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醫保卡怎麼辦理

  對於懷孕媽媽來說,有個一直以來被大家忽視的問題,那就是新生兒醫保辦理。如何辦理嬰兒醫保卡呢?以下就是小編整理的辦理嬰兒醫保卡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如何辦理嬰兒醫保卡

  1、去所在的社群領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填寫相關資訊。並且帶好一下材料。

  2、戶口本以及影印件。戶口本要帶上原件和影印件,影印件一定要影印戶口本首頁和寶寶那一頁。

  3、身份證及影印件/身份證號碼。一般辦理醫保是需要本人的身份證,因為有些地方辦理身份證的年齡要求不一樣,如果沒有身份證的就需要提供身份證號碼。

  4、監護人與參保人的合照,2寸照片,4張。***各個地方要求不一樣,請注意檢視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

  5、凡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範圍的在校學生***含大、中、小學和高職、中專、技校學生 ***、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均可以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進城農民工及子女,也可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嬰兒醫保卡辦理方法如下:最好是在寶寶出生三個月之內辦理比較好,因為好多地方都有為嬰兒開通“綠色通道”,也就是在寶寶出生三個月內辦理醫保卡的,享受醫保待遇就從出生之日開始算起。如果超過三個月不到一歲辦理的,那麼就從辦理次月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如果超過一歲才辦理的,那麼就要等次年1月1日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辦理醫保卡之後,個人繳納一部分錢,財政補助一部分錢,這些錢你可以拿來給買藥,小孩子抵抗力比較差,所以辦理醫保卡可以獲得財政補助。

  如果寶寶生病住院,辦理醫保卡之後,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來進行報銷。報銷比例一、二、三級醫院分別為80%、70%、60%,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5萬元,大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達到10萬元。

  各個地方要求不一樣,請注意檢視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細則。

  辦理醫保卡的問答

  一、什麼時候辦理醫保卡好

  什麼時候辦理醫保卡好呢?最好是在寶寶出生三個月之內辦理比較好,因為好多地方都有為嬰兒開通“綠色通道”,也就是在寶寶出生三個月內辦理醫保卡的,享受醫保待遇就從出生之日開始算起。如果超過三個月不到一歲辦理的,那麼就從辦理次月開始享受醫保待遇。如果超過一歲才辦理的,那麼就要等次年1月1日才能享受醫保待遇。

  二、給寶寶辦理醫保卡有什麼好處

  1、辦理醫保卡之後,個人繳納一部分錢,財政補助一部分錢,這些錢你可以拿來給買藥,小孩子抵抗力比較差,所以辦理醫保卡可以獲得財政補助

  2、 如果寶寶生病住院,辦理醫保卡之後,就可以按照一定比例來進行報銷。報銷比例一、二、三級醫院分別為80%、70%、60%,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5萬元,大病醫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達到10萬元。

  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框架是什麼?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的要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框架包括六個部分:

  一是建立合理負擔的共同繳費機制。

  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體現國家社會保險的強制特徵和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醫療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不僅可以擴大醫療保險資金的來源,更重要的是明確了單位和職工的責任,增強個人自我保障意識。這次改革中國家規定了用人單位繳費率和個人繳費率的控制標準:用人單位繳費率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6%左右,具體比例由各地確定,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

  二是建立統籌基金與個人帳戶。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社會統籌使用的統籌基金和個人專項使用的個人帳戶基金組成。個人繳費全部劃入個人帳戶,單位繳費按30%左右劃入個人帳戶,其餘部分建立統籌基金。個人帳戶專項用於本人醫療費用支出,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個人帳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

  三是建立統帳分開、範圍明確的支付機制。

  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確定各自的支付範圍,統籌基金主要支付大額和住院醫療費用,個人帳戶主要支付小額和門診醫療費用。統籌基金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則,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和基金的承受能力,確定起付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

  四是建立有效制約的醫療服務管理機制。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範圍僅限於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專案和醫療服務設施標準內的醫療費用;對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服務的醫療機構和藥店實行定點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與基本醫療保險服務機構***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要按協議規定的結算辦法進行費用結算。

  五是建立統一的社會化管理體制。

  基本醫療保險實行一定統籌層次的社會經辦,原則上以地級以上行政區***包括地、市、州、盟***為統籌單位,也可以縣為統籌單位,由統籌地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基金的統一徵繳、使用和管理,保證基金的足額徵繳、合理使用和及時支付。

  六是建立完善有效的監管機制。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財政專戶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統籌地區要設立基本醫療保險社會監督組織,加強社會監督。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基金的預決算制度、財務會計制度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內部審計制度。

  這些內容基本上確定了新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大致框架,奠定了將來統一中國製度的基礎,便於各地在制定改革方案時有所遵循,同時也給各地留下了因地制宜作出具體規定的空間。

  四、.哪些單位和職工必須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的規定,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這就是說,必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和職工,既包括機關事業單位也包括城鎮各類企業,既包括國有經濟也包括非國有經濟單位,既包括效益好的企業也包括困難企業。這是目前中國社會保險制度中覆蓋範圍最廣的險種之一。

  但對鄉鎮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是否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國家明確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這主要是考慮到對這部分人群管理的狀況和醫療保險本身的特殊性。如果硬性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而管理能力又跟不上,則有可能導致醫療費用支出控制不住,增加基金超支的風險。

  五、個人如何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首先,各統籌地區要確定一個適合當地職工負擔水平的個人基本醫療保險繳費率,一般為工資收入的2%。其次,由個人以本人工資收入為基數,按規定的當地個人繳費率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繳費基數應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工資收入統計口徑為基數,即以全部工資性收入,包括各類獎金、勞動收入和實物收入等所有工資性收入為基數,乘以規定的個人繳費率,即為本人應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個人繳費一般不需個人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去繳納,而是由單位從工資中代扣代繳。

  六、如何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

  個人帳戶的注入資金來自於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兩部分:個人繳費的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單位繳費的一部分記入個人帳戶。單位繳費一般按30%左右劃入個人帳戶。但由於每個年齡段職工的醫療消費支出水平存在很大差別,因此在統籌地區確定單位繳費記入每個職工劃入帳戶比例時,要考慮年齡因素,確定不同年齡檔次的不同劃入比例。確定單位繳費劃入個人帳戶的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帳戶的支付範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

  統籌基金的注入資金主要來自單位繳費部分。單位繳費用於劃入個人帳戶後剩餘的部分即為統籌基金的資金。

  七、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死亡之後其個人帳戶如何處理?

  職工個人醫療保險帳戶的本金和利息均歸職工個人所有,可以結轉使用和繼承。因此,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死亡後,其個人醫療帳戶仍有餘額的,可作為遺產,由其親屬按《繼承法》規定實施繼承。同時,其個人醫療帳戶臺帳、《職工醫療社會保險手冊》由醫療社會保險機構收回登出。

  八、參保職工就醫,如何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首先,參保人員要在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也可按處方到定點零售藥店處購藥品。在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和非定點藥店購藥發生醫療費用,除符合急診、轉診等規定條件外,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

  其次,所發生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專案、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範圍和給付標準,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超出部分,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按規定不予支付。

  第三,對符合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範圍的醫療費用,要區分是屬於統籌基金支付範圍還是屬於個人帳戶支付範圍。屬於統籌基金支付範圍的醫療費用,超過起付標準以上的由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最高支付到“封頂線”為止。個人也要負擔部分醫療費用,“封頂額”以上費用則全部由個人支付或通過參加補充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等途徑解決。起付標準以下醫療費用由個人帳戶解決或由個人自付,個人帳戶有結餘的,也可以支付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內應由個人支付的部分醫療費用。

  醫保簡介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針對衛生部部長陳竺提出的將戒菸藥納入醫保一事,2012年4月,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支援。

  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2016年12月20日,人社部召開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視訊會,並與北京等22個申請首批啟動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省份簽訂了工作責任書,標誌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正式轉入落實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