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創業政策

  想在新加坡做創業,可以嗎?新加坡創業有什麼政策?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新加坡創業準證新政策

  新加坡創業入境準證***EnterPass***是針對有意在新加坡創業的人士的就業準證。

  申請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必須在 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註冊一個私人有限公司;

  申請者至少持有該公司 30%的股權。

  該公司的實繳資本至少為 50,000 新幣。公司銀行賬戶對賬單。

  該公司須為近期註冊成立的新公司,且在申請時註冊不滿 6 個月。

  該公司不得開展非法業務活動。

  創業入境準證也不適用於外籍人士在新加坡開設非創業型企業。例如

  o 咖啡店/小販中心/美食閣

  o 酒吧/***/卡拉 OK 廳

  o 足療中心/按摩中心

  o 針刺療法/傳統中醫/中草藥養生會館

  o 職業中介機構、風水顧問事務所等


 

  新加坡創業公司的福利補貼政策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很多大企業都把東南亞甚至亞太的總部設在這裡。除了有便利的交通,極低的稅率,宜人的自然環境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之外,政府還做了各種各樣的創業政策福利補貼來吸引外來投資。

  新加坡政府為大型公司和中小企業都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補貼和激勵政策來扶持企業發展,尤其是關於研發方面。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如果在新加坡設立研發中心,那麼50%的整體費用由新加坡政府承擔。通過這個措施,GE和寶潔都在新加坡設立了研發中心。另外前一段時間支援物流體系的建立,政府為一家公司補貼了70%的建立物流IT體系的費用,補貼總額超過百萬新幣。

  針對中小企業的補貼也是名目繁多。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主要介紹兩種補貼。

  第一個是新加坡稅務局推出的一項旨在鼓勵提高生產力和提高科技創新力的信用基金***Productivityandinnovationcredit,簡稱PIC***。PIC對於企業的6種商業投資行為***甚至包括買電腦和軟體***有補貼,補貼的有3個方面:400%減免稅務,加60%現金返還,再加上15k新幣***75kRMB***的一次性補貼。減免稅務的意思是說,你每在這6項投資行為中花費10塊錢,政府會在你的稅收中減去40塊錢。稅務減免的上限是每年40萬新幣***對應10萬元投資***。減免稅務的福利主要是針對在新加坡營收較高的公司。而對於創業公司來講,現金返還無疑是更好的一個方面。60%現金返還的意思是說,你每花出10塊錢,政府會為你補貼6塊錢。補貼上限為每年6萬新幣***對應10萬投資***由於科技創業公司在初期由於資金的匱乏,使得這些福利補貼顯得異常重要。如果這些資源運用得當,可以算是一筆大約最多30萬***每年***小額的種子投資了!並且加上一筆無償的7萬5千的現金。

  這6種投資行為包括:

  1.購買或者租賃IT裝置或者軟體

  硬體方面可以覆蓋例如購買膝上型電腦,桌上型電腦,或者伺服器。軟體方面包括雲服務***例如AmazonCloudDrive***,企業ERP軟體或者是客戶關係系統***CRM***軟體。

  2.員工培訓

  員工培訓包括公司內部培訓和外部培訓。內部培訓例如公司副總裁抽出3天時間做一個銷售系列培訓,外部培訓例如銷售,市場,程式設計等。比較好的是培訓地點和公司不限於新加坡,也就是說,新加坡的團隊可以飛到北京接受培訓。

  3.購買或者使用其他公司的專利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比如一家創業公司需要的技術已經被另一家公司註冊專利,這家公司可以購買或者租用另一家公司的相關專利。這個是政府為了智慧財產權保護而做出的努力。

  4.註冊專利或者商標

  如果公司需要註冊專利***例如美國專利***,價格太高,新加坡政府可以負擔60%。也是從另一方面為了鼓勵創新,同時保護智慧財產權而做出的努力。

  5.研發相關費用

  可以包括人員指出或者是裝置支出。

  6.經過DesignSingaporeCouncil批准的設計專案。

  設計專案包括普通商業設計或者是工業設計。

  第二個是新加坡資訊發展局***IDA***為企業***主要是中小科技企業***提供了各種合作專案,對通過稽核的專案提供50%研發補貼***通過稽核的概率是非常大的***。例如在這個季度,如果你的公司如果有社交化分析***SocialAnalytics***的相關應用開發,或者是基於GPS地理資訊的相關應用開發,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會補貼你50%研發的支出。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除了一般性的直接經濟層面對於創業公司在生產開發方面的的補償之外,在很多其他方面也為創業公司有不同的支援,例如商業拓展有高達70%的政府補貼,對於高新技術創業企業來講,在你只是有想法的階段政府就可以一次性投資25萬新幣,並且不佔公司任何股份。

  推薦閱讀:

  陳建勝:粥店開到新加坡,靠的是實幹

  “彙集各地風味名餚,弘揚海南飲食文化”、“實在做人,用心做事”,在海口提到喝粥大家都會想到“海府粥城”,這個紅城湖邊一家“土生土長”的小飯店,已經成為為數不多將分店開到海外的海南本土餐飲企業。日前,“海府粥城”創始人陳建勝接受記者專訪,講述海府粥城的創業故事和在餐飲業遇冷時的“突圍”情景。

  萬事開頭難 艱辛創業路

  陳建勝是土生土長的海口人,1998年,還是一名廚師的他決定出去創業,“那時候剛開始創業,手裡拿著六萬多塊錢,有這方面技術,但對經營管理一竅不通。”所以當第一家淡水魚鍋店開業不到兩天時,陳建勝就遇到問題了,“開第一家店時,看別人做的好,就去把這個模式搬過來。前兩天,買來的東西賣不出去,一下子虧了6000多塊錢,我的心裡想,完了,剛從一個小廚師做一個小老闆,現在又要從這個小老闆打回去,從廚師到將軍,現在又要從將軍到廚師了。”然而遇到的這些困難並沒有讓陳建勝退縮,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找產品,不斷的找市場,經過兩個月的努力,這家剛起步的小店得以生存,也正因為有了這個開端,才得以延續出新海府粥城。

  門店照片

  創業之初,到多地考察,陳建勝發現粥很符合海南當地人的口味,海南炎熱的天氣也適於吃粥。然而一切並沒有陳建勝想象中的順利,在推廣粥時,很多人並不能理解這種全新的粥店經營模式。“經過半年的努力,我們粥店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第一家門店時,門庭若市,非常火爆,98年開始我們就在全省把這個模式推廣,現在全省有十幾家連鎖店。”陳建勝的臉上泛起一絲欣慰。

  在新加坡開分店 國外客人稱讚

  三年前,一位在新加坡生活的海南文昌客人開始關注生意紅火的新海府粥城,經過有意向的接觸、溝通與瞭解,認可了新海府粥城的產品、管理和品牌。去年六月,決定把這個品牌帶到新加坡去。2015年1月9號,新海府粥城第一家海外分店在新加坡開業。

  門店照片

  初到新加坡,主要是把新海府粥城的特色產品帶過去,比如說粥品,燒臘,大煎堆。從開業到現在,許多新加坡的客人對新海府的粥品讚不絕口。就在謀劃在新加坡開設第二家分店時,有馬來西亞的客人找到陳建勝,希望也能將新海府粥城的美味佳餚帶到馬來西亞去。“對於我們這個品牌能走出去,我想說,只要有好的產品,不管到哪裡去,它都會有生命。以後如果有機會,我們會把我們的品牌帶到更多的地方去”。

  堅持文化傳承 打造“四型企業”

  今年海南面臨著酒店餐飲業的“寒冬”,陳建勝告訴記者,在7月份參加了人民網海南視窗主辦的酒店餐飲業突圍會議後,公司做了及時的調整。許多外地來海南旅遊的客人,感覺海南的餐飲業千篇一律,其實海南有很多獨特的食材。未來的新海府粥城會繼續根據海南當地的飲食習慣,挖掘本土美味佳餚,弘揚海南產業文化,堅持走海南特色餐飲,努力做到菜品有特色,文化有特色,一心一意做海南本土餐飲的代表。

  新海府粥城創始人陳建勝

  陳建勝還告訴記者,公司正在打造“松濤人家”這個原生態有機產品的品牌,松濤水庫野生魚和當地野菜相結合,到時海口會有4家到5家門店,全海南會有8家到10家分店。

  在新海府粥城的發展中,陳建勝和他的團隊一直努力打造一個“四型企業”,即家庭型、部隊型、學校型和創新型。讓每一個在這工作的員工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每一個在這工作的員工都有戰鬥力;讓每一個在這工作的員工都學有所成,擁有終生就業的能力。

  夢想總要有 堅持更重要

  “我創業的時候也是二十出頭,明白創業的艱難。我更多想和年輕人談及的一點是,要有堅持的決心。現在許多年輕人眼高手低,想象豐富,沒有用堅持的心去做,任何事情,只有安心做下去才能做好,所以我認為年輕人要把堅持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要有夢想,要敢想,思想觸控不到,手腳永遠觸控不到。最後用一句話,夢想總是要有的,但更要有堅持的力量。”陳建勝說。

 

 

  的人還:

1.2016國家創業政策

2.2016年創業政策

3.創業國家扶持政策

4.最新的國家創業政策

5.2016創新創業政策

6.2016創業政策出臺

7.2016兩會創業政策扶持

8.創業孵化基地政策

9.2016廣西創業扶持政策介紹

10.自主創業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