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職場勵志短文

  我們總能從那些中學到很多,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5招鞏固你的職場地位

  玫瑰鮮豔芬芳、激情奔放。如果將上班族、打工仔比作玫瑰,那麼,怎樣才能常開不敗呢?筆者在企業工作多年,有著從低層到中層、再到總經理的經歷,略呈淺見。

  成為不可缺少的人

  通常在公司裡,老闆寵愛的都是些立即可用、能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管理專家指出,老闆在加薪或提拔時,往往不看你本份工作是否做好,也不是因你過去的成就,而是覺得你對他的未來有所幫助。身為員工,應常捫心自問:如果公司解僱你有沒有損失?你的價值、潛力是否大到老闆捨不得放棄的程度?一句話,要靠自己的打拼和緊跟時代節拍的專精特長,成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這至關重要。

  建立關係網路

  在社會上,為什麼一些專業能力等硬體未必很好的人卻能出人頭地?其實,他們中不少人是得益於人際交往能力。建立關係網路,就是創造有利於自我發展的空間,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支援和合作。組織中不乏以興趣、愛好、同學、老鄉等關係結成的“小團體”,你要爭取成為其中一員,熱情幫助別人,廣結善緣。而誠實、信用、正直則是贏得信賴和敬佩的基礎。

  不要將矛盾上交

  一位資深前輩曾告誡我,向領導彙報時要切記四個字:“不講困難”。後來我逐漸悟出箇中道理。老闆每天都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要比員工遭遇的難題,承受更大的工作壓力。將矛盾上交或報告壞訊息,會使老闆的情緒變得更糟,還很有可能給他留下“添亂、出難題、工作能力差”的負面印象。

  忌發牢騷

  《組織行為學》的理論說:人在遭受挫折與不當待遇時,往往會採取消極對抗的態度。牢騷通常由不滿引起,希望得到別人的注意與同情。這雖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自衛”行為,但卻是老闆心中的最痛。大多數老闆認為,“牢騷族”與“抱怨族”不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組織內彼此猜疑,打擊團隊工作士氣。為此,當你牢騷滿腹時,不妨看一看老闆定律:一、老闆永遠是對的;二、當老闆不對時,請參照第一條。

  善於表現、適時邀功

  不要害怕別人說你喜歡邀功請賞,而應該擔心自己的努力沒被人看到、才華被埋沒了。想辦法做個“有聲音的人”,向老闆彙報,要先說結論,如時間允許,再作細談;若是書面報告,不忘簽上自己的名字。除老闆以外,還要將成績設法告訴你的同事、部屬,他們的宣傳比起你來效果更佳。會議發言是展現才華的大好時機,千萬不可錯過哦!

  :職場少走彎路的10條忠告

  1.職場少走彎路的10條忠告.買個鬧鐘,以便按時叫醒你。貪睡和不守時,都將成為你工作和事業上的絆腳石。不僅要學會準時,更要學會提前。“鬧鐘”只是一種簡單的標誌和提示,真正靈活、實用的時間,掌握在每個人的心中。

  2.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麼辭職不幹,要麼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不要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

  3.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這樣才會成熟起來。千萬不要浮躁,要學會靜心,更不要因為寂寞去做無聊無益的事情,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4.走運時要做好倒黴的準備,退路同樣重要。飽帶乾糧,晴帶雨傘,點滴積累,水到渠成。有的東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許就會身價百倍。

  5.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有的人眼睛總盯著自己,所以長不高看不遠,總是喜歡怨天尤人。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中甜?既然睜開眼睛享受風的清涼,就不要埋怨風中細小的沙粒。

  6.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談論自己往往會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背後議論別人的短處,會降低你的人格。

  7.機會從不會“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別人會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於“機會”。機會是相對於充分準備而又善於創造機會的人而言的。也許,你正為失去一個機會而懊悔、埋怨的時候,機會正被你對面那個同樣的“倒黴鬼”給抓住了。沒有機會,就要創造機會,有了機會,就要巧妙地抓住。

  8.若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很多時候,電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交際的一大訣竅就是主動。好的人緣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業更上一個臺階。

  9.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已經到了結婚年齡而草率結婚。想結婚,就要找一個能和你心心相印相輔相攜的伴侶。不要因為放縱和遊戲而戀愛,不要因為戀愛而影響工作和事業,更不要因一樁草率而失敗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會因小失大。

  10.寫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單子放在皮夾裡,經常拿出來看。人生要有目標,要有計劃,要有提醒,要有緊迫感。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串起來,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標。

  :養成世界上最簡單的習慣!

  「正向說話術」是什麼?如何讓一名業績掛零的美國運通日本分公司業務員,創下20億日圓的業績紀錄?事實證明,說好話是驅動自己付諸行動的啟動鈕!

  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工作上層出不窮的問題。正在閱讀本文的各位,算是非常認真面對這些問題的人,也或是為了要突破現狀,正尋求有幫助的資訊吧?我也曾經是其中一人。

  我曾在美國運通的法人營業部門工作,負責每年開拓新的法人客戶,業績目標上看數十億日圓。接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對市場開發的困難早有心理準備,但因這家公司深具品牌魅力,所以我總認為只要努力去做就沒問題。

  然而現實卻相當嚴峻。潛在市場確實很大,但要從市場開發做起,恐怕來不及達成業績目標。更何況,原有市場的障礙太大了,前所未有的業績目標簡直是天文數字,沉重的壓力讓我每天過著愁雲慘霧的日子。尤其每週的會議,更是讓人心情沉重……,就在我支支吾吾報告時,再度被追問:「說結果就好。時間?地點?數字?」我真的整個人癱軟無力。

  在這期間,我無數的MBA教科書、達成目標的技術書籍,接著又去上訓練課程,結果幾乎完全無效。就在這時,兩本書改變了我的命運。第一本書是齋藤茂太的《一句話改變人生》、第二本書是《讓你受人喜愛的魔法話語》。

  正面話語可自我激勵

  兩本書都在講一件簡單的事:拿音樂來說,聽愉悅的音樂,心情就會變好。我發現話語也有同樣的效果。想讓心情開朗起來,就有意識地說開朗的話,到頭來「只要這樣做」就可以了。發現這個道理時,我真的恍然大悟。這兩本書教我的事,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話語優先一切;

  二、話語會對心靈與行動產生巨大的力量;

  三、現實將如實反映話語。

  總之,我立刻付諸實行。雖說執行,但也只是將日常生活中說的話改成正向的好話。真的只是稍稍改變意識而已。例如,當我想著「真不想起床」時,我會說出「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說話必定伴隨著感情,因此即使心態很難一夕之間改變,但只要改變話語,就有可能將自己的「心態」調整為自己期望的狀態。

  舉例來說,當面對顧客無理取鬧的客訴時,我會精神奕奕地說:「這樣很好!」無意識地將心中的球投向正面方向,接者感謝提出無理要求的顧客:「因為您選擇了敝公司、和我們簽約,我們才會接到您這種要求,所以我們非常感謝您。」就這樣站在客戶的立場,開始思考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如果我悲觀地脫口而出:「又來啦!……」心中的球就一路往負面方向轉去,而且停不下來。結果陷入自己的迷思中,在原地打轉,沒有任何進展。倘若各位是客人,會想向哪一位工作人員購買商品呢?如果你是上司,你會拔擢哪一位當新設部門的主管呢?

  思考模式將影響氣度

  我們每分每秒、聽說讀寫,都不斷在思考。這種平常使用的話語會形成思考模式,而這個模式會決定心中的第一聲或反應模式,進而形成我們的「氣度」,也就是「思考與反應模式」。平常若無其事使用的話語,會形成氣度,進而反映在「人格、風格、品格」上。

  理解這件事、並實行之後我有什麼改變呢?首先,很多事起了變化:約談次數增加了,洽談內容的速度變快了,簡報後的簽約率也提高了。出現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協助者,不但問題獲得解決,案子也有所進展。

  一回神,從年度開始僅僅四個月,我已經突破了前人未曾達到的二十億日圓業績。在部門裡我也是第一個達成日系企業或外資企業完全採用本公司商品的目標,猜想周遭的同事大概比我還驚訝吧。曾經灰頭土臉的我,竟然短短四個月就一躍成為頂尖業務員。

  第二年,我也同樣順利突破二十億日圓的業績,這正是改變自我形象所達成的最大好處與成果。後來我才知道,利用話語改變心態,這在心理學用語裡相當於自我形象的「重新定義」,看起來或許很難,但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習慣:其實只要永遠說「正向的好話」就好,自我形象也能從「大概辦不到」改成「一定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