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貸免扶補政策

  大學生做創業貸款是很常見的,創業貸款的流程又是什麼呢?創業貸免扶補政策各是什麼?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業貸款

  需要準備的材料:

  1.《普通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申請審批表》;

  2.畢業證原件及影印件;

  3.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影印件;

  4.報到證;

  5.一寸照片兩張;

  6.本人檔案需移交到人事局畢業辦。

  申請條件:

  ***1***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者年滿十八週歲,具有合法有效身份證明和貸款行所在地合法居住證明,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

  ***2***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者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及相關行業的經營許可證,從事正當的生產經營活動,有穩定的收入和還本付息的能力;

  ***3***大學生創業貸款申請者投資專案已有一定的自有資金;

  ***4***大學生創業貸款用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和銀行信貸政策規定,不允許用於股本權益性投資;

   ***5***在銀行開立結算帳戶,營業收入經過銀行結算。

  大學生創業貸款流程

  第一步:申請。畢業生持各類材料,到市人事局申請。

  2第二步:初審。由市人事局負責小額貸款貸前稽核,對畢業生是否符合貸款條件及貸款申請專案是否屬於小額貸款財政貼息微利專案進行稽核並出具推薦表,同時,對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畢業生進行創業能力評估

  3第三步:複審。由區縣***市***人事局複審,報送到本區縣***市***擔保機構稽核。

  4第四步:擔保。擔保機構對貸款申請人的擔保申請及所提供的反擔保措施進行稽核。

  5第五步:審批。由經辦銀行聯合區縣***市***人事局和擔保機構,共同對貸款專案進行評審,負責對貸款申請進行最後的審定。經審定同意貸款的,由經辦銀行與擔保機構簽訂擔保合同,同時與貸款申請人簽訂貸款合同。

  6第六步:放貸。高校畢業生***含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准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註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範文字工本費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免稅3年。

  大學生創業免息

  一、大學生創業免息貸款申請條件及資料:

  1、身份證明;

  2、在校學生需提供學生證、成績單;

  3、已畢業學生需提供畢業證、學位證;

  4、常用存摺或銀行卡過去6個月對賬清單;

  5、其他資信證明:獎學金證明、班幹部證明、社團活動證明,各種榮譽證明/回報社會證書如獻血、義務支教等;

  6、檢視該學生是否有什麼不良前科;

  7、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生;

  8、畢業後6個月以上未就業,並在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了失業登記。

  ***2***具備以上條件的方能向銀行申請,申請時需要提供的資料主要包括:

  婚姻狀況證明、個人或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等還款能力證明檔案;貸款用途中的相關協議、合同;擔保材料,涉及抵押品或質押品的權屬憑證和清單,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質***押物估價報告。除了書面材料以外就是要有抵押物。抵押方式較多,可以是動產、不動產抵押,定期存單質押、有價證券質押、流通性較強的動產質押,符合要求的擔保人擔保。發放額度就根據具體擔保方式決定。

  二、具體步驟流程如下:

  1、高校畢業生申請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時,應當向登記機關出具普通高等學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個人身份證,以及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主管部門簽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或者《全國畢業研究生就業報到證》***以下簡稱《報到證》***;

  2、登記機關核實無誤後,依法辦理登記註冊手續,並在《報到證》上註明登記註冊時間、加蓋登記機關印章後退回本人,在《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經營者姓名後註明"高校畢業生";

  3、高校畢業生憑《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免繳上述有關收費。

  大學生創業扶持

  教育部支援

  上午10時,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將通過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進行微訪談,圍繞“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一主題回答網友的問題。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稱,近幾年,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700萬左右,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已採取多種措施支援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教育部門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二是加強就業指導,鼓勵到基層就業;三是完善就業服務,提供就業資訊,宣傳就業政策。

  主要計劃

  “大學要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專業設定和招生人數,就業不好的專業經過考察該淘汰的就應被淘汰,這樣才能保證培養的人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全國政協委員、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劉吉臻委員認為,要增強學生的就業,學校的培養方式至關重要。學校應通過抓學風、抓就業和抓獎助,推動學校辦出水平和特色,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需求、更具競爭力。

  “另外,大學要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不是簡單地教了知識就夠了。”劉吉臻說,“大學應成為大學生成長的地方,四年過去後,他應該被培養成一個可以應對挑戰的人。”

  創新必須從學校抓起

  檀潤華委員是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他認為要解決就業問題,學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多企業邀請我們為他們培養掌握創新方法的創新工程師,可以說現在我們的企業缺乏創新能力,關鍵是缺乏創新人才。”檀潤華委員對本報記者這樣說,他認為高校應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培養模式,與企業和社會需求積極對接。

  既然企業有需要,為何學校不能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檀潤華認為,“我建議高校將學科設定、畢業設計等環節加入實踐因素,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鼓勵創業才是雙贏

  “我認為國家應把用在就業問題上的錢拿來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小微企業做好了,即鼓勵了創業,又解決了就業,這才是雙贏。”全國政協委員、大連市工商聯合會主席馬世俠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

  談到大學生創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優化大學生創業環境。“我們的創業率不高,且高素質生源創業意願不強。”吳江說,“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率分別只有1.2%、1.5%、1.6%,而歐美這一比例在20%至30%左右。”吳江委員還向本報記者介紹了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知曉率和受益率不高、創業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的問題。

  吳江認為,要想鼓勵大學生創業首先要把握需求,提高大學生創業政策迴應性。不僅要將促進大學生創業提升到國家發展高度,還要調整政策關注點,擴大政策受益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普惠性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體系;同時要建立政策需求調查機制,根據政策需求,以大學生創業者認為比較重要同時又亟待優化的政策為突破口,加強政策創新。

  其次要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全方位的大學生創業服務。一要加強宣傳,提高政策普及率。二要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作用。逐步建立並完善創業資訊釋出服務機制,依託資訊化平臺,及時釋出創業政策、創業專案、創業動態、創業成功案例與經驗、創業服務資源等方面的資訊;三要培育大學生創業中介服務市場。鼓勵有關市場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資訊諮詢、創業培訓與指導活動,提供融資、工商註冊、稅務登記、人力資源、法律、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報關等各類代理服務。

  最後,吳江建議相關部門要優化工作體制機制,提高大學生創業工作質量與效率。一方面強化巨集觀管理,將大學生創業工作績效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範圍。另一方面加大扶持投入。通過強化政策性間接投入,建立並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投入補償機制,調動各類主體對大學生投入的積極性。

  大學生創業補貼

  深自主創業可獲八大補貼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委員會通過最新一期《市政府公報》釋出《深圳市自主創業補貼辦法》***下稱《辦法》***,決定對自主創業人員給予貸款、場租、社保、稅費、創業、創造就業崗位獎勵方面補貼。

  2009年8月1日正式執行《深圳市自主創業補貼辦法》,因此要求享受有關補貼的創業實體必須是2009年8月1日後領取營業證照並在我市履行納稅義務的實體。具體的補貼範圍是:在我市自主創業或帶動就業的本市登記失業人員、農轉居失業人員、歸國留學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隨軍家屬、殘疾人及畢業兩年以內的全日制大中專院校及技校畢業生。

  根據《深圳市自主創業補貼辦法》,補貼內容包括六項:

  一. 小額擔保貸款貼息,具體按《關於進一步改進我市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就業的通知》***深人社規〔2009〕2號***的有關規定執行。

  二. 場租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在經市或區就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認定的創業示範基地或孵化園區內,領取營業證照並持續正常經營的,給予連續三年的場租補貼,每戶每月場租補貼最高限額分別為:第一年1000元,第二年800元,第三年600元,月實際租金低於月場租補貼限額的,按實際租金給予補貼。

  三. 社會保險補貼。包括三種情況:1.本市登記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救濟金期間創業的,憑營業執照到失業保險機構申請一次性支付餘下期限應當領取的失業救濟金;2.自主創業人員實現自主創業並持續正常經營的,其本人已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市勞動保障部門公佈的當年企業最低繳交社會保險費標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其個人應繳交的社會保險費仍由其本人承擔;3.對因創業失敗處於失業狀態且辦理了失業登記的本市居民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個人自願繳交社會保險費的,按同等標準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四. 稅費補貼。自主創業人員創辦註冊資金在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的小型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包括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合夥經營***的,根據其帶動本市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和納稅情況,按每帶動一名失業人員就業給予每年1000元標準的稅費補貼,每戶每年補貼最高限額為8000元,年實際納稅額***不包括實際減免稅額***低於補貼金額的,按實際納稅額給予補貼。

  五. 首次創業補貼。自主創業人員首次創業,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或其他經營資質***以下統稱營業證照***,且正常納稅經營1年以上的,給予每戶4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六. 創造就業崗位獎勵。自主創業人員創辦的創業實體每創造一個就業崗位並與本市登記失業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對於履行勞動合同3個月以上併為上崗員工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的,按每個崗位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七、二次貸款補貼50%

  八. 自主創業人員創業失敗的,社會保險補貼1年。

  自主創業人員申請補貼由創業實體營業證照註冊地或經營場所所在地的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負責資料受理和初審,市或區就業服務機構負責有關申報資料終審。《辦法》對補貼期限也作了規定:首次創業補貼和創造就業崗位獎勵屬一次性補貼;場租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稅費補貼最長期限不超過3年;自主創業人員創業失敗的,社會保險補貼最長期限不超過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