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故事手抄報經典素材

  我們在準備名人勵志故事手抄報的時候,總會需要用到一些經典素材,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梅西的專注

  梅西,阿根廷著名足球運動員,曾經連續三次蟬聯國際足聯金球獎、世界足球先生,現效力於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被很多人視為當今足壇最好的球員。

  2015年5月,梅西接受眾多記者的自由訪談時,不可避免地被要求透露他的所謂成功之道。梅西說:“球場上,我不會受到任何一個球迷的干擾,即使是失去理智的罵聲也不會分散我的注意力,我只專注於比賽,專注於如何處理好球,雖然在每場比賽中都會遇到突發情況;在比賽中,我從不去浪費時間害怕是否會被犯規,我只管專注於自己踢球,一切讓裁判來完成他們的工作;我從來不回顧自己所取得的或大或小的成就,我始終認為現在最重要的應該是和以前任何時候一樣,專注於把每場比賽都當作新的挑戰與超越。”

  原來,成功的祕密就在於專注,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必然會收穫到使別人感到非常吃驚的成績。

  :多一升也不給

  1950年初,上級給解放軍總後勤部派來一位蘇聯軍事顧問莫洛霍夫斯基上校。當時,由於住房緊張,莫洛霍夫斯基暫住在北京飯店。

  從總後勤部到北京飯店,有三站的路程。為了工作方便,總後勤部給莫洛霍夫斯基配了一臺小車,規定每月供給汽油270升。在汽油奇缺的年代,這已是很高的標準了。但是,莫洛霍夫斯基大手大腳慣了,用油向來不注意節約,一個月才過一半,270升汽油就用完了。

  莫洛霍夫斯基找到翻譯張培模:“汽車沒油了,你們總不能讓我走著上班吧?”張培模向總後勤部長楊立三請示:“能不能給顧問增加一些汽油?”楊立三當場拒絕:“270升已經不少了,我們都是搞後勤的,要堅決執行標準。”

  張培模再次試探:“這個月就算了,下個月能否增加一些?我跟他說說,讓他以後注意點就是了。”楊立三堅決不通融:“沒油就讓他走走路,這樣對他沒壞處。多一升我也不會給的。”於是,莫洛霍夫斯基真的只好每天步行上下班。

  顧問步行上下班的訊息傳出後,有人對楊立三的不近人情不理解,就悄悄問莫洛霍夫斯基:“楊部長不給你增加汽油,你恨不恨他?”莫洛霍夫斯基笑笑說:“一開始我也有你這種想法,但是後來有一次,我跟張培模翻譯去軍區開會,看到楊立三部長也都是步行去會場的。我還打聽到,楊部長除了緊急公務,平時都是步行上下班,他把部裡分配的汽油都給我們這些外國專家。”頓了頓,莫洛霍夫斯基豎起了大拇指:“我很尊敬這樣的人!”

  君子之道,是能以身守則。自己立的規矩,自己帶頭遵守,才能更好地約束別人,從而形成一種人人遵規守矩的良好氛圍。如此,別人不但不怨恨,反而會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

  :給自己縫最後一針

  那年他只有17歲,父親生意失敗,他毅然接過壓在父親身上的負債。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電影時,有一個鏡頭需要他和許多人打打殺殺,因為太過入戲,他不小心踢到了廢鋼,腳上頓時鮮血直流。導演望著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慘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醫院。可是他很明白:這一去醫院,勢必要換演員,自己的“星路”也許從此就斷了。此時此刻,他彷彿看到了父親為無力償還債務而緊鎖的眉頭,便咬著牙對導演說:“我能堅持。”

  於是,他忍著劇痛將酒精直接倒在傷口上,再用塑料袋簡單包住腳,穿上鞋子繼續拍攝。血,把一個塑料袋染紅了,他換了第二個,又染紅了,他換了第三個。周圍的演員看著這個17歲的孩子臉色越來越白,虛汗浸溼了他的頭髮,紛紛勸他先去醫院,他只是使勁地搖頭。拍完戲的時候,他已經換了4個塑料袋子,幾乎要暈倒了。

  送到醫院,大夫說,再晚來一會兒,人就完了,而且,極有可能得破傷風,甚至危及生命。清理完傷口,給他縫針前,大夫讓他籤“生死狀”。他毫不猶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堅強是17歲的普通孩子臉上少有的。在大夫給他縫針時,沒有打麻藥,大夫讓他閉上眼睛,可他就那麼看著——不喊、不叫、不哭,目不轉睛地看著大夫一次一次地把針插入自己的肉裡。

  縫到最後一針的時候,他突然對大夫說:“最後一針讓我來縫!”那一刻大夫驚呆了。做了這麼多年的醫生,他從沒見過有人在不打麻藥的劇痛中如此淡定地看著醫生給自己縫針,更沒有人要求過自己縫最後一針。望著大夫驚詫的雙眼,他居然笑了,“沒有嘗試過的人生,我都想嘗試一下。”如此豪邁的一句話,震驚了所有在場的人。

  在後來的演藝事業中,他曾折斷過胳膊和腿,仍然不曾哭過。只要能堅持,他從不退縮。

  因為他從給自己縫針的那一刻就已經明白:遇到任何事,哭是沒有用的。疼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走的一步,所有的明天全要靠自己打拼,沒有人會輕輕鬆鬆取得成功,即使是名人的兒子。

  他就是當紅影星謝霆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