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經典議論作文大全

  想必很多高中生都會找一些議論作文來看,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經典議論作文,供大家參閱!

  高中經典議論作文:順天性,方能有所成

  一切事物的成長與發展,都遵循著一定的自然規律。就像老莊提倡的:“道法自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物之性乃物之本,只有順物之天性,方能有所成。

  平凡樸實的種樹能手郭橐駝,他之所以能被人們稱讚,是因為他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橐駝種樹,培土均勻、密實,並使根部舒展,一旦離開便置之不理,將其像是拋棄了一樣。在郭橐駝看來,這就是樹之天性,即它生長的最基本的自然規律。待樹木長成時,棵棵高大茂密,並且結實早。相反,有的人種樹,要麼根部伸展不開,要麼培土不夠,一天天背離樹木自然生長的本性,終使樹木品質低劣,甚至不成活。郭橐駝種樹順應木之天性,人們的稱讚、羨慕、效仿,樹木的高大、繁盛、茂密,是給他最大的回報。

  庖丁解牛,之所以遊刃有餘,是因為道者乃其所好。庖丁解牛,並不像一般的廚師肆意地拿刀去切割,而是依照牛的身體結構及其特徵,順天性而解牛。批大郤,導大窾,小心翼翼。軟的地方一刀掠過,硬的地方,則動刀甚微,如此反覆,整頭牛則如土委地。庖丁解牛技藝高超,是因為它按照自然規律來解牛,在瞭解清楚牛的身體結構後,才開始動刀。庖丁解牛順應天性,因此也流芳百世,流傳至今。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若不去遵循,則只能是自食惡果。拔苗助長,換來的結果只能是在別人收穫的季節,自己卻是一無所獲;欲速則不達,換來的結果只能是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因此,只有順天性,彼此之間才能有所成。

  一個人要想成為生活的強者,所做的最基本的事情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努力改造世界,時至今日,由於人們的過度開採、過度樵取,已經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人們對自然的不合理索取違背了自然生長規律。所以,現在的我們,要順應天性,與自然和諧相處。

  做事要依乎天理,把握客觀規律,只有這樣,彼此之間才能實現雙贏。

  高中經典議論作文:量度之尺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一把尺子。

  人生路漫漫,世道千百怪。有的人站著行完一生,有的人跪著爬行苟活;有的人天生氣嬌,有的人賤性難改……不論你是哪一種人,或是你企盼成為哪一種人,只有量度好自己,認清了自己,你才能繼續行完你的路。

  古來便有“以銅為鏡”“以史為鏡”“以人為鏡”,論述的便是這量度之尺。每個人都需要找到這樣一把尺子,為自己量度。把握分寸,行事知禮,這是我們的“量度之尺”所能教會我們的。倘若你一味地想去忽視它,妄圖超越實際,那麼你最終一定會落得“幻想破滅”“從天堂跌下地獄”的後果。古來多少君王帝王,多少有志才子,莫不如此?以此可見,每個人心中都應有一把尺子。

  認清自己固然是必然,而如何認清即取決於你如何使用這把尺子。用好了,它能助你一步登天、如虎添翼;用不好,它也能使你身敗名裂、萬劫不復。古來有盛名鼎鼎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君子之尺”時刻量衡自己的言行,成就流芳百世。也有狂妄自大的紂王,不可一世,以“天下如囊之尺”不斷高估自己,落得遺臭萬年。其實天下哪裡是入了紂王自己一個人的囊?紂王這把“尺”用得大錯特錯。

  最近,一位北大女研究生在某頒獎活動中的揚言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放言“要革金庸們的命”。該女研究生以對武俠小說的高標準、嚴要求作為量度之尺,渴望超越。但她還未作出成果,如此之來,她的這把量度之尺雖用的初衷為好,但口說無憑,尚未有所成就便先向世人展示了這把極富勇氣的衡量之尺,難免會在世人眼中成為笑話。女研究生用了“尺子”,也未用錯“尺子”,只不過用得不到時候,這才引得眾說紛紜,被批評為“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每個人的心中都應有一把尺子,量度自己的能力大小能否支撐得起自己的野心大小,量度自己的勇氣大小能否支援得了自己的慾望大小。

  高中經典議論作文:幸福的含義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生活在幸福家庭中,但大多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做一點家務,乾點活就喊苦;跑會步、打會球就喊累。相對於過去為了祖國解放而不惜獻出生命的革命先輩,我們顯得那麼的渺小。“嬌生慣養”“身嬌肉貴”等詞語似乎總是用來形容這些孩子。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卻沒有幾個人真正明白幸福的含義。也沒有幾個人懂得該如何去追求幸福,該如何理解幸福,該如何珍惜幸福。我埋怨我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幸福,為什麼當幸福來臨是我無法抓住它,我無法留住它……

  幸福,往往是在不經意之間所體現,一個微笑,一句話甚至是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有可能使一處於痛苦的人感到快樂;可能使一個處在絕望中的人看到希望,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幸福到底是什麼?是金錢,是友情,是親情還是……但最終,我明瞭,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有不同的體會——窮人也許認為,幸福就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富人也許就不這麼認為,他們會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的確,一個人連吃飯都成問題,怎麼會想去滿足精神方面的食糧呢?一個人整天不愁吃穿,他幹嘛去想我要怎麼填飽肚子呢?

  有人會認為,幸福是和朋友一起玩樂,因為他根本沒有朋友;有人會認為,幸福是身體健康,因為他全身都是病;也有人認為,幸福與戀人浪漫約會,因為他沒有戀人。

  但那次經歷使我明白,原來幸福是與家人一起生活:2008年7月24日下午,我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了一家外地工廠打工。由於是第一次外出,而且沒有熟人,所以,很孤單。一天工作12小時,飯又很難吃,湯幾乎是白開水我第一次感到與家人生活是那麼的可貴。我第一次想念家人,所以做了沒幾天就挨不住,捲鋪蓋走人。

  現在我明白了幸福是什麼,幸福是與家人共同生活。幹家務並不辛苦,只要享受與家人一起生活的時光。

  其實幸福是無處不在的,在你身邊,在每個人身上,都有幸福存在。沒有朋友的人,必定是自己有什麼地方做不好,所以沒有人願意與你做朋友;身體不好的人,必須堅持運動,要有好的作息習慣。

  幸福,是靠自己創造的,並不是別人給的;是要自己努力爭取,不是靠別人施捨。

  正如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認為的,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幸福與痛苦是共存的。當你享受幸福是,你必定已經嘗過痛苦的味道了,同樣,在痛苦的時候,你不能只想著痛苦,你應該想到付出後的收穫,想到苦盡甘來的幸福。

  的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有付出,必定有回報,享受回報,也就感到幸福。但你必須記住,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人不可能更不可以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