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員工的激勵文章

  激勵也是一種鞭策員工的方式,公司對員工的激勵行為,有利於員工有更加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下面學校啦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比逆襲人生更勵志的,是失意不變形

  文/菀彼青青

  相信大多數人都與我一樣,曾經在書裡或者朋友圈熱文裡讀到過很多關於絕地反擊、困境逆襲的人生勵志文字。

  比如,中年女子遭遇老公出軌,於是忍辱負重策劃了一場自我成長的人生大戲,只待有朝一日脫下圍裙驚豔出場,然後面露微笑拍下一紙離婚協議書絕塵而去。

  比如,辦公室小白屢遭同事孤立、領導欺壓,於是觸電一般喚醒了身體內所有的奮鬥細胞學習充電苦練內功,終於在某一天成功逆襲,成為新一代青年完美標杆。

  再比如,一百八十斤的胖女孩做了多年備胎之後終於被男神偶爾正眼一次,卻仍敵不過女神無意間的回眸一笑,於是她決意置之死地而後生,終於在某一日扭著小蠻腰嫋嫋歸來,在男神驚愕錯亂的表情裡,輕啟朱脣丟下一句,“對不起,我已經不再愛你了。”

  這些故事,聽起來勵志又激烈,令失意者瞬間能夠自動完成角色代入,彷彿自己也不知不覺生長出了主角光環,隨著明天一起到來的是奔湧不息的激情和磅礴旺盛的希望。

  可是第二天,當你睜開眼的那一刻,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仍是那樣,銀行卡的數字並沒有增長,辦公室的氣氛還是那樣詭異,你愛的人,無論如何,就是不愛你。

  不管你前一晚多麼激情澎湃鬥志昂揚,當太陽再次升起,一切恢復原樣,你依舊變不成那個光芒四射的超人。

  這個世界有一種定律叫帕列託法則,俗稱二八定律。此種定律曾經被廣泛應用在職場、成功學等各個領域,而我相信,在生活這個大道場,二八定律也會一直存在。就比如,你讀遍了世間那百分之二十的勇士們成功逆襲的所有故事,你卻仍有百分之八十的機率在過著灰頭土臉的糟心生活。

  事實很殘酷,很多時候我們必須承認自己的普通,承認自己的平凡,承認自己的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故事永遠只是故事,在我們的世界裡,只有自己是主角。那些真真假假的逆襲故事,能暖你一夜的心,卻暖不了此生際遇。

  所以,我從不輕易相信逆襲,也不認為自己真的有那種翻天覆地的能力。當遭遇坎坷時,我相信,自己能給予自己最大的保護就是保持自我不變形。

  人們都說生命最大的美德不過是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變形,而這二者,又以得意不忘形最為難能可貴。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於大多數人而言,失意不變形才最為不易,因為,我們的生活向來充滿寥落無奈的失意,卻從來鮮少意氣風發的得意。

  人的一生十有八九不如意,放眼望去,我們身邊的人貌似都有苦衷。有的人疾病纏身無錢可醫,有的人家庭殘缺無枝可依,有的人多年職場收穫無幾,有的人情場坎坷婚姻不易。

  但你曾細心觀察過大家都是如何面對生活的嗎?正在經歷煩惱苦痛的人們每天都在愁眉苦臉嗎?答案是否定的。

  你會看到,雖然艱難,雖然困苦,但大多數人都在以微笑來面對,這笑容是強裝的也好,發自內心的也罷,每個人都在盡力地做好自己。即便他們沒有通天之力去改變困境,但他們依舊善良,依舊願意去體諒。

  對於每一個普通人而言,保持失意不變形要比逆襲人生,來得更加實在,更加靠譜,更加貼近人間煙火。

  多年前有一位同學,年少輟學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攢了一些積蓄娶得佳人歸。豈料新婚不過半月,新娘便攜家財藉故進城逛街而一去不返,連其父母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同學是憨厚老實的男子,外出尋覓數月,終是灰頭土臉沒有任何結果。

  可生活還是要繼續,再多的坎坷也要活下去。樸實的人自有一套簡單的生活哲學。同學借錢買了輛二手面包車,開始在當地拉出租,每日往返在幾十裡山路上,盡心盡力掙錢養家。客人不多時,他便開車帶著父母去山外散心,日子雖然平淡如水,但也漸漸變得有了歡笑。

  他是最普通不過的農村小夥,文化不高見識有限,在遭遇磨難時沒有足夠的能力去逆襲人生,也不懂得怎樣才能華麗轉身。他能做的最好的選擇,就是繼續善良繼續孝順,繼續掙錢養家繼續好好生活。

  不是每個失意的人都能在困境裡猛然有了對抗生活的洪荒之力,那樣的傳奇只存在於小說中電影裡,即便有成功逆襲的榜樣,也只是屬於那人生的百分之二十。對於平凡的我們,沒什麼能比失意不變形更加珍貴了。

  不要以為失意時保持自我很容易,在我們身邊遭遇坎坷便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的大有人在。

  在同學遭遇騙婚新娘之後,當地也曾出現過相似的橋段,但不幸的是,同樣的橋段卻沒有同樣的結局,另外一個故事中的小夥被騙盡家財,不久便心生戾氣,因為偷電纜而鋃鐺入獄,高牆外年邁的父母從此餘生更加淒涼。

  孔子在《論語·憲問》裡有言,“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拋開窮富的角度,我願意引申為在人生艱難的時刻能夠保持清醒保持自我而不怨天尤人很困難,而在順遂的時候不心生輕浮得意卻很容易。畢竟當一個人的起點高了,事事如意順遂,便更願意去寬容更容易做到豁達。

  可如果你每天睜開眼便是各種心窄糾結、各種艱難苦恨,卻還能夠與人為善,微笑著進入到生活的一餐一飯一花一木裡,該是有著多麼樸實的心性和強大的剋制力才能夠做到的境界呢。

  我們雖然只是普通人,卻又都有著不普通的故事。而與那些不知真假的人生逆襲和華麗轉身相比,我們的守拙和保持自我,才是最不凡最高階的勵志。

  總有一天,這個世界會因為我們的不變形而收穫幾分珍貴。也總有一天,我們會驕傲地說,雖然並沒有太多機會去嘗試得意時自己到底會不會忘形,但至少,失意時,我們沒有變。

  世界上破罐破摔的人那麼多,而你我偏偏沒有,這是一件多麼值得驕傲又多麼勵志的事情啊。

  :熬過那些貌似無趣的時光

  文/蘇心

  這幾天搬家,我把陳年舊物翻箱倒櫃收拾了一遍,竟然翻出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開啟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是七年前的工作日誌,有種穿越的感覺。

  我一直有寫心情的習慣,就是心裡有什麼感悟都會隨手寫下來。但把本子從頭翻到尾,只看到一句話:好累呀,想休假。

  本子裡記錄的全部是工作:某月某日,與韓國公司談合資,起草合作協議;某月某日,青島出差,談專案;某月某日,公司拍宣傳片,寫文案……

  看完自己忍不住笑了,我那時的日子除了工作似乎沒有別的了。連一段矯情的話都沒有,有點不符合我這裝文藝的風格,可那幾年的時光我就是那樣過來的。

  記得有一次去一家企業談合作,和幾位高管吃飯,其中一位老總調侃:“今天有秀色可餐,咱們一塊兒喝點紅酒,一醉方休。”

  我大煞風景地說:“對不起,我不會喝酒,還是說說下一步的合作吧。”

  那位老總一臉的哭笑不得:“不急,吃完飯再說。”

  我窮追不捨:“吃完飯我還要回去,明天還有事,咱們邊吃邊談吧。”

  對方涵養很好,並未露出不悅之色,不過臉上分明寫著一句話:這個人真無趣。一頓飯結束,我們已談好所有的合作細節。

  那時的我,腦子裡只裝著兩個字:工作、工作、工作……每天一早從家出發,在班車上就想好這一天該做哪些事,打哪些電話,起草哪些東西。晚上回來,已累得筋疲力盡,但躺著看書時,也在想白天的事,看看有沒有不完善的地方。

  我並不是工作狂,這麼拼,一部分原因是怕辜負了老闆的信任,其實更多的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不是一直被生活選擇,而是可以有選擇生活的機會。

  其實,哪個女人不希望自己歲月靜好?睡到日上三竿再起床,逛逛街,喝喝咖啡,和閨蜜約個午飯。可這一切,都需要有足夠的資本來做底色。

  記得有一天,老公一臉怨念地說:“你好多天沒正眼看過我了。”我有點吃驚,抬頭認真看他,竟有種面容恍惚的感覺。我心裡不禁一陣酸楚,是啊,都忘了上一次和老公擁抱的時間了。作為妻子,我實在有些過分;也只是一剎那的內疚,我轉身又投入了工作……還好,在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為了夢想風雨同行的人。

  去年冬天,我採訪了剛剛從歐洲巡演回來的新疆歌手帕爾哈提。我問:“您這一路走來,最難的是什麼時候?有過彷徨、寂寥、孤獨、無助的時候嗎?”

  電話那端,帕爾哈提的聲音有些傷感,他說:“大約在十年前,我在酒吧裡唱歌,當時酒吧的環境不太好,有的客人素質也很低,吵吵嚷嚷,摔摔打打,那一刻,我感到很傷心。每天對著一群不懂音樂的人唱歌,我感到對不起我的音樂,對不起我自己。我跑去超市,買了一堆吃的喝的,一個多月沒有出門,躲在家裡畫畫……”電話這端,我的淚水奪眶而出。他的心情,我懂得。

  在一個無人懂藝術的地方唱歌,他大概只能是一堵背景牆。可斯時斯世,他還沒有說“不”的底氣,除了堅持,並沒有太多選擇。

  那天,帕爾哈提還談到他剛剛獲得的一個獎項——荷蘭“克勞斯親王獎”,他掩飾不住內心的歡喜:“我知道這個獎還是珍貴的,在頒獎現場——荷蘭王宮裡面,我唱了三首作品,非常榮幸。”

  他的聲音裡,有開心,有驕傲,有淡定——那種淡定,是終於抵達岸邊的輕鬆。

  是啊,我們不是賈寶玉,不曾含著玉來到這個世間,不能生來就錦衣玉食。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必須要熬過那些無趣的日子。

  在追逐自己夢想的路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沒有一蹴而就,甚至還很枯燥。但沒有拼搏過的人生終究蒼白,沒有繁華過的平淡終究淺薄。很多人,都是在熬過很多年之後,才有資格獲得自己喜歡的生活。

  回首過往,我滿是感激。那幾年,我做高管,當編輯,寫專欄,每一次我都全力以赴,每一次我都踮起腳尖往上,往上……

  而正是那些貌似無趣的時光,才能成就安穩從容的生活。熬過那段時光,你會發現,曾經夢想的一切,命運正一件一件送給你。

  :夢想不是遙不可及

  文/大樹以西

  這不是一篇構築夢想的文章,也不是心靈雞湯。

  孩提時代,父母會給你造一個夢。第一次被問及夢想這個問題時,稚齡的孩子就學會了大人們給的規則。在中國,一個不巨集大不輝煌的夢想是會被嘲笑的。比如說,當大人們問你這個關於夢想的問題的時候,如果你回答的是科學家、志願軍人、工程師等看起來前程遠大的夢想時,往往能獲得一大片肯定和掌聲;如果你回答的是當一個環衛工人或者農民時,眾人一致搖頭,而你在眾人眼中,就是沒有出息,認為這個孩子沒有大夢想。

  所以,即便還不知道夢想是什麼,但是孩子們也有了自己的夢想。因為,通常孩子們對夢想的第一課是:照搬大人們給的大夢想。即使孩子已成人,模糊的有了未來的嚮往,但不遵循規則的夢想仍然不會被承認。

  在升大學的時候,班上每個人要填寫個人情況表,這關係著我們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場戰役:升大學。班上一個成績很厲害的美術特長生,在個人特長/愛好一欄,填寫的:穿針。這當然的引起了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震驚,這是一個多麼可笑的愛好啊。班主任幾次找到這個女生,要求她更改她的愛好,她憤怒的拒絕。我也很不理解她,穿針這個愛好好像聽起來並不像一個愛好。她說:我奶奶眼睛不好,卻喜歡繡一些花做些衣服。她每次穿針都穿不好,都會讓我給她穿針。我一捋線,對準針頭,一下就把線穿好了,我奶奶她每次都會誇我很厲害。我就是覺得,這是我的愛好,我不會改。我就希望我以後給我奶奶穿一輩子針。

  當時我就震驚了,我忽然就懂得了她。是啊,愛好無大小,特長無高下,心中最熱忱的那個夢,本來就是人心底最深沉的願望。愛好是自己的,夢想是個人的,別人給你畫的天空,怎麼會是你內心最想要的顏色。

  所以,當你發自勃發了熱情去努力,去做一些全憑愛好無關利益的事的時候,不要驚訝,是夢想來了。

  我的閨蜜,大學畢業的時候就想做攝影,進了影樓之後她確定,這不是她想要的攝影。於是,她畢業4年,一直在珠寶行業做文案。她拋棄了夢想嗎?不是的,以她的話說,影樓裡面的攝影模式和她夢想中的攝影是完全不一樣的。她進珠寶公司,是因為這是一個美的行業,她做文案,因為攝影背後需要有故事。於是,4年後的現在,通過學習和不斷的練習,她的攝影已經有了個人風格。她從一開始就選擇拋棄和夢想看似相似又完全不符那一層不變的影樓風格,把文案和個人對美的感知融入自己的攝影作品,她在個人追逐夢想的路上越來越順。是的,我很欣賞她,她知道自己真正的夢,並一直為了夢想咬牙拼搏著,她簡直是我的楷模。

  真誠的說一句:不要認為細微的事情不足以談夢想,也不要把夢想包裝成奢侈品,要知道,夢想不是遙不可及。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即使自己像個傻子。像中國合夥人裡面的長懷熱情和夢想的成東青,咬著牙,流著血,朝著一個方向,把夢想做好,做實,把夢做得,每天醒來,感覺生活充實而有意義,活力又精彩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