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工作正能量的散文

  身在職場的我們都應該時常找一些關於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篇1:職場不能犯的三個大忌

  單位是你和社會之間和他人之間,進行交換的橋樑。單位是你顯示自己存在的舞臺。

  單位是你美好家庭的後臺。單位是你的競技場、練兵站、美容室、大學校!單位是你提升身價的增值器,單位是你安身立命的客棧,單位是你和你的另一半對峙的有力武器,單位是你在家庭和社會上的發言權。

  在單位要學會珍惜

  一是珍惜工作。工作就是職責,職責就是擔當,擔當就是價值。感謝那些讓你獨當一面的人,感謝那些給你壓擔子的人,感謝給你補臺的人。因為那是機會,那是信任,那是平臺,那是發言權。

  二是珍惜關係。單位的各種關係一定要珍惜。一個人只有能夠處理好和自己有工作關係的關係才叫能力。沒有工作關係的關係,只是吃吃喝喝、玩玩耍耍,那不屬於高質量的關係。

  三是珍惜已有的。在單位你已經擁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許時間久了,你會感到厭煩。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無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種常新的感覺和姿勢。你已經擁有的,一旦喪失,你就會知道他的價值。

  在單位最忌諱三點

  一是把工作推給別人。工作是你的職責,你的權力,也是你的義務,更是你立足單位的基礎。把屬於自己的工作推給別人,不是聰明,而是愚蠢,除非你的能力太小了,不能勝任它。推諉工作是一種逃避,更是一種無能,他會讓別人從內心深處瞧不起你。

  二是愚弄他人。愚弄別人是一種真正的愚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尤其是對那些信任你的人,依靠你,倚重你的人,萬萬不可耍小聰明,你會得不償失的。長期在一起共事,你的誠懇會讓同事感動。你也許不知道,比你高一個級別的人,在研究你的能力和為人時,大家竟然看得那麼準,那麼透,那麼一致。

  三是沉不下心來。沉不下心來是在單位工作的大忌。單位不是走馬觀花,不是住旅店,不是旅遊。單位很有可能是一生的根據地,要沉下心慢慢幹。有機會上進了也不要得意忘形。沒有機會或者錯過了一個機會也不要患得患失。相信最後的贏家是那些慢慢走過來的人。

  在單位裡一定要注意這三點

  單位無論大小,一把手只有一個。那些能夠在一把手面前推薦你,說你好話的人是你生命中貴人。單位的本質是按職務排序。那些對年齡的尊重只是一種表面的應酬。

  在單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優勢,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優勢。萬萬不可以互相輕視。在單位能多幹一點就多幹一點,總有人會記得你的好。在單位要儘量遠離那些鼓動你不工作的人,鼓動你鬧矛盾的人。

  在單位永遠不要說大話,沒有人害怕你的大話,大家只會瞧不起你。維護自己的單位,維護自己的工作,維護自己的職業。單位離開誰都能運轉,但你要努力證明,你在單位很重要。

  篇2:如何成為職場紅人

  從菜鳥新人到資深前輩,從草根白領到名企高管,是許多職場人辛苦打拼的目標。然而,想要受到關注,得到重用和提拔,僅靠埋頭苦幹是遠遠不夠的,清晰的職業目標、科學的職業規劃和正確的路徑設計都是職場人通向成功的基本要素。

  特質一:為人自信,處世低調

  一個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走在路上也會神采飛揚,讓人看上去擁有無窮的活力和能量。在工作中,一舉一動、待人接物都大方得體,給公司形象加分,給老闆添光。有些人有著國外名校學歷、海歸背景,但在工作中從不恃寵而驕,也不張揚樹敵,而是以處處成熟穩重的作風贏得老闆的信任。有能力又不驕縱,自然能得人心,晉升為老闆身邊的紅人也是理所當然。

  特質二:積極主動,願意付出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會失敗。”不管你是在做前臺接待,還是身負CEO的大任,在職場上取勝的黃金定律之一就是:有責任心,任勞任怨,凡事盡力而為。在工作上,永遠不要試圖去敷衍。也許你認為只要在辦公室努力工作就行,但實際上你到底在工作上用了多少心思,花了多少精力,精明的老闆心裡都一清二楚。所以,職場紅人通常在工作中始終秉持“付出”的心態,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

  特質三:善於表達,勤於溝通

  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是現代職場上必不可少的核心技能,任何工作都少不了。當上司需要物色管理人員時,他選擇的通常會是那些善於與他人溝通的人,而不是那些“悶葫蘆”。因為善於溝通的人,更能夠領會上司的意圖,更善於調節實際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大多數老闆寧願招一個能力平平但溝通能力出色的員工,也不願招聘一個整日獨來獨往、我行我素的“英才”。可見,能否與同事、上司、客戶順暢地溝通,越來越成為企業招聘時注重的核心技能。

  特質四:忠於公司,忠於老闆

  忠誠於自己所服務的公司,獲得管理者的信任,往往能獲得更多的託付、承擔更大的責任。特別是在遇到危機時,如果能站在老闆的角度看問題,你會理解他的良苦用心,還會感激他在大難當頭仍然堅持不讓公司倒下的堅持。雖然你解決不了他的燃眉之急,但讓他感受到你的理解和支援,有助於幫他宣洩情緒、排解壓力,他會從心底感激你。擁有很高的忠誠度是成為職場紅人的顯著特點。

  特質五:與人為善,受人歡迎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水知道答案》一書中,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理念。獲得職業成功的人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上的,你不一定是處理人際關係的老手,但一定要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融洽的人際關係也能幫助自己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情緒,表現出色,更好地融入集體。在職場上,儘可能做一個與人為善的好人。雖說職場如戰場,但在別人遇到困境時,請熱情地伸出援手。當你在工作上不小心出現紕漏,或當你面臨加薪或升職的關鍵時刻,有著良好人際關係的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幫助。如果你恰好還是辦公室的開心果,善於製造愉悅氣氛,經常鼓勵同事,想不成為職場紅人都難!

  篇3:職場教我妥協,但絕不卑微

  作者:吉田幸弘

  其實每個在職場裡摸爬滾打的人,都在慢慢的學著妥協,為一些事,一些同事,一些領導。但妥協是為了讓我們在職場中更應對自如,絕不是用卑微換工作。我也是在不斷的工作中,在不斷的碰壁中得到的深刻領悟呢。

  記得剛入職場的第二年,我們在晚報上做了一整版的產品廣告,當時一整版的價格在7萬左右吧,我做為文案和校對很認真的檢視著每個字,包括每個標點符號,生怕出問題,可是問題還是來了,最重要的***號碼卻忘記放在版面上了,當拿到報紙的領導臉都氣綠了,他直接把報紙摔到我面前,罵我是白痴。當著全體同事的面,我羞的無地自容,雖然承認自己有錯,也為自己鳴不平,我為自己申辯說:“雖然我是校對,但稿子排完版,您也是最後審一遍的,您不是也沒看到丟掉的電話嗎?”這一說,更讓領導生氣了,他氣急敗壞的說:“你收拾東西,***。”我也很執拗:“走就走,你也得早晚***”。話是說痛快了,我也丟掉了第一份工作,後來我一同事跟我說,你當時忍忍就好了,也不至於丟掉這份工作。而事過多年又和當時的領導巧遇,並請我一起吃了頓飯,他主動提起了這件事說自己當話說話是過了,跟我說了句抱歉。

  可是做為職場的新人,我丟掉了寶貴的第一份工作。這種挫折對我的影響很大,以至在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敢說話,而對第二份工作更是戰戰兢兢的。從來不敢跟上司問問題,就怕上司罵。而我在心態上既要強又自卑。我和一姐們說,什麼時候我也運氣好,能碰到一個好好說話的上司呢。我這姐們說,你沒聽說呢,日本上司說話一般都很和氣呢,哪怕是一個給客戶上茶的小祕書,人家上司都會這麼說“美女,抱歉總是麻煩你。這次的客人很重要,請給他們上茶。”我一聽來了興趣,這樣的上司下屬幹活也輕鬆啊。我姐們說:“其實我也沒見過。是一本叫《不懂說話,你怎麼帶團隊》的書,都是職場中實打實的案例,就是一日本人總結的職場說話十項基本原則,上司會說話,下屬會辦事。從某個角度上講是一種妥協,但絕不卑微。”

  可以妥協,但不卑微。這句話真說到我的心坎上了。我原來一直想,在職場上靠自己的能力工作,絕不妥協。可是工作是一個團隊做的,做事的同時也是做人。給別人留有餘地,將生硬的說話方式改一改,事情做順了,人與人也和諧了不是嗎?

  換一種說話方式,但絕不是“求你啦”“別跟我一般見識”的自輕自賤,而是不違背做人的底線,換一種更容易溝通的說話方式,雙方都樂於接受,工作上不帶情緒,大家都不累,幹活才能更有效率。

  觀念改變了,我的說話方式也有很大的轉變。幾年後,我升職成為了市場部總監。當時我和我的團隊負責一個超市APP專案,做技術的同事一般都不怎麼會說話。記得當時團隊為這個專案加班到很晚,一個下屬頗有怨言。我壓力也很大,做APP測試時Bug很多,心裡很惱火,而下屬卻並不著急,還不緊不慢的喝咖啡。我真想氣的揪住他,特想大聲說他:“這事這麼急,做出這麼多的Bug,還喝咖啡浪費時間?”正當我氣呼呼的準備找他時,一不小心碰掉了一本書,我低頭一看,正是這本《不懂說話,你怎麼帶團隊》。正好這本書有對這件事的應對之策。我平復了一下心情,微笑的來到下屬旁邊,邊給他繼杯,邊說:“親,這事很急,也確實沒時間了,能不能幫我一起做?”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下屬也很感動,那天他竟然跟我聊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工作也順利的完成了。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想妥協,或者說是不得不妥協。在職場中很多事情,換一種說話方式,將“威壓風格”變成“認可的風格”,做出一些不出底線的妥協,換來的是另一翻風景。

  接下我就想說一下這本書,是教上司如何說話的書,我反而覺得下屬更應該要看看,因為這樣下屬才更瞭解上司的心思呀。我覺得別人在碰壁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一定要看,那是為了讓你自己不在同樣的事情上受挫折。

  假設你在工作中犯下嚴重失誤,向上司彙報時受到了批評。作為下屬,你更希望上司使用下面的哪種說法?

  這兩種說法大相徑庭,會讓下屬做出完全不同的反應,但實際上,兩者所要表達的內容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即使向下屬傳達同樣的內容,只要改變說話方式——即“措辭”,效果就會截然不同。只要妥善措辭,就能使交流變得順暢,下屬的幹勁也會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