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培優補差工作總結

  如何培優補差,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當前語文教學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本學期以來,我注重培優補差工作,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明確了培優補差的目標,制定了培優補差措施。一學期以來,我在“培優補差”工作過程中,能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補差”的內容,使學生都能較好的得到發展。

  一、基本情況

  我們六年級強化一班共有學生42人,其中女生18人,在我的零起點上的平均分是38.6分。

  1、學困生有10人,平均分在20-30分左右。他們分別是:王遠情、易佳豔、蔣洪才、張該洪、袁高春、李平宗、陳正偉、何高勇、何運超、王安崇。其中王遠情、何高勇、蔣洪才、王安崇、陳正偉這5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都較差,其他5名同學在習慣上相對較好一些。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家庭教育幾乎為零,底子薄,基礎差。

  2、中等生有28人,平均分在40-50分左右。大部分同學的學習習慣都很好,自覺性也很強,就是記性好忘性快,知識點積累遠遠不足,從而導致學習浮動性很大。

  3、優等生4人:平均分在85-95分左右。他們是易佳夢、李龍豔、王昌芬、高飛。其中高飛的學習習慣不怎麼好,自覺性也不怎麼強,但是形象思維卻先天優越,尤其是語文習作思路很棒,可是數學就略顯不足;而易佳夢、李龍豔、王昌芬3名同學的學習習慣很好,自覺性也比較強,卻偶爾也會出現粗心大意的毛病。

  二、我採取的主要措施

  1、利用所有課餘時間,多備學生,多備教材,多備自己,少抄教案,進行切實有效的課後階梯式輔導,並以輔導交流作為契機,多關愛他們,親和他們,讓他們有足夠強的學習信心。

  2、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的一幫一行動;利用優生潛移默化地去拉動後進生,感染差生。

  3、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的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差生。

  4、對差生從點上下功夫,實施多做多練措施。特別保證每日一記事,每週兩作文,訓練他們學會多說幾句通順的句子;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解題和寫作能力;爭取從習作上多得分。

  5、從整體上進行格式和書寫強化,儘量把卷面印象分全部搶到。

  6、在教學過程中,靈活多樣的方法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鑰匙。語文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就在於主體參與下的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特別是我們強化班,更是要避免死氣沉沉的高壓政策,雖不說一定要減壓,但卻不得不適時地進行變壓,只有活躍起來了,學生也就有學習激情了。

  7、進行一週一測試,並以測試卷為線索,真正做到一試一精講,一試一收穫的知識點上的強化鞏固訓練。

  8、採用激勵機制,對差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9、充分了解差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差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10、重視中等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11、適時進行個別談話或者與家長聯絡,協助解決差生的學習問題。力爭全班平均分能夠突破60分的目標。

  三、配合本學科教學組織的教學活動

  1、進行生字開花和詞語接龍等競賽活動。

  2、近反義詞以及經典對子的積累。

  3、成語諺語收集與積累。

  4、背誦古詩比賽。

  四、我進行的有效嘗試

  1、短期塑形的就以格式訓練、書寫訓練以及說話寫話訓練特別針對後進生為強化訓練目標。

  2、中期塑量的有背誦經典古詩文,積累成語、諺語、和課內外的好詞佳句。

  3、長期塑心的有結合教材內容,實行動手實踐,進行對映教育。例如學習有關感恩教育的內容,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回到家裡,為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從中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小要有感恩之心;另外,我們都知道,我們的教學,不管任何科目任何任何一節課乃至任何一個詞,只要我們善於去發掘,它都有極強的對映性,我們在教學中都可以將它對映到我們的接人待物和對人處世上去,這就是真正的“大語文”教學觀,可能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德育滲透了。

  五、我的工作特色

  用先進創新的教學理念,活潑風趣的教學風格、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嚴謹耐心的教學態度,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帶領他們從語文中去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一學期以來,我雖說對學困生花了很多工夫,但收效不算很大。在往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仍將繼續做好培優助困工作。對優等生,提高他們的的能力,使他們更好地為同學們服務,成為真正的火車頭。對因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心理不健康,學習基礎不好等各種原因而造成的學習困難學生,我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指導。多動腦筋,多想辦法,下大力氣把教學工作做得更紮實更有效。

  篇二

  在本學期的“培優補差”工作過程中,我依照計劃,根據實際情況,有步驟、有措施地實施落實“培優轉差”的內容,計劃中要求達到的目標基本能實現。

  通過內化教育,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積極性大大地被調動起來,不管是優等生或是學困生,現已能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不時為別人,而是為自己;學習風氣較以前有明顯的變化,以前是“要我學”,現在是“我要學”。我班學生呂欣茹,劉子闊,石文金,王忠月,伍文傑等成績較差,他們的自信心也較弱。針對這種情況,我通過不斷的加強訓練,幫助他們獲取一個個小成功,他們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本學期末,他們較期中測試進步非常大。另外,通過在班級中對優秀生採取獎勵制度,趙文迪,李響,陳利勝,王楊,任雪瑩,邵麗燕等期中、期末成績優秀者都得到相關的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現將“培優轉差”的工作總結如下:

  1、 要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全面瞭解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必須對其各方面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做好轉化工作的基礎。在教學中通過綜合運用觀察、調查、談話、鼓勵、調動優等生幫助進步等方法,從不同的側面全方位瞭解了後進生。

  2、根據學生成績情況確定需要培優或輔差的學生名單,一般每天利用空餘時間進行輔導。

  3、培優輔差堅持做到“六定”,即定物件、定時間、定任務、定計劃、定內容、定措施、定目標。

  4、輔導差生的時候努力做到“三要”,即要了解後進生,要尊重後進生,要對後進生有信心。

  5、及時瞭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做到與家長及時交流,共同關注學生的進步。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度上不粗暴。

  對後進生的教育可以採取:低起點,小步子,一點點引導,一步步向前,積小勝為大勝,對學生既要看到希望,對學生每一點進步要及時賞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先學後教、人人過關;教學目標清晰,教學容量適度,教學重點突出,教學設計創新,強調學生學習主體性,參與性,課堂教學氛圍的平等性,交際性,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落實當天學習內容的及時複習鞏固,及時獨立完成作業,完成語文背誦內容,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強調對一週知識的系統複習回顧,引導學生自主歸納知識重點和難點,自主解決疑難問題;對當月主要學科所學知識和能力的驗收,強調檢測命題的科學性,考試的嚴肅性和反饋的時效性,注重學生能力的考查,對在四個環節中不能過關的學生要及時採取補救措施,杜絕教學中的盲區和盲點,落實教學的過程管理,有效控制學生學習知識的負積累,確保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儘管我做了很多努力,在培優補差的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有少數學生,基礎還較差,底子還比較薄。我們的培優補差工作還須加倍努力。今後我會繼續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培優補差工作落實的更加完善。

  篇三

  一、指導計劃

  提高優生的自主和自覺學習能力,進一步鞏固並提高中等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後進生取得適當進步,讓差生在教師的輔導和優生的幫助下,逐步提高學習成績,並培養較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語文基本能力。培優計劃要落到實處,發掘並培養一批語文尖子,挖掘他們的潛能,從培養語文能力入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較紮實的基礎和閱讀寫話能力,並能協助老師進行輔差活動,提高整個班級的語文素養和語文成績。

  二、制定目標:

  在這個學期的培優輔差活動中,培優物件能按照計劃提高讀、說、寫的綜合語文能力,並協助老師實施輔差工作,幫助差生取得進步。輔差物件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好,成績有一定的提高。特別是語文考試這一基本的能力。三、定內容:

  培優主要是繼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話能力。介紹或推薦適量課外閱讀,讓優生擴大閱讀面,攝取更多課外知識,多給他們一定的指導,以期在寫作中能靈活運用,提高寫話水平,定時安排一定難度的練習任務要求他們完成,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輔差的內容是教會學生敢於做題,會做題,安排比較基礎的內容讓他們掌握,寫話至少能寫得出,可先佈置他們摘抄,仿寫,後獨立完成,保證每個差生有話可說,有文可寫。訓練後進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堂上創造情境,讓後進生嘗試說、敢於說、進而爭取善於說。

  四、培優物件:

  五、輔差物件:

  六、主要措施:

  l.課外輔導,利用課餘時間。

  2.採用一優生帶一差生幫一行動。

  3.請優生介紹學習經驗,後進生加以學習。

  4.課堂上創造機會,用優生學習思維、方法來影響後進生。

  5.對後進生實施多做多練措施。優生適當增加題目難度,並安排課外作品閱讀,不斷提高做題和寫作能力。

  6.採用激勵機制,對後進生的每一點進步都給予肯定,並鼓勵其繼續進取,在優生中樹立榜樣,給機會表現,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成功感。

  7.充分了解後進生現行學習方法,給予正確引導,朝正確方向發展,保證後進生改善目前學習差的狀況,提高學習成績。

  8.重視中等成績學生,保持其成績穩定和提高。

  9.必要時與家長聯絡,協助解決後進生的學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