成了酒。

  米還是那米。

  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的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看待自己。”

  青年豁然開朗。

  第四個故事

  少年問道長:“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帶給別人快樂的人?”

  道長笑答:“有四種境界,你可體會其中妙趣:

  首先,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此是‘無我’;

  再之,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是‘慈悲’;

  而後,要‘把別人當成別人’,此是‘智慧’;

  最後,要‘把自己當成自己’,這是‘自然’。”

  第五個故事

  道長有一個愛抱怨的弟子。一天,道長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弟子喝。

  弟子說:鹹得發苦。

  道長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裡,讓弟子再嘗湖水。

  弟子喝後說:純淨甜美。

  道長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鹹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

  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