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優惠政策

  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免費保管個人檔案

  離校未就業、到小微企業和自主創業的高校畢業生,其檔案可由當地省、市、縣一級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

  三、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

  允許高校畢業生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

  四、減免稅收

  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或《就業創業證》***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2016年2016年。

  五、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

  高校畢業生符合自主創業條件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對符合二次扶持條件的,貸款最高限額不超過30萬元。對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創業並經工商管理部門註冊登記的,貸款規模最高不超過50萬元2016年文章2016年出自

  上述小額擔保貸款,可按規定享受相應財政貼息政策。

  六、一次性創業補貼

  畢業2年內的大學生在江西創辦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享受一次性2000元的創業補貼

  七、社保補貼

  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對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已進行就業登記並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按靈活就業人員待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繳費基數按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養老保險補貼12%,醫療保險補貼3%,失業保險補貼1%,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2016年投資創業。

  八、創業培訓補貼

  畢業學年***自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的,可按規定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創業培訓補貼,補貼標準根據培訓工種、技術等級和培訓時間等內容在1000元/人至1600元/人範圍內確定。

  九、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補貼

  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入駐企業、個人在創業孵化基地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三年內按季支付每月不超過實際費用的50%的補貼。

  十、免費創業服務

  有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諮詢、資訊服務、專案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江西省創業優惠政策

  近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青年創業的若干措施》,從平臺搭建、創業主體、財稅扶持、優化服務四個方面,推出11條措施,進一步優化青年創業環境,激發青年創業熱潮。

  在平臺搭建方面,針對青年創業者反映的辦公場地貴、企業招工難等問題,《措施》提出,各級政府清理出來的非辦公類用房可按規定優先用於打造青創空間、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小鎮等青年創業孵化平臺;定期收集、梳理、彙總全省創業支援政策,形成更加統一、集中、明晰的政策清單;依託網站、微信、APP等新媒體,組建“江西青創網”“創業諮詢一點通”等線上政策解讀平臺;依託市級行政服務中心、縣級辦證中心等,集中釋出創業政策,集中辦理創業事項,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體系。

  在創業主體方面,支援大學生創新創業,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累積與轉換制度,高校在校學生休學創業的,允許調整學業程序,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高職3-6年,本科4-7年***;鼓勵青年返鄉創業,將返鄉創業青年納入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培養計劃、現代青年農場主計劃,全面實施大學生返鄉創業行動,每年重點支援1000名大學生返鄉創業;扶持青年“網際網路+”創業,建設特色贛貨網上專業市場,重點培育、整合一批面向全國、覆蓋全產業鏈的行業垂直電商平臺。

  在財稅扶持方面,加大稅收優惠力度,到2017年年底,依法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小微企業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含20萬元***擴大到 30萬元以內***含30萬元***;對月銷售額2萬-3萬元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免徵增值稅、營業稅的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由2015年年底延長至 2017年年底;省級財政每年注入一定資金,充實江西青年創業就業基金,使其每年保持1000萬元的總量,對符合條件的青年創業專案提供免息擔保貸款等資金扶持。

  優化服務方面,利用現有資源發展第三方物流,為青年創業提供運輸、倉儲、配送等“代儲代發代投”服務。對全省青年創業孵化基地 ***園區***內的初創企業,凡通過第三方物流產生的物流費用,由所在地政府給予每年30%的補貼。此外,還將建立江西省青年創業導師志願團,對青年創業者進行分類別、分階段的指導;依託江西青年職業學院、江西創業大學等平臺,建立專門的青年創業培訓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