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名人短篇勵志小故事

  越來越多的年輕朋友都會經常找一些關於來看,那麼現代名人短篇勵志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死在山頂上

  導演甯浩首部在國內公映的電影《瘋狂的石頭》受到熱捧後,他又執導了“瘋狂”系列第二部《瘋狂的賽車》,再度受到觀眾的熱捧,並獲得過億的票房進賬,成為中國電影導演中第一個30歲以前即票房過億的導演,也是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

  甯浩攀登上了電影的一個高峰,他也因此被人稱作內地的鬼才導演、新銳導演。但是,甯浩並不滿足,仍在不斷追求,並在追求中力求改變,接著執導了電影《無人區》《黃金大劫案》,再次喜獲口碑與票房的齊飛。2014年打造的融合諸多元素的《心花路放》,成了內地影片國慶檔的票房“影帝”,上映僅5天就超過10億。

  有人問甯浩,你已經登上了一個電影的山峰,完全可以停在自己的山頂上,好好歇一歇了,為什麼還要追求改變繼續向前走呢?

  甯浩不假思索,平靜地回答,搞電影就像是登山,如果登上山頂就不走了,那就是死路,代表著僵化,代表著陳腐,甚至象徵著死亡;如果選擇繼續向前走,縱然是下山,走下去,走進了山谷,也還有登上另一座山峰的機會。否則,不就是死在山頂上了。

  :成龍每天都出汗

  成龍在8歲時就進入了香港的電影圈,經過40多年的打拼,如今已是揚名國際的巨星。已經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成龍,身材依然健碩,身姿依然颯爽。他的養生祕訣就是“堅持運動,每天出汗”。

  自2000年以來,成龍每天早晨都會穿上塑膠運動衣,用橡皮筋紮緊頸部、手腕和腳踝,和助手一起在居住處或者下榻處周圍跑步30分鐘以上,如果地方太擠,就會駕車到較遠的山下或者海邊進行。每次跑步大量出汗後,必然喝1升左右的果汁和1升的純水。之後再進行30分鐘~45分鐘的拳腳功夫練習,通常是練“埋樁”。

  成龍說:“一個人工作認真就會忘記其他生活煩惱,心境就會開朗,飲食消化就會正常,因為拍動作電影是我的所長,也是我的生命至愛,所以我每日堅持運動,其實也是為了使自己保持最佳工作狀態。電影拍攝過程中,基本上每天都有足夠甚至更多的運動量,但無片可拍的空閒期,以及電影的後期製作期,則‘坐’著工作比較多,這時一定堅持每天運動,不可偷懶。”

  :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

  性格決定命運。我就是個內向、安靜、骨子裡要強的人,有人稱我為“寂寞高手”。

  我小時候的理想是當個畫家。我3歲開始學畫,那時候父母去上班,因怕我一人在家不安全,就把我反鎖在家裡,一鎖就是一整天,而我就安安靜靜地待在家裡畫畫,一畫也是一整天。從那時起,我就養成了獨處和靜思的習慣。至今,我的朋友也不多。朋友多的話難免要應酬,應酬就要進入嘈雜的公共場所和方方面面的人接觸,這樣既佔用我練球的時間,也不符合我的個性。我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看搞笑碟片,吃點兒零食,偶爾陪媽媽逛街。壓力特別大的時候練練瑜伽,一個人靜靜地打坐,聽聽輕鬆的音樂減壓,就是我很享受的業餘生活狀態。

  現在想想,安靜的人真的很適合做職業檯球手,因為打檯球需要很專注,凝神思考,耐得住性子,不急不躁,心理素質穩定……而這些,我都具備。如今,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多,我偏是其中之一。所以說,先忍受寂寞,再當高手吧。好的心態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我的同行說過這樣的話:“潘曉婷能有今天的成績,在意料之中。”可能,他們知道我的付出是常人無法比擬的。

  我15歲開始在父親的球館裡練球,一待就是4年。球館裡有個小屋子,裡面的一張單人床、一個衣櫃就是我全部的財產。那4年裡,父親給我做了硬性規定:每天練球8小時-12小時,沒有周末,一個禮拜只能休息半天。即使我病了,上午在醫院打點滴,下午回到球館還是要補足當天的練球時間。

  以前,家裡經濟拮据,父親陪我到北京參加比賽,我們就從山東濟寧乘火車一路站到北京。在北京,因為沒錢,我和父親只能住18元錢一晚的地下室。地下室陰暗潮溼,推門就能聞到刺鼻的黴味兒。第一次拿了全國冠軍,獎金只有4000元,為了能細水長流,我和父親在全聚德只點了半份烤鴨。看著那半份香氣撲鼻的烤鴨,我卻痛哭不止。所有這一切,我都忍受了。因為,在我15歲開始摸球杆時,父親就說過,要想做到最好,就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犧牲更多。父親當過國家級的足球運動員、籃球裁判,後來改行當廚師,又被評為魯菜特一級廚師。父親希望我像他一樣,做事要麼不做,要做就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為實現這樣的目標,人家練3個小時的球,我要多練好幾個小時,這樣才可能趕超別人。所以,吃不了這份苦,受不了這份罪,趁早放棄,另謀出路;但是,一旦選擇了這條道,想要成功,吃苦就成了最基本的準備。就看人有沒有對苦難的耐受力,耐受力強的人早晚都能品嚐到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