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新的創業扶持政策

  北京做創業現在有哪些扶持方面的優惠政策?北京創業扶持政策一般是什麼內容呢?小編為你帶來了“北京創業扶持政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北京各區創業扶持政策

  海淀區全方位的創新創業支援

  在海淀,中關村創業大街已聚集了全國最具影響力的30多家新型孵化機構,創新創業活力迸發。

  政策主要聚焦創新創業服務載體、研發創新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融資服務、信用服務五個板塊,對為中小微企業實施租金減讓的服務載體,對其運營主體按照租金減讓總額的50%進行補貼,最高補貼金額200萬元。

  聚焦創業服務對接平臺、科技人員創業、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創業企業市場培育、創新創業交流五個板塊。符合條件的“海英人才”給予最高30萬元***團隊最高50萬元***的獎勵,連續實施三年。

  朝陽區每年劃撥海外人才專項資金

  針對海外人才資源,朝陽區每年安排3000萬元海外人才專項資金,推出引進、服務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鳳凰計劃”。

  計劃提到,從2009年開始,用5—10年時間,在朝陽區CBD、電子城、奧運村等重點功能區和儲備區,聚集一批由科技領軍人才領銜的高科技創業團隊;引進並有重點地支援100名左右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朝陽創新創業以及其他多項扶持政策。

  東城區文化人才示範區+文化創客基金

  東城區正在建設市級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出臺了《關於東城區建設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人才示範區。目前,東城區經認定的行業領軍人才,每人可以獲得1萬元至50萬元不等的獎金獎勵,並在子女入學、就醫等方面享受綠色通道。

  此外,東城區在全市首創設立規模為6000萬的“東城文化創客基金”,基金重點投向東城區內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創辦的初創期企業,明確對單個專案的投資不得超過創客基金註冊資本總額的20%,投資於東城區內企業的資金額度不低於引導基金總額的2倍,創客基金存續期限不超過10年。

  西城區“德勝30條”全方位支援創新創業

  《北京市西城區支援中關村科技園區德勝科技園自主創新若干規定》新增加了重點支援企業自主研發、推進專利和標準創制、加強人才激勵等30多條政策條款。西城區將每年拿出1億元以上財政資金支援企業自主創新,對企業創新創業貸款給予50%貼息補助,對入選“千人計劃”、“海聚工程”和“高聚工程”的企業高階人才分別給予100萬元和50萬元獎勵。

  豐臺區構建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池

  豐臺區正通過構建多渠道、多形式對接創業者、中小微企業和成功企業家、風險投資家、專家學者之間的平臺整合資源,構建豐臺區“科技創新創業資源池”。根據計劃,豐臺區將在2015年完成50個科技創新與轉化專案的扶持工作,促進三項重大科技成果落地;借鑑“車庫咖啡”等新模式,積極打造“創新性孵化器”、“眾創空間”,為創業者提供交流、辦公場所,優化科技企業孵化服務鏈。

  石景山區“石創20條”覆蓋創業全鏈條

  2015年7月,石景山釋出了《“創新創業石景山”啟航工程》,並同步出臺《石景山區關於支援大眾創新創業的暫行辦法》,簡稱“石創20條”。啟航工程將在石景山區構建“多點支撐、特色鮮明”的眾創空間發展格局。石創20條則從為創業企業提供創新型創業服務、鼓勵創業企業多渠道融資、鼓勵創業人才創業、完善相關配套服務、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四個方面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撐。

  大興區引進高層次人才將獲百萬元獎勵

  大興每年設立1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設立專門服務機構為人才提供服務。

  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集中推出三項人才扶持政策,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創新,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創業,支援高層次人才到新區發展,為構築人才高地提供堅實支撐。在人才吸引方面,新政策著重鼓勵用人單位持續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創新創業團隊。對於三年內引進高層次人才10人以上的,給予用人單位100萬元獎勵。

  北京今年將扶持6000人創業

  今年,本市將新增城鎮就業36萬人,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據統計,截止到去年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2.6萬人,促進登記失業人員和農村勞動力就業21.4萬人,幫扶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4.6萬人,幫扶1.1萬人創業,帶動3.1萬人就業,北京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6.9%,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39%,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務。

  昨天召開的2016年北京市就業工作會上透露,2016年,全市城鎮將新增就業36萬人,促進19萬城鄉勞動者就業,幫扶10萬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實現扶持創業6000人,帶動就業2.4萬人,本市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完善城鄉就業失業管理制度,進一步擴大鼓勵單位招用和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政策範圍,合理調整靈活就業政策。

  2016全國各地大學生創業優惠及扶持政策一覽

  北京

  北京市教委與市財政局近日聯合公佈《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河北專案管理辦法》。該辦法自9月1日起施行。將對每個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予最多5萬元獎勵,對遴選出的“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給予每校50萬元的支援。

  “大學生就業創業專案”包括“北京地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專案”、“北京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專案”、“支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實踐專案”。其中,“北京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專案”按照每個高校50萬元標準給予支援,主要用於示範性創業中心建設校的創業教育與指導、創業教師培訓、創業工作場地建設、大學生創業場地建設等;“支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意、創業實踐專案”按照每個創新創意實踐團隊支援額度不超過5萬元、每個創業企業支援額度不超過20萬元的標準補助。

  上海

  上海專門設立了大學生創業“天使基金”。大學生創業貸款最高30萬元,大學生開辦企業可獲5萬至30萬元支援。"天使基金"下設兩種創業資助計劃:"創業雛鷹計劃"、"創業雄鷹計劃"。分別以債權與股權兩種方式,對青年創業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並提供相應的後續支援與服務。

  另:楊浦區對有創新創業意願、並且積極實踐的大學生,在創業的前期,楊浦區將主要以“生活補貼”的方式給予創業者鼓勵。例如在眾創空間、孵化器、科技園區、創業見習基地參加創業實習、見習的上海市應屆、在校大學生,經認定後在實習、見習期間每月給予生活費補貼,補貼標準為當年度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的80%,見習期限為3-6個月;對處於創業初期的大學生,楊浦區主要以獎勵、補貼等方式給予支援。例如高校、科研院所在校老師、學生、專業技術人員等如在眾創空間等各類園區內創新創業,經認定,可給予最高20萬元的專項資金支援;經大學生***青年***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孵化的創業專案或孵化器配投的創業專案,且在楊浦註冊經營的,經稽核,將給予最高5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補貼;在創業中後期,楊浦區將通過人才、住房補貼、扶持獎勵等多種方式,給予創業者儘可能全面的支援。例如在楊浦區登記備案註冊經營的,由35週歲以下的青年大學生創辦的創業組織,可享受創業組織社會保險費補貼,總額度最高10萬元。

  江西

  江西省2016年將實施創業引領計劃,計劃每年引領萬名大學生進行創業。

  據瞭解,為引領大學生為主的青年創新創業,江西去年不斷擴大大學生求職創業補貼物件範圍,並提高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共為2.2萬名2016年度高校畢業生髮放了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2241.3萬元。對入駐創業孵化基地的企業、個人,對3年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等給予補貼,共發放補貼1628萬元。

  另外,江西省將繼續搭建孵化基地創業服務平臺。目前,江西已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孵化園、創業示範街和其他創業平臺208個,入駐創業實體1.7萬個,帶動就業13.1萬人;建立專家和專案平臺,聘請創業導師5000餘名,釋出專案近4000個。

  重慶

  半年以上未就業,有固定戶口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其戶口所在地居委會登記,申請3000至4000元人民幣的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

  重慶渝中區在2016年加大融資擔保力度,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資金保障。放寬融資條件,對有融資需求的優質誠信企業,不需要抵押物,實行市、區、銀行三方聯保機制,提供創業擔保貸款,個體最高可貸款10萬元,企業最高可貸款200萬元,有效緩解大學生創業融資難問題。

  鄭州

  為加大創業扶持力度,2016年後鄭州市小額擔保貸款更名為創業擔保貸款,同時調高對創業者創業貸款的上限額度。

  退役軍人、返鄉創業農民工及持“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的各類人員自主創業,貸款上限額度調高至20萬元,財政貼息;大中專學生自主創業貸款額度上限調高至30萬元,財政給予貼息。

  小微企業方面也加大了創業擔保貸款支援力度。對一年內新招用勞動者,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小微企業,可申請200萬元以內的貸款。對資產、營運、獲利、償債綜合能力優秀的企業,額度可放寬至400萬元。

  太原

  太原市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想自主創業的,可申請大學生個人創業貸款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

  福建——根據當地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政策,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其他形式小額貸款貼息政策,貼息貸款額度最高5萬元,由財政按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給予全額貼息。

  青島——青島撥款1000萬元,設立“青島市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資金”,扶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可申請大學生創業貸款,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5萬元。對從事微利專案的,由同級財政據實全額貼息;兩人及以上團隊創業的可放寬到20萬元。

北京創業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