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場的經典勵志短文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都會時不時地找一些來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必須警惕的職場負面心理

  身處職場,有一些該有的積極心理,當然也就有其他一些不該有的。這些心理因素如果不及時糾正、排除,不但會影響前途,而且對自己的性格也會造成不良影響。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認為有了靠山就無憂

  在現代職場,尋找靠山其實有其合理性。俗話說找靠山得找“他自己吃飯,能給你一口湯喝”的那種,這不失為一種讓升遷之途更加暢通的方法,而且有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要謹記,靠山也是有可能走人的。穩住靠山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保持低調、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2、腦袋空空還主動暴露

  想要把領導分配的任務完成得出彩,比所獲得的指示再多想1、2步甚至2、3步是肯定要的。假如想都不想,單純照方抓藥,想要在激烈的升遷競爭中獲勝可就難了。

  3、得過且過,我行我素

  有些人對職業本身不抱什麼期待,對自己也沒有過高的要求,因而得過且過,而且認為自己的一套正是最適合的“生存之道”。殊不知,這麼做的後果不僅升遷困難,還容易遭到領導和周圍人的討厭。

  4、崗位安穩,就不思危

  正確的職場生存法則時,即使目前的崗位比較穩定,腦子裡也得時刻繃根弦兒。否則易導致的不良後果有兩個:危險來了跑不掉;機會來了抓不著。

  5、只顧消耗,不懂充電

  有人覺得,表面上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東西就不用學,學了也用不上。然而,常言道“技不壓身”,同樣的機會擺在面前,誰會得越多誰的勝算越大。

  6、只管自己這攤子事兒

  凡事三緘其口,不問就不說,寧可讓好想法爛在肚子裡。或者覺得不是自己分內的事情,為什麼要替別人操心。這是一種缺乏團隊意識的表現。

  7、害怕失敗,放棄機會

  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嘗試新的、更高一層的工作,即使領導已經表示對你抱有高期望,也由於怕讓對方失望而堅持拒絕。這已經是接近***程度的行為了,而且也暴露了你缺乏想事情的頭腦。

  除了上述7種錯誤想法之外,女性久居職場,也要謹防以下3種負面的心理因素:

  8、過度依賴工作

  工作成了生活的唯一,由於長期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造成一離開工作環境便覺得不適應。通常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會覺得自己很充實,認為自己只有在工作上得到承認才有存在的價值。其實,這是對周圍環境缺乏安全感和不自信的表現。

  9、長期情感隔離

  身處高位,常使她們難以找到可以傾訴和求援的知心朋友,大部分時間處於情感隔離的狀態,負性情緒難以排解,內心的孤寂、壓抑逐漸積累,就容易引發其他的心理疾病。

  10、自律而且律人

  她們對自己要求頗高,也嚴格要求別人達到她們的水準,無法接受工作中的錯誤。其實,適度的“強迫”有積極作用,過度的強迫症則只有危害。

  :與老闆溝通的五大原則

  大部分人進入職場後通常很快就會發現:好好把事情做好固然重要,但通過正確的溝通方法讓老闆瞭解你的努力、或是避免偶爾的犯錯在老闆心底留下負面印象,其實是跟工作能力一樣重要的!與老闆、上司溝通,聰明的上班族應遵循哪些準則?

  1.瞭解老闆的溝通習慣

  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溝通模式。比方說有的老闆喜歡親力親為走動式管理,晃到你身邊時跟你討論工作狀況。也有的老闆習慣遠端遙控,希望透過Email或是簡訊隨時知道最新狀況。也有老闆習慣開會,平時你發一堆Email他根本不會看,要等開會時才會細細傾聽。也有老闆希望能在電腦的管理系統上主動檢視工作或專案的進度狀況。既然大家習慣都不同,我們就該以他習慣的方式來跟他溝通。

  每個人有各自擅長的資訊接收模式;有人會仰賴視覺取得資訊***在思考時把資訊轉回視覺訊息***、有人仰賴聽覺思考…這造成同樣是文字、圖形資訊、話語、或是數字資訊,每個人接受的程度都有落差。不用習慣的方法溝通,對方可能會誤解你想表達的本意。要儘快摸清楚老闆習慣怎麼樣的溝通模式。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確保我們想傳達的訊息能準確有效地傳遞出去。

  2.讓與老闆習慣與你的溝通

  要讓老闆安心的另一個重點,就是讓他減少「意外感」。所謂意外感,就是會讓對方產生非預期反應的因子,這包含時間上的意外感、狀況上的意外感、還是模式上的意外感。

  上班族們儘量固定工作彙報的時間:將彙報工作進度的時間固定到每週的某一天的某個時段。慢慢的當時間一到,老闆會養成聽你彙報工作的預期心理,自然會開始累積對我們的信任與安心感。

  此外,模式最好也固定。一旦找出老闆最習慣的溝通模式,就請儘量固定以那個方式來回報最重要的事情。不要有些事情寫Email、有些事情傳簡訊、有些事情又在會議上報告,太繁雜的溝通模式會讓對方無所適從。

  3.進度及時跟進,有問題儘早彙報

  資訊不透明往往是引發工作糾紛的起源。老闆把一份工作交給你,然而兩週過去了,卻什麼進展都沒聽說,自然會感到焦慮。找你進來問話時脾氣可能就不太好,一聽進展又不順,很可能就勃然大怒。如果在平時主動讓他知道進度,甚至主動告知壞訊息,工作進展遇到的問題,狀況可能反而會大不相同。

  很多人是看到老闆就躲,老闆若沒問,儘量不讓他知道目前工作的進度。要是工作有問題,更是憋著不說,心裡想:「老闆平時忙,不會注意到自己,就儘量別引起他注意。反正問題早講一定也會被罵,那還不如儘量掩蓋,等到哪天包不住再說。每天被罵,還不如最後被大罵一次就好。」出現小問題的時候憋著不講,等到真的救不回來,紙包住火時,才出面認罪。

  老闆這時候通常吃驚又生氣。雖然真的沒辦法拿你怎麼樣,罵也真的就罵這一次。可是長期而言,你在他心中的信用可能也消耗光了,日後要說服他、影響他的籌碼也一併失去了。

  如果在工作中過程中什麼狀況,應儘快告知上司。雖然一開始可能會不高興,但若你能把問題擺平,老闆反而會加深對你的信任,看到你處理事情的能力。就算問題沒有辦法解決,他也不會因為「突然的驚嚇」而爆怒。或許最後這工作還是不如預期,但最少不會失去他對自己的信任。

  4.提供全貌但不囉唆

  雖然提供目前手上工作進展的全貌是好事,可是並不是要你每天花幾小時把每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都交代清楚。老闆通常都很忙,也未必有興趣瞭解每個小細節。我們定期跟他溝通目前工作的進展必須要講重點。如果是口頭回報,儘量在兩三分鐘內交代清楚。如果是文字回報,儘量不要超過500字。寫的講的太長了,他可能沒耐心全部看完聽完,最後等於還是什麼都沒被他接收到。

  我們應該儘量簡化描述複雜的工作狀況,而不是得花三十分鐘交代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把複雜事情簡化,也能讓別人覺得我們更專業。儘量把不必要的細節作些刪減,講重點,提供關鍵資訊。

  5.不要只是講理與辯論

  有人在工作上犯了錯誤,會先花很多力氣去想理由。等與老闆討論時解釋:「這不是我的錯,我是照著你之前的指令做」、或是「我盡力了,都是隔壁部門的XXX不配合...」。換句話說,我們可能擔心老闆會責怪我們,所以趕快想好理由,並在他還來不及罵我們前,趕快把藉口丟出來。甚至儘量要理直氣壯,才顯得我們的無辜與努力。這方法未必一定不好,畢竟有時候在大公司中,我們的直屬主管不是直接經營者,你有個好藉口給他,他也好跟他的上級彙報情況。但在80%的情境下,理由太多反而讓人感覺是在推卸責任。花去大量的時間辯解事情沒做好的原因,而並未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無論從工作效率還是工作態度上來講,這都是不可取的。

  工作中有問題發生時,不要急忙撇清責任講一堆藉口,老闆普遍更重視怎麼把問題排除,怎麼把事情做對,與其想出一堆藉口推卸責任,不如積極想出應對之策,讓老闆對你刮目相看。

  總而言之,與上司溝通,要先了解他的工作溝通習慣,儘量不要讓他“遭受驚嚇”,常態的讓他知道自己工作的狀況,有任何問題發生儘早讓他知道,這樣萬一事情變的嚴重,他也才不會突然得知而感到意外。千萬不要抱著“提早講會被罵“的心態畏首畏尾,自己掩蓋起來偷偷處理,最後問題爆發出來,賠上的就是自己的信用。最後,不要花太多心思想藉口,畢竟上司其實對於藉口大多是沒興趣的。真有問題,好好想解決方案,問題若真能解決,那還有機會將功折罪,但若解決不了,講一堆藉口,也只是給老闆心裡添堵。認真投入工作,及時彙報進度,儘量提升工作內容的透明度來增加上司對你的信任感,這大概是與上司成功溝通最關鍵的幾件事了。

  :職場裡小心被這7種小人拖下水

  職場生涯中我們首先要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其次還要學會與同事打交道,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會遇上一些毫無人緣的職場小人,他們可能會成為你通往成功之路的暗礁,因為衡量個人工作成績並不僅僅只看個人自身的表現,與周圍的環境的協調也是很重要的。因而請大家遠離職場小人,也避免自己成為職場小人。

  饒舌者

  饒舌者就會經常洩露別人的隱私祕密,極其熱衷於傳播一些低階趣味的流言。如果有人在別人口中聽到了自己的私密曝光,被出賣的人一定懊惱曾經付出的友誼和信任。如果祕密中牽涉到第三方,更會使事情一發而不可收拾。

  小策略:扮演“聾子”、當“耳邊風”;言多必失、笑而不語。

  牢騷滿腹

  儘管偶爾一些“推心置腹”的訴苦能多少構築出一種“辦公室友誼”的假象,但喋喋不休的抱怨會讓身邊的人苦不堪言。也許你把訴苦看成開誠佈公的一種方式,但訴苦訴到盡頭便會升華成憤怒。人們會奇怪既然你對現狀如此不滿,為何不乾脆換個環境,遠走高飛。

  小策略:安靜地走開,決不同流合汙,即不與“怨婦”為伍,否則,你也將充滿著“負能量”。

  開口借錢

  開了口卻借不到錢的,會埋怨對方不夠意思,覺得平常那麼好,原來都只是表面功夫;被借了錢的會覺得友誼出現了雜質,還要擔心是否有去無回。若未能如期還錢,被欠錢的可能會引起反感,因而要避免金錢來往。

  小策略: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借錢”原則。

  愛拍馬屁

  如果有人愛拍馬屁,向老闆爭寵,通常會引起別人看不慣而影響感情。別人會懷疑你的人格,同時也擔心平常對老闆的抱怨會被你出賣,藉著獻情報而爬上高階。

  小策略:可接觸但不深交,走為上策。

  公私不分

  也許一方想著,我們這麼要好,何必對我要求這麼嚴格?即使出了事,也該罩著我才是。但另一方卻想:明知我們這麼要好,就不該為難我,把事情做好讓我對上面交代,不該老出一些情況害死我!如此無法達成共識,將會造成許多不便和傷害。

  小策略:明確自己職場準則:職場是公眾場所,非私密空間,即公私分明。

  嫉妒生恨

  如果你比好友先升職,恐怕這段友誼很快就變調,因為兩人的地位不平等,加上心理上微妙的競爭和比較,酸溜溜的滋味很快瀰漫開來,因為不安全感而發酵出的自卑也將作怪。此情況就要看胸襟了,常理應該祝賀才對,但是也要小心讓你“穿小鞋”。

  小策略:低調做人;面子第一、道理第二。

  情敵小人

  萬一兩個職場好友喜歡上同一個同事,那簡直就宣佈了情誼的決裂。最好獨立處理情感生活,在愛情基礎尚未穩固前,即使最親密的朋友,也不要拖著一起去約會那個未明確關係的人。不要對愛試探,也不要貪圖勝利的感覺。

  小策略:首先是真誠,爭取得到祝福;同時,有得有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我們在學會遠離職場小人的同時,也應該對照自己的所作所為,避免成為他們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