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創業有什麼優惠政策

  在創業前就要了解當前的優惠政策,個人創業有什麼政策呢?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優惠政策:

  1、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要為自主創業的各大高校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在貸款過程中,簡化程式,提供開戶和結算便利,貸款額度在5萬元左右。

  2、貸款期限最長為兩年,到期後確定需要延長貸款期限的,可以申請延期一次。

  3、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利率確定,擔保最高限額為擔保基金的5倍,擔保期限與貸款期限相同。大學生創業貸款辦理方法如下: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自主創業,需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當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註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可以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的資金不得低於註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得低於3萬元***,1年內實際繳納註冊資本如追加至50%以上,餘款可以在3年內分期到位。如有創業大學生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信譽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加大發放信用貸款,並可以享受優惠的低利率。

  稅收優惠政策:

  國家在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中對於稅收方面作出了以下規定:

  1、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當地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稅務登記證工本費***即:免稅***。

  2、新成立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國家*的行業除外***,當年安置待業人員***含已辦理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下同***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相關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免納所得稅3年。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佔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相關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半繳納所得稅2年。

  除此之外,具體不同的行業還有不同的稅務優惠:1、大學畢業生創業新辦諮詢業、資訊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提交申請經稅務部門批准後,可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2、大學畢業生創業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提交申請經稅務部門批准後,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3、大學畢業生創業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提交申請經稅務部門批准後,可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

  大學生創業貸款條件

  貸款申請條件

  1、大學專科以上畢業生;

  2、畢業後6個月以上未就業,並在當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了失業登記;

  3、在申請此類貸款時,有三點比較重要:第一,貸款申請者必須有固定的住所或營業場所。第二,營業執照及經營許可證,穩定的收入和還本付息的能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業者所投資專案已有一定的自有資金。

  具備以上條件的方能向銀行申請,申請時需要提供的資料主要包括:婚姻狀況證明、個人或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等還款能力證明檔案;貸款用途中的相關協議、合同;擔保材料,涉及抵押品或質押品的權屬憑證和清單,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質***押物估價報告。

  除了書面材料以外就是要有抵押物。抵押方式較多,可以是動產、不動產抵押,定期存單質押、有價證券質押、流通性較強的動產質押,符合要求的擔保人擔保。發放額度就根據具體擔保方式決定。

  貸款期限和金額要求

  國家為大學畢業生提供的小額創業貸款是政府貼息貸款,其期限為1~2年,2年之後不再享受財政貼息。創業貸款金額要求一般:最高不超過借款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流動資金、購置***安裝或修理***小型裝置***機具***以及特許連鎖經營所需資金總額的70%;期限一般為2年,最長不超過3年,其中生產經營性流動資金貸款期限最長為1年;個人創業貸款執行中國人民銀行頒佈的期限貸款利率,可在規定的幅度範圍內上下浮動。

  貸款償還方式

  1、貸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內的個人創業貸款,實行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隨本清;2、貸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個人創業貸款,貸款本息償還方式可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法或等額本金還款法,也可按雙方商定的其他方式償還。具體優待政策可以諮詢瞭解當地政府。

  大學生創業貸款流程

  大學生創業貸款流程分為三部分:質押,抵押,擔保。

  貸款申請資料

  申請時需要提供的資料主要包括:婚姻狀況證明、個人或者家庭收入及財產狀況等還款能力證明檔案,貸款用途中的相關協議、合同,擔保資料,涉及抵押品或質抵押品的權屬憑證和清單,銀行認可的評估部門出具的抵***質***押物估價報告。定期存單質押、有價證劵質押、流通性較強的動產質押,符合要求的擔保人擔保。發放額度就是根據具體的擔保方式決定。

  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

  大學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達到了699萬,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形勢相當嚴峻。不過,“就業難”引發了“創業熱”,如今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那麼國家在大學生創業方面都有哪些政策支援呢?

  一、企業註冊登記方面

  1、程式更簡化

  凡高校畢業生***畢業後兩年內,下同***申請從事個體經營或申辦私營企業的,可通過各級工商部門註冊大廳“綠色通道”優先登記註冊。其經營範圍除國家明令禁止的行業和商品外,一律放開核准經營。對限制性、專項性經營專案,允許其邊申請邊補辦專項審批手續。對在科技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特區申請設立個私企業的,特事特辦,除了涉及必須前置審批的專案外,試行“承諾登記制”.申請人提交登記申請書、驗資報告等主要登記材料,可先予頒發營業執照,讓其在3個月內按規定補齊相關材料。凡申請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以高校畢業生的人力資本、智力成果、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作為投資的,允許抵充40%的註冊資本。

  2、減免各類費用

  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工商部門自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收其個體工商戶登記費***包括註冊登記、變更登記、補照費***、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各種證書費。對參加個私協會的,免收其1年會員費。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申請的名稱可以“高新技術”、“新技術”、“高科技”作為行業予以核准。高校畢業生從事社群服務等活動的,經居委會報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備案後,1年內免予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免收各項工商管理費用。

  提醒:據工商局個體處的工作人員介紹,有關政策已經執行,大學畢業生在辦理自主創業的有關手續時,除帶齊規定的材料,提出有關申請外,還要帶上大學畢業生就業推薦表、畢業證書等有關資料。

  二、金融貸款方面

  1、優先貸款支援、適當發放信用貸款

  加大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支援力度,對於能提供有效資產抵***質***押或優質客戶擔保的,金融機構優先給予信貸支援。對高校畢業生創業貸款,可由高校畢業生為借款主體,擔保方可由其家庭或直系親屬家庭成員的穩定收入或有效資產提供相應的聯合擔保。對於資信良好、還款有保障的,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適當發放信用貸款。

  2、簡化貸款手續

  通過簡化貸款手續,合理確定授信貸款額度,一定期限內週轉使用。

  3、利率優惠

  對創業貸款給予一定的優惠利率扶持,視貸款風險度不同,在法定貸款利率基礎上可適當下浮或少上浮。

  提醒:中行、農行、建行、民生銀行、中信實業銀行等銀行相關人士均表示,該行沒有開辦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這項業務,這種尷尬情況主要緣於此類貸款的高風險。中信實業銀行辦公室有關人士表示,銀行在追求資金收益性、流動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其安全性。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貸款相對其他貸款,風險高。大學生剛畢業,缺少社會工作經驗,又沒有合適的抵押物或擔保,銀行一般不會輕易貸款。另一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即使大學生手頭上有合適的專案,但這也只是個別現象。作為企業,銀行發放這樣貸款投入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

  事實上,大學生創業貸款難就難在無法提供有效資產作抵押或質押。已有多家銀行開辦了針對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或有效居留身份,年滿18週歲自然人的個人創業貸款。此類創業貸款要求個人採用存單質押貸款,或者房產抵押貸款以及擔保貸款。

  三、稅收繳納方面

  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稅務登記證工本費。新辦的城鎮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當年安置待業人員***含已辦理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下同***超過企業從業人員總數60%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免納所得稅3年。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免稅期滿後,當年新安置待業人員佔企業原從業人員總數30%以上的,經主管稅務機關批准,可減半繳納所得稅2年。

  四、企業運營方面

  1、員工聘請和培訓享受減免費優惠

  對大學畢業生自主創辦的企業,自工商部門批准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可在政府人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的網站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資訊,免費釋出招聘廣告等;參加政府人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舉辦的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給予適當減免交費;政府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創辦企業的畢業生、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2、人事檔案管理免2年費用

  對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其保管人事檔案***包括代辦社保、職稱、檔案工資等有關手續***兩年。

  3、社會保險參保有單獨渠道

  高校畢業生從事自主創業的,可在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設立的個人繳費視窗辦理社會保險參保手續。

  創業政策需進一步加強

  在第19次文津圓桌論壇接近尾聲的時候,出現了有意思的一幕:中國康復技術轉化及發展促進會祕書長及主要發起人顏薇將一份報告遞交到發改委就業司司長蒲宇飛手裡。

  像許多創業者一樣,顏薇最關注的仍然是國家的創業政策。她說,創業不只是年輕人的事兒,也是很多40歲、50歲人員再就業的機會。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垂直領域可以產生很多新的職位和崗位。比如對中國居家養老人群的家居環境改造的專業設計師和輔具規劃師、適老輔具的研發、生產和應用、居家養老家政人員的培訓等,這些新的職業和崗位恰好可以解決這部分人群的創業和就業需求。”她建議,發改委就業司扶持行業協會或者社團組織,對他們各自領域的創業機會進行挖掘、調研、示範、培訓以及相關體系的建設。

  不只是創業者,政府的官員與學者同樣關注著創業政策怎麼樣才能更好地發力?政府在創業中應該起到的作用是什麼?

  近日在以“雙創政策與創新創業熱潮”為主題的第19次文津圓桌論壇上,不少從事創業研究的專家學者表示,現在創業政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但新的創業政策與過去的政策時常會有矛盾之處。

  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創業管理中心主任張玉利注意到一個現象,“各級和各地政府非常重視雙創,但是政策和措施有些簡單劃一。如對高校,有的省市要求高校在2017年前必須建起創業學院,有的省市全力推動眾創空間建設,眾創空間又重空間,每個眾創空間都有咖啡。我走訪了一些眾創空間,特別想找到沒有咖啡的眾創空間,可惜沒發現。什麼原因造成的簡單化?”

  在他看來,這和目前一些檔案過於具體有關。去年5月4日《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釋出。天津市教委的朋友告訴張玉利,通常中央檔案到地方要制定實施方案,但是對這個檔案,他們不可能寫出實施方案。因為方案已經非常具體了,包括各個學校要開創業課,納入學分,甚至要求教務處牽頭組織資源。“我的直接感受是大眾創業應該簡政放權,把創業和經濟新引擎甚至民生聯絡起來。”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頂層創新有餘,基層創新不足。”張玉利說,在實施層面,政府把自己定位為創業的幫扶者沒有錯,但是沒有融入到創業創新系統當中。支援雙創反映在給錢、給地、給辦公空間、給宿舍、給戶口。但只是這樣還不夠。政策要進一步加強針對性。

  “政府不僅要創造條件建設眾創空間,還應該在建設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方面發揮作用。比如,天津開發區從引進外資開始就提出有了梧桐樹就會有金鳳凰,現在可能不夠了,需要有花園;有花園也不一定夠,還要有生態系統。”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對雙創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不少意見。

  “第一,大政方針在前,具體落實經常跑偏。有些雙創推廣方式比較機械,給你房子、給你錢、給你地。對這種簡單做法,政府需要重新審視,因為這是要花社會成本的。”

  第二,政府服務遲緩。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觀念不到位,就是雖然在做,但是對“雙創”還是有疑慮。二是簡政放權不到位,還不太知道哪些事情應該交給市場。三是政策對接不到位問題嚴重,比如市和市之間、省和省之間的政策對接。這給創業者造成很大困擾,因為政策非常多,政策之間又沒有一致性和銜接性,會讓人無所適從。“政策很多,有沒有用以及能不能用?如果公共服務跟不上公共發展的腳步就會很危險,而且會有新一輪滋生腐敗的事情產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馬名傑則認為,近年來,商事制度改革、簡政放權、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舉措進一步降低了創新創業的門檻和成本,調動了企業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全社會已經開始收穫改革紅利。但其間也有一些問題,比如政府轉變職能不到位。“政府職能轉變涉及科技研發、市場準入、產業發展等方方面面。每條政策和每項條款都反映出政府職能是否真的轉變。”他說,一些地方政府還是習慣於用上專案、砸錢、選贏家等低效方式支援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繼而引發了新的泡沫,積累了新的經濟風險。如何把政府職能轉變真正落到實處,是當前改革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