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地人養老保險有什麼規定

  在北京的外地人,關於養老保險現在是有什麼最新政策嗎?小編為你帶來了“北京外地人養老保險規定”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外地人在北京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留在非戶籍所在地,退休後如何領取養老金也成為繼醫療、子女就學之後最為關注的問題。人保部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養老保險統一資訊平臺年內將實現全覆蓋,養老金異地轉移手續將更加簡化。記者昨日也瞭解到,如果非京籍人群想要在北京領取養老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其中至少累計有10年是在北京繳納。

  據人保部介紹,按照國家人口計生委釋出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當前我國城鎮人口比重超過50%,流動人口規模達到歷史新高。2011年,我國流動人口總量已接近2.3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7%。而流動人口在流入地參加養老保險並在若干年之後辦理退休的願望也十分迫切。曾在外企工作的袁鵬,註定將成為非京籍人群在京辦理退休手續的“標杆兒”。

  去年6月,提供人力資源外包服務的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成功為外地城鎮戶籍的袁鵬辦理了在北京的退休手續,2011年7月起,他每月可以領取3367.99元退休金,這也是首例外地人在北京市朝陽區辦理退休的個例。從1993年1月至1998年3月,袁鵬在異地繳納社保。外地戶籍人員在北京繳納社保是自1998年7月開始,當時依據《北京市企業城鎮勞動者養老保險規定》,袁鵬從當年在京參保,在2011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前一個月提出申請。由於此類申請是北京市的第一例,相關政府部門並沒有辦理經驗和可參照標準,最終借鑑北京市戶籍人員的退休手續,社保部門核准通過了袁鵬的退休手續,從去年7月起他領取到養老金。同時,提供服務的公司還將繼續為袁鵬申請補支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的養老金。

  並不是每個在異地領取養老金的人都如袁鵬一樣幸運。中智外企服務分公司社保服務專家樑超告訴記者,由於各地工資水平以及統籌比例差別很大,各地職工實際繳納的養老金數額差別也很大,退休後所享受的養老金標準也不同。比如參保人從中西部地區轉移到一線城市並辦理退休,意味著他要享受高標準的養老金,這不僅對當地參保人不公平,也會加重流入地政府負擔。

  樑超坦言,按照2010年人保部發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參保人基本養老保險關係不在戶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係所在地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退休可以享受當地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而根據《北京市基本養老保險規定》,外地戶籍參保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如果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其中至少累計有10年在北京繳納,可在北京辦理退休並領取養老金。但由於很多人最初對社保的不重視,造成養老保險斷繳,能滿足異地退休條件的人很少,加之各地勞動行政保障部門和經辦機構對異地推行的積極性不高,目前能在北京辦理退休的外地人“鳳毛麟角”,大多數人仍然要定期回原籍領取養老金。

  北京的養老保險轉移到戶口所在地規定

  按照北京市目前的政策規定:

  1、京外戶口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尚不能在北京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通常在北京停繳後,應當將已經繳納的養老保險中個人帳戶的部分轉移至戶口所在地。

  2、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問題的比較複雜。由於養老保險分個人帳戶和社會統籌基金兩部分,並且社會統籌基金由繳納地管理,所以在地方之間的壁壘尚未打通之前,異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可能會有一定困難。這是社會保險屬地化管理所具有的弊端。也就是說,如果地方和地方之間的社會統籌基金部分可以轉移或者共享,才有可能異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因此,目前只有個人帳戶的部分可以轉移。

  3、假定你在北京繳納養老保險直至到達退休年齡,如果現行政策不變,那就只能將個人帳戶部分轉移至戶口所在地。但即使如此,也會在在一定的麻煩,比如,你在黑龍江並未繳納養老保險,社會統籌基金中沒有你的貢獻,不知道當地是否允許你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4、異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問題,以及辦理退休手續的問題,我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應當會有變化的,但具體的時間和變化的內容還說不太清楚。

北京外地人養老保險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