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扶持大學生創業政策

  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在2013年的政協會議上,大學生就業仍然是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特別約訪了來自不同領域的委員,從不同角度為解決就業問題建言獻策。有朋友問:在是什麼?今天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貸款額度: 大學生自主創業可獲創業貸款5萬。鼓勵企業吸吶高校畢業生就業,企業招用大學生,可按規定享受相應就業扶持政策。勞動密集型小企業招用登記失業高校畢業生達到規定比例的,可享受最高為200萬的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可按規定在今年內給予6個月以內的社會保險補貼或崗位補貼,困難企業開展在崗培訓的,可給予資金補助。

  享受政府貼息: 湖北省大力支援大學生創業,在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登記失業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若資金不夠,可給予不超過5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自願到該省享受西部大開發優惠政策地區及縣級以下基層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從事微利專案並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貸款利息由財政補貼50%。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大學生到定點培訓機構參加創業培訓的,按每人12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培訓補貼。對屬於就業援助物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並領取工商營業執照後,按每人2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

  降低註冊資金: 對共同出資開辦註冊資本數額在10萬元以下的科技型、環保節能型有限責任公司,首期出資額達到1萬元就可登記。

  據介紹,該省將重點開發一批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專案,實行創業培訓、開業指導等“一條龍”服務,該省還將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給予大學生創業提供資金扶持。

  就業援助: 湖北省要求各部門協作進一步完善就業失業登記制度,對困難學生進行就業援助。對失業學生,各地要將他們納入當地失業人員扶持政策體系。對各類職業中介機構免費為登記失業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並實現就業的,按每人150元的標準給予職業介紹補貼。對失業大學生到定點培訓機構參加職業培訓,經鑑定達到初級職業技能水平的,按每人400元至800元的標準給予職業培訓補貼。

  見習計劃: 湖北省實施大學生“見習計劃”,凡未就業的大學生都可加“見習計劃”,這主要是通過組織大中專畢業生參加就業前訓練,實現就業訓練與見習的有機結合,達到促進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的目的。對於接納大學生見習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社會組織,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予以支援,到以上單位見習的高校畢業生,由以上單位每月發給不低於500元的生活補貼。我省要求各地建立一批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從今年起,每年安排5萬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參加見習。

  政策亮點:

  針對不同區情,各區公佈了扶植大學生創業的特色政策:如科教大區洪山區,每年設立不少於1000萬元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發展專項資金,以及不低於1000萬元的天使投資基金、創業種子基金;東湖高新區除設立5000萬元創業專項資金外,每月還組織兩次科技金融對接會;青山區除專項資金外,還拿出5000套公租房保障大學生創業;江岸區對大學生專利創業,最長可減免4年房租。

  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的楊曉鋒,創辦校導網,專門為大學生社團打造與企業連線的橋樑,幫大學生社團提供展示、活動贊助等服務。憑著這項創業專案,他多次獲得各級創業資金的扶持,也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解除了後顧之憂。

  自去年7月“青桐計劃”啟動至今,武漢全市各區已建成大學生創業專區26個,面積近4萬平方米。目前新入駐孵化器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團隊已有400多個,人數近1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