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的生長過程圖解

  種桑養蠶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古往今來都是農民獲得經濟收入的一個來源。那麼,你知道蠶的生長過程是什麼樣的嗎?下面Sara小編給大家分享了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

  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圖:蠶寶寶的卵***

  剛從卵中孵化出來的蠶寶寶黑黑的像螞蟻,我們稱為“蟻蠶”,身上長滿細毛,約幾天後毛即不明顯了。蠶蟻出殼後約40分鐘即有食慾,這時就要開始餵養過程了。***圖:蠶寶寶孵化***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她便開始脫皮。蠶就眠時不吃不動,表面是睡眠,實際是脫掉舊皮,換上新皮以繼續生長。蠶寶寶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蛻皮4次,每次蛻皮的時候它不吃不動,這時儘量不要干擾它,也不要以為它生病了就把它丟掉。蠶每次眠期大概持續一天時間。***圖:蠶寶寶長大了***

  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她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才開始吐絲結繭。***圖:蠶寶寶吐絲***

  一般25天左右開始結繭。等蠶寶寶背脊亮晶晶,發黃發透,就表示它要吐絲結繭了,這時要提供個交叉的空間好讓蠶寶寶結繭。需要兩天時間才能結成一個完整的繭,並在繭中完成最後一次蛻皮,成為蛹。***圖:蠶寶寶結繭***

  約十天後,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後,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來交尾,交尾後雄即死亡,雌蛾約花一個晚上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後也會慢慢死去。***圖:蠶寶寶破繭而出***

  養蠶技術要點

  一、收蟻

  1 提高一日孵化率,實現一批收蟻。除在催青期調節好發育起點胚子、嚴格執行催青胚標準、見點後黑暗保護使胚子發育齊一外,還要注意領種和補催青工作。蠶種進室後隨即攤種並黑暗保護在溫度24℃、乾溼差1.5~2℃環境中,進室的第二天上半夜開始升溫到25.5℃,第三天早晨感光收蟻。

  2 倒卵面積要適當***33×50釐米***。分佈要均勻,以減少定座、均座的工作量。

  3 精選小蠶用葉。收蟻和1齡第一天用葉選用適熟偏嫩桑葉,促使發育齊一。

  二、飼養小蠶

  1 小蠶片葉立體育。小蠶片葉立體育是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研究成功的一項新技術。它改變了幾千年來平面飼養的習慣,採用片葉穿連成串,垂直擱掛、直立給桑,蠶兒攀緣取食,蠶糞自然落下。據調查,採用該技術可節省桑葉33%,平均張種省葉2.3千克,增產蠶繭1.67千克,省工46.7%,蠶座面積節省75%。

  2 小蠶平面二回育。①用蛇皮布覆蓋,要因時制宜,靈活掌握,1~2齡上蓋下墊。②選用適熟葉,切桑尺寸可偏大,掌握合理的投桑量。③超前擴座,及時除沙。④針對覆蓋易增加蠶座溼度,病原微生物易繁殖的情況,要特別加強防疫衛生工作。

  3 3~4齡採用“漏空透氣育”。該技術是中農院蠶研所等單位共同合作研究成功的一項新技術,它是利用塑料折蔟波狀摺疊、枝孔適度和拉伸自如的特點,鋪成漏空透氣蠶座,輔之以下墊上蓋蛇皮布的防幹措施,達到3~4齡蠶一日給一回的目的。由於葉在蔟上,蠶在蔟中,糞在蔟下,減少了食桑汙染,蠶兒健壯無病。該技術可省工40%,節省蠶座面積50%、節省桑葉20%。小蠶立體育與該方法相配套可以組織1~4齡共育或集中飼養,使80%的蠶農把養蠶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最後一週,實現“五齡一週養蠶”。

  三、飼養大蠶

  將新梢直接斜靠在牆壁或竹篙上養蠶的一種新方法。具體做法是:5齡蠶開葉時攀取新梢,平攤在蠶臺上,等蠶爬上新梢後,將新梢斜靠在竹竿上成45度角,以後每天給桑時依次向上斜放即可。應用此法養蠶每張種只要備足14平方米的養蠶地面,如果養蠶房屋緊張,可在離地一米左右搭一層蠶臺,蠶臺上方40釐米外用竹竿圍成框,竹竿至蠶臺四周用塑料薄膜或編織袋布圍起來,蠶臺底部平攤一層編織袋布。如果房屋寬裕,可直接在地面上飼養,每張種僅需3~6根竹篙和6~9根40~50釐米長的木樁,每日僅需給桑一次***盛食期可視情況酌情補桑***,整個5齡期只需除沙一次,見熟後加網將蠶從新梢條中提出。此法簡單易行。據調查,省工50%,平均張種省工50小時,省葉10%,節約60千克/張,並且可節約大量用具,蠶繭質量優於普通平面育,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四、上蔟省力化

  上蔟省力化的關鍵是熟蠶整齊,控制熟蠶齊一的方法,一是大眠提青分批,5齡開葉時要使蠶全部起身;二是蠶兒見熟時添食蛻皮激素***一支蛻皮激素加水2千克***,使蠶兒老熟一致。大批蠶兒成熟後,在蠶座上薄攤幾片桑葉,然後在葉面上加薄膜網,未熟蠶可在網下繼續吃葉,熟蠶則很快爬上網面。在方格蔟的使用方法上,為了加快熟蠶入孔,減少翻蔟時間,利用熟蠶背光性,在室外樹蔭下預上蔟,可加速入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