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戶口怎樣交社保

  社保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重要一個組成部分,而對於農村戶口的人們來說要怎樣交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農村戶口交社保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農村戶口交社保的方法

  1、到社保機構個人繳費視窗領取並填寫《某某市社會保險個人繳費申報表》和《委託銀行代收社會保險費合同書》;

  2、持《委託銀行代收社會保險費合同書》到開戶銀行加蓋公章;

  3、持參保需提供的資料、《某某市社會保險個人繳費申報表》和《委託銀行代收社會保險費合同書》到戶籍所在區的社保機構個人繳費視窗辦理參保手續;

  4、需辦理《某某市勞動保障卡》的,必須本人前來辦理,並提供身份證影印件***驗原件***以及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相館的數碼照回執。

  農村戶口交社保

  1.個人繳費。

  ***1***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本標準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由參保人自行選擇其中一個檔次繳費。各地級以上市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可根據本地實際增設繳費檔次。

  ***2***參保人原則上應按月繳費,也可以按季度或按年繳費,但一個自然年度內只能選擇同一種繳費方式和繳費標準。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年滿45週歲的參保人,可躉繳若干年的養老保險費,但最長不超過15年。

  2.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對所屬成員參保給予補助,補助數額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研究決定。

  3.政府補貼。

  ***1***各級財政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所需資金,珠江三角洲地區由市縣財政負擔,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含江門的恩平市、開平市和臺山市,其中省財政對開平市和臺山市按省財政對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補助標準的70%給予補助,下同***由省、市、縣***市、區***三級財政負擔,其中省財政負擔部分按各級財政對參保人繳費補助最低標準***每人每年30元***的1/3安排,其餘部分由市、縣***市、區***財政各負擔一半。

  ***2***各級財政共同出資建立基礎養老金。根據國發〔2009〕32號文規定,中央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每人每月55元***的50%對我省給予補助***即補助每人每月27?5元***。其餘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區由市縣財政負擔;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由省財政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的25%給予補助***即補助每人每月13?75元***,中央和省補助以外部分,由市、縣***市、區***財政各負擔一半。

  社會保險費的徵集方式

  1.比例保險費制

  這種方式是以被保險人的工資收入為準,規定一定的百分率,從而計收保險費。採用比例制,原來社會保險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補償被保險人遭遇風險事故期間所喪失的收入,以維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須參照其平時賴以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為衡量給付的標準,另一方面又作為保費計算的根據。

  以工作為基準的比例保險費制最大的缺陷是社會保險的負擔直接與工資相聯絡,不管是僱主僱員雙方負擔社會保險費還是其中一方負擔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的負擔都表現為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其結果會導致資本排擠勞動,從而引起失業增加。

  2. 均等保險費制

  即不論被保險人或其僱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計收同額的保險費。這一制度的優點是計算簡便,易於普遍實施;而且採用此種方法徵收保險費的國家,在其給付時,一般也採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義。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與高收入者繳納相同的保費,在負擔能力方面明顯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