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職場中更有自信

  1. 一旦被錄用了之後,讓自己不那麼容易被代替。

  作為一條一般法則,公司不關心你想要、需要或者期望什麼樣的報酬。他們會根據需要花費多少成本才能替換你給你定報酬。因此,你的目標就是一經錄用,就要讓你自己變得不容易被替代。下面三種方法能夠做到這一點:

  1. 成為理解業務中某個重要部分的唯一一個人。

  2. 成為一個願意並且能夠做幾乎任何事的實用型“選手”。

  3. 和同事以及客戶有太多的個人聯絡,你的離開會導致企業收入的降低。

  為了讓你自己變得不可或缺,要做到上面的兩項。我本來要說應該三項都做到,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不過我還是認識有一些人做到了。***

  在這裡可能應該強調的是,以低價***或者更糟糕的情況,免費***工作的方法不會讓你變得更難被取代。這種做法讓你的貢獻看起來價值很低,因此讓你看上去更容易被取代。

  提示:無報酬實習是嬰兒潮一代的發明;在他們之前,實習生通常都會得到薪水。

  2. 讓一切都圍繞著他們。

  工作不是上學,在學校裡你學到事實並且參加考試。工作的一切都是圍繞著你能夠為公司或者更具體的說是為它的嬰兒潮一代的高管和投資人提供的財務價值。

  換句話說,當你試圖去給某個“我一代”***也就是嬰兒潮一代***留下印象的時候,你必須要讓一切都是圍繞著他們而不是你的。

  因此,當你在尋找工作或者參加面試的時候,將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按照你對於當時服務的機構的價值進行描述。

  在最近的《紐約時報》中,谷歌的招聘經理給出了寫簡歷的建議:“我通過做Z,完成了X,參與了Y。”就像這樣:

  錯誤的寫法:

  • 曾擔任學生商務委員會主席。

  • 編寫了一個學生入學程式。

  正確的寫法:

  • 因為根據本地企業主的經驗編寫了企業家的創業指南,所以被選為學生商務委員會主席。

  • 為管理部門服務了數百小時,建立了一個程式,讓學生可以在移動裝置上檢視他們的註冊狀態。

  3. 找一個好的導師。

  要想實現上述的策略,找一個導師會非常有幫助。對方不一定必須是嬰兒潮一代,但是如果你是在一家嬰兒潮一代風格的公司裡工作的話,他們是天然的候選人。下面是一些選擇的指標:

  如果你的僱主有正式的導師計劃,忽略它。被分配的輔導關係就像是包辦婚姻;出現化學反應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找到一個好的導師就是要詢問某個知識淵博的人的意見,以及找到誰願意給你這樣的意見。

  這也有助於理解為什麼一般人,特別是嬰兒潮一代,會覺得有必要指導的原因。這基本上是因為:1***他們想要證明自己的經驗值得教給別人,而且2***他們想要有人保護他們。

  換句話說,指導是關於他們的。而不是你。***你看到這裡的模式了嗎?***

  想要一個關於指導和被指導的速成教程?租《在雲端》、《忠奸人》和《穿普拉達的女魔頭》來看看吧,在網上看流媒體視訊也可以。

  4. 理解你的老闆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一開始就不要指望公司付給你工資只是要你完成你的工作。事情從來都不是這樣的。

  老闆的期望不止於此。他們期望你信守對他們的承諾,讓他們瞭解情況,但是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更成功並且看起來更好。當然,老闆們一向如此,但是這種說法對於嬰兒潮一代的老闆格外準確。

  作為一條通用規則,聰明的老闆——無論是哪一代的老闆——會給予回報,並且把幫助自己的員工變得更成功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愚蠢的老闆則不然,即使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也是如此。

  如果你發現你自己在為一個愚蠢的老闆工作,那麼另找一份老闆懂得回報的工作吧。同時,繼續讓你自己的老闆看起來更好,因為你目前的工作還有賴於此。

  5. 你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並且留出選擇餘地。

  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商業世界必須發展變化,適應即將到來的千禧一代。

  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說還為時尚早,只是它一定會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不一樣了。工作世界是否能夠比我們現在的世界變得更好取決於你們,千禧一代。

  同時,不要憤世嫉俗也不要氣餒。如果你讓自己陷入悲觀、消極之中,無論你在哪裡工作,無論你為誰工作,或者和誰一起工作,你都不會感到高興。

  相反,如果你保持了樂觀、積極的態度,你就不僅僅能夠享受你現在工作的環境,等到機會來臨或者你挖掘機會的時候,你也會有更大的機會把握住它們。

  如果要我說保持樂觀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我不得不說是感恩。心存感激並不是意味著對於需要忍氣吞聲、待遇很差的工作感到感激。

  但是,心存感激確實意味著要對於你目前工作環境中的積極一面感到感激,這也包括挑戰,相信我,挑戰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