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經典文章摘抄

  我努力,我堅持,我就一定能成功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激勵自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吧,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需要多年的努力

  作者:JonWestenberg

  你不能設定一個短時間期限,這樣做無疑是鼠目寸光。

  “如果想要自己的創意有所成果,企業需要耐心願意等待5-7年的時間,而大多數企業一般不會願意花費這麼長的時間。”——傑夫·貝佐斯

  你不可能一夜之間成為一個成功的作家、畫家、企業家,也不可能朝夕之間成為一個設計師、陶藝家、建築師、軟體開發員或者是木偶藝人。世界上並沒有“啪”的一下,一擊而中的驚喜。沒有任何事情是一蹴而就的。

  這是我百分之百確定的。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時間的保證,並且是相當數量的固定時間。不管你希望自己的事業往什麼方向發展,但是你實現目標的唯一辦法就是接受這個現實——你將必須花費你生命中的很多年才能實現它。

  我會遵從一個原則:如果我沒有準備好花5年的時間去做它,那麼我不會輕易開始做這件事的。我知道5年的時間框架是很長的。但是這樣的習慣也給了我足夠的空間來規劃、嘗試並評估我的所作所為。

  我認為,在接近5年的時間裡,如果我還沒有成功,或者還沒有預測到成功,那麼是時候重新評估了。

  你倒也不必一下子制定一個特別長的時間規劃。但是你必須好好想想自己這個時間段的規劃。不然,你若期望著事情會比預期發展得更快的話,這隻會讓你自己失望沮喪而且精疲力盡。

  學習需要時間。

  我感覺我們好像已經忽視了這點。在我們還沒有實現任何目標前,我們總是拿自己所處的狀況去和那些目前已經取得成功的人比較。事實便是,這些成功的人從一開始就已經領先於我們了,並且仍然處在不斷的改進和持續不斷的努力中。

  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你是否把自己與其他企業家相比較?還是,你拿自己與某個億萬富翁相比,而他卻是某個跨國公司的CEO?

  如果你是一個作家。你會不會拿自己和其他作家做比較?你會拿自己和海明威、金斯伯格、凱魯亞克或者J.K.羅琳相提並論嗎?

  事實就是,在他們達到某種能力、技能或者創造力之前,所有的這些人都花費了很多年在自己的所從事的事業上。正是這些努力讓他們能創造出你所羨慕的東西。你不能僅僅起個頭,然後揮一下魔法棒,就能變得和他們一樣厲害了。所以你要不斷的學習,或者說嘗試著去學習。

  “搞定它”需要時間。

  從畫家、作家或者創立者那裡,我通常聽到的都是:他們已經創造了某些東西,但是還不完美。在正式釋出前,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去改進了。對於這些人,我想說的是,你永遠永遠達不到完美。沒有事情是完美的。

  你所能做的只有進步。不斷的進步。進步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對你所致力於的事務留有餘地,得到反饋,然後再次嘗試。你每次重複的過程,都會有一些改變和進步,那麼遲早,你會做得更好。

  這些都會花費時間,把事情做好需要花費時間。反反覆覆,調整修改,到進步,這些可能會花費好多年。當然,我作為一名作家兼企業家做的還不錯,我擁有自己的讀者分享群,並且我的客戶名單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我也是花費了很長的時間才得到這些的。

  我在網上寫作已經有15年了。大概是在我17歲的時候,我已經開始並經營公司了。我過去已經有這麼多失敗的經驗了,都可以寫成書了——我也許會這麼做吧。

  我得到自己現在所滿意的成就,的確花費了很多年。

  培養自己的觀眾需要時間。

  你不能期望任何人一接觸就願意傾聽、閱讀或者買你的作品。通常,事情都不會這麼順利。

  讓我介紹一下一個叫“綠日”的樂隊。的確,他們在94年發行的專輯《Dookie》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你是否知道,這已經是他們的第三張專輯了?你是否瞭解在他們發行這個專輯之前,這個樂隊已經創辦了8年了?

  這就是8年的努力啊。巡迴演出、寫歌、面對滿屋子裡一群完全不在乎他們的醉鬼怪咖進行表演。發行的歌曲無人問津,說唱的這種音樂風格也不受人歡迎!

  他們的聽眾是一個一個積累起來的,在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積累的。

  我的意思是,你不可能期望著自己剛剛寫了點什麼東西,或者發行了什麼歌曲、或者是某個設計,然後就能一炮而紅,達到世界的巔峰,被同行連連稱道。當然,這會發生。例外總是存在的,但是他們僅僅只是例外。

  我引用了傑夫·貝佐斯的話來作為我文章的開頭,他也是亞馬遜的創始人。

  亞馬遜是當時完全沒有受網路泡沫影響的少數公司之一。回頭看看那些很有前景的初創公司和企業家葬身於這場泡沫危機中,亞馬遜至今運轉得不錯。

  我討厭那些許諾你“只要擁有X唯一祕訣就能成功”的文章——它們都是胡扯,因為任何成功從來都不是一個祕訣所帶來的。當你試著去發現一個祕訣時,你其實是在講述一個故事,而不是陳列事實。

  但是我的確知道亞馬遜能成功、倖存並不斷壯大的一個原因。傑夫·貝佐斯不認同短時間的發展規劃。他並不追求短期的、急速的發展。他從沒有期待自己的手指只“啪”的一下,就可以改變的世界。他能等待成功併為之而不斷努力!

  你也能做到!

  :可怕的是沒有面對迷茫的勇氣

  作者:蔣波

  H是我的大學同學,我認識他是在期中的一次課堂展示上。通識課程枯燥無味,很多同學無非是為了獲得2個學分,簡單地翻閱資料應付考試。H排在靠後的次序展示,但他的出場卻讓我耳目一新。震驚我的並不是炫酷耀眼的PPT,而是他頗具創造性的觀點和旁徵博引的論據,可見H在課下是花了真功夫的。

  那會兒,我的學習和生活一塌糊塗:早上睡到10點,中午匆匆叫個外賣,下午翹課睡覺,晚上熬夜聯機打dota,直到考前才會拖著疲憊的身體去課堂等著老師劃重點……這並不是個例,頹廢的氣氛瀰漫在整個宿舍,其實大家都很迷茫。沒有老師和父母的諄諄囑咐,誰來定義大學生活?誰知道哪些事情才是意義的,可以直接左右以後人生的成敗?誰又知道紛繁複雜、誘惑叢生的社會中,哪一條才是通向理想彼岸的正確道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相信大學生活就該如此。

  H的出現,讓我對自己的認識產生了懷疑,我開始留心H的生活。每天早上,他都是6點半雷打不動起床,在小樹林背誦一個小時英語後,便按時上課或泡圖書館。中午H會休息半個小時,如果下午沒課,H總是習慣性地去打排球。半年後,他已經可以和體育系的學生一爭高下。

  每次考試,H成績都是名列前茅。但他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他常常會因觀點不同和老師激辯,有理有據,卻沒有半點情緒發洩。對了,H組織的“一臺都不能少”活動還成為“校園十佳”——每個月末,H會帶領社團的同學把從四面八方收集來的舊電腦維修、更新、清潔後,送到周邊的民工子弟學校。

  更讓我驚奇的是,H一上大學就實現了經濟獨立。除了每年都會拿到的獎學金,他週二和週四晚上會出兼職做家教;還考下了導遊證,寒暑假我們在家中吹空調時,他已經帶領國外來的旅遊團周遊全國了。

  H的生活、學習、工作,一切都井井有條,充實而不凌亂。在我們每天還“醉生夢死”時,他已經將生活過成了詩。我曾問他,365天的“檔期”都排得滿滿的,累不累?

  “一點都不累啊,我很享受這種生活。”H的回答顯然超出我的預料。原來,剛上大學那會兒,H如同大家一樣,面對未來腦子中一片迷糊,他一度糾結得要去看心理醫生。然而,他最終邁過了那道檻兒,“現在,每一天我都不敢懈怠,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男神”也有鮮為人知的迷茫時光。

  是啊,誰的青春不迷茫呢?20多歲的大學生,就像脫韁的野馬在無垠的原野狂奔一樣,誰知道哪個方向通往豐潤的草場,哪個方向通往泥濘的沼澤?可是,當我們因為迷茫而作繭自縛時,有的人已經振翅高飛了;我們因為迷茫而渾渾噩噩時,有的人事業上已經蒸蒸日上了;我們因為迷茫在起跑線上裹足不前時,有的人已經積跬步成千裡,勝利在望了。

  記得兩年前,樓下的房間租住一位姑娘,鄰里關係處得如魚得水:她喜歡將自己做的點心分享給大家,蛋撻、鬆餅、提拉米蘇樣樣在行;下班早的時候,姑娘會去給對面鄰居家的孩子輔導功課,作為感謝,鄰居也會留她吃飯;一樓住著對老夫妻,生活中有諸多不便,自然也少不了姑娘的幫助,網上購物、手機聊天、醫院掛號,這些生活瑣事她都主動承攬。

  那會兒我是剛剛畢業,北京巨大的生活壓力常讓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大家都很迷茫,你並不是唯一的。”姑娘極力安慰我。原來,她剛來北京時也一樣無助,常常吃了上頓就不知下頓該怎麼解決;每次發工資的時候,她又得精打細算一番,得留足富餘償還信用卡欠款;小姑娘還得和黑中介鬥智鬥勇,房子住著就得想著下個月往哪兒搬。

  工作上的事,更是讓姑娘煩惱透了。她在一家老國企上班,單位效益極差,可偏偏又被分在邊緣部門。作為年輕人,這姑娘的工作被各種雞零狗碎的雜事充塞得滿滿當當,端茶倒水、收發快遞、整理材料、更新電腦。辦公室裡的大叔大媽們也很難相處,他們永遠熱衷的話題無非是哪家菜市場的雞蛋降價了,微信轉發的段子說常吃石榴能防癌,樓下部門的阿姨上個月離婚了……“那段時間特別迷茫,不知如何料理好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不敢想象自己10年後、20年後會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每提及此,姑娘總是十分傷感。

  “想改變現狀,必須逼自己一把!”突然,姑娘眼睛中閃耀起光芒。姑娘開始逼迫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常常自願加班、披星戴月。但無論多晚回家,她都要讀一個小時的書。她甚至報了班,利用週末時間充電學習法語和CFA,兩年就考下了證書。姑娘的生活也逐漸豐富多彩,她要求自己每週必須學會一道新菜,練兩次瑜伽。她強迫自己開啟心扉,主動認識每一位鄰居,“如果連自己的家門都走不出,還怎麼去看看世界?”半年後,姑娘的才華被領導賞識,調到了銷售崗,工資翻番。到年底,拿到了10萬元獎金。

  畢竟,青蛙總是被溫水煮死的,不是嗎?顯然,這位姑娘在被“煮死”前成功跳了出來。心理學上有個“舒適區”理論,人們一旦打破原已熟悉、適應的心理模式,就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恐懼,這個“舒適區”就是煮死青蛙的“溫水”。想走出迷茫,必然會觸痛你的心理防線,逼自己一把,及時跳出來,才能避免就此沉淪的厄運。而你的舒適區一旦被打破,它的範圍就會再次擴充套件,原本你認為不可能的事情也會變得易如反掌。

  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迷茫的勇氣——不知未來如何就羞於前行,畏懼錯誤就裹足不前,以及害怕被排斥就盲目合群,成為自甘墮落的人。面對迷茫時,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走出窘境,看清未來。

  相信我,迷茫不是你一輩子的避風港,咬緊牙關逼自己一把,即使萬分無力,也要迎難而上;即使前路曲折,也要大步邁開;即使心中怯懦,也要硬著頭皮挺住;即使希望渺茫,也要永不言棄。當你堅持下來,會驚喜地發現,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想想當年你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時候,如果不是逼著自己張開嘴、邁開步,怎會知道這個世界五彩斑斕呢?

  :接近那個叫“夢想”的東西

  我最近好迷茫,你能告訴我應該怎麼辦?

  我最近感覺心情特差,我該怎麼辦?

  我打算今年考北京大學的研究生,可是沒信心怎麼辦?

  我想給自己訂一個五年發展目標,可是擔心實現不了怎麼辦?

  如果你想從我這裡聽到什麼錦囊妙計的話,很抱歉,我沒有。

  我只能送你兩個字“行動”!此時此刻,就現在,不要再給你自己找什麼可以拖延、擺脫的藉口,這類藉口越多,你的行動力越遲緩,接近成功的希望也就愈加的渺茫!

  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宿命論”者,他們希望自己是命運的掌控者,按照自己的想法過自己的生活。

  可是你能告訴我為了你想過得生活,你付出了什麼?

  是大把大把的紅色鈔票用在吃喝玩樂上?

  是大把大把的時間泡在網咖,躺在床上,嗨在KTV?

  還是大把大把的青春用在怎麼想辦法勾搭隔壁班的大一小學妹?怎麼創造機會和我的男神在食堂打菜時偶遇?

  還是大把大把的淚水用在每一個因為掛科難以入睡,譴責自己無用的夜晚?

  還是大把大把的氣力用在瘋狂點選滑鼠沉悶的聲響中,因一次遊戲失敗而攥緊拳頭狠狠捶打桌子大罵一聲“操”的狂怒聲中?或者用在每一個星期五的夜晚,星期六的夜晚,和男友女友們相約在某某賓館盡情享受一場肉體摩擦的狂歡中?

  你能告訴我,憑什麼命運要眷顧你?你盡情的瘋,盡情的浪,盡情的享受,從來都沒有靜下心來給自己寫過一封信,一封寫給未來自己的信,是不是沒有勇氣?還是羞愧的怕未來的自己一定會對現在的自己嗤之以鼻?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想讓家裡的爸媽寬心,想給自己一個交代,請你現在開始行動起來,認認真真的思考自己到底要過一種怎麼的生活?想要活出什麼樣的人生高度?想取得多大的人生成就?如果不這樣做的話,你想把這些問題帶到墳墓裡不成?

  我經常在我的朋友圈中看到各種各樣對現實的吐槽,真的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有說自己運氣真*他*媽的背,六級考了三次還是沒過,眼瞅著就快畢業了,難道要帶著這份遺憾離開校園嗎?有的說現在的工作真難找,簡歷怎麼做都不行,各種各樣挑剔的口味,你忙不過來,而且現在是一個靠顏值刷臉的時代,長的醜的在顏值高的人面前,頓時不知道自信是何物。還有的說自己準備二戰了,第一次考研敗北,可能是目標定得太高了吧,於是打算換一個高校,……

  看過之後,你是怎麼想的?

  你想重複他們的生活?然後複製貼上到你的生活當中?

  勵志故事聽得再多,終究是別人的人生,再狗血的悲劇也終究是他人的人生。屌絲逆襲不是沒有可能,怕就怕屌絲給自己貼上一輩子註定是屌絲的標籤。所以當我們看到別人被鮮花掌聲環繞的時候,卻可能忽略他們背後用數不清堅實有力的行動維護著夢想,同時忽略的還有我們自己作為看客的身份。

  憑什麼我們自己不能成為自己人生話劇裡的主角?憑什麼每次都是欣賞別人的成功?

  你不想嘗試奔跑起來追逐夢想的體驗嗎?爭爭就能贏,試試就能行!

  行動起來,讓自己更接近那個叫“夢想”的東西!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