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準備有哪些準備

  我們做創業是需要做好準備工作的,那麼這些創業的準備工作是指什麼內容呢?小編為你帶來了“創業準備”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創業前的準備

  1、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創業專案

  人人都可以創業,但是,卻不是人人都可以創業成功的。這其間有著許許多多成功創業的小祕訣,而這些祕訣並非都來自創業成功個案的經驗,很多是從失敗的例子中去反省、領悟而來的。綜合這些經驗談,創業者首先必須做的便是決定要從事哪一種行業,哪一類專案?在你下決定之前,最好先為自己作個小小的測驗,瞭解自己在哪方面較有創意、潛力;哪方面的事業較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並鞭策自己奮往直前等。一旦做好選擇,接下來的許多課題便需要創業者一步步地去執行,才能逐漸地邁向成功之路。

  2、自我充電與堅持學習的心態

  有了完整的創業點子,下一步驟便是儘量讓自己多接觸各種資訊與資源管道;諸如專業協會及團體等組織機構。這些團體、組織不僅可以幫助你評估自己的創業機會與潛力,並可以儘早讓創業計劃到位。

  其它有效的資源:諸如創業者的自傳、創業叢書、商業雜誌等;或是專業的商業組織,如中小企業管理局的計劃書顧問群等,也都可以提供許多的好材料給創業者去腦力激盪。創業者也可主動出擊,把公司資訊告知當地的商業組織、團體等來增加公司曝光率。即使有可能遭受到地區性競爭者的妒忌,你還是可以試著與其它地區的同業交換創業心得、徵詢適時的忠告。有很多成功的創業者都有這種相同的經驗,差別只是解決方法不同而已,所以別太早死心,枉送別人的美意。

  3、慎選品牌或公司名稱

  最佳的品牌或公司名稱是要能夠充分反映你的產品或服務與眾不同的特色及單一性。基本上,品牌或公司名稱與產品之間的關係是成正比的;亦即是要能在消費者或顧客群的心目中產生一種緊密的聯想力。具創意的品牌或公司名稱不僅有助於建立品牌的形象,同時也能打動顧客的購買慾。選擇的品牌或公司名稱時應該具有前瞻性與遠見;所選擇的品牌或公司名稱要能很有彈性地將自己推薦給消費者。最後,別忘了先作註冊公司名稱調查,確定你所選擇的名稱仍然還未被登記或已在公司商標法的保護中。切記,別取一個過於冗長的名稱,消費者不容易記得。

  4、決定公司的合法組織與法律架構

  在開始計劃營運前你必須選擇何種法定組織架構適合你的創業大計。簡而言之,首先你必須決定是要自己創業?還是合夥創業?如果選擇合夥創業,公司的起始資本額要如何分配?合夥創業的模式可以是有限股份公司制或是以一集團公司名稱方式創業。這中間並沒有一套可依循的準則,來分析各種可能狀況以區分孰優孰劣;因此,你必須先了解各種公司組織型態的利弊及運籌方式,再選擇最適合組合模式配合你的創業計劃方式。

  儘管各種公司營運架構有些細微的差異性,但是最需要注意的焦點是一旦公司營運出狀況時,公司內部將由誰負起最後法律上的財務責任?舉例來說,以獨資或合夥人型態創業,公司組織法要求個人自行負擔公司的債務歸屬問題。也就是說,一旦公司因牽連上財物官司而敗訴,則個人名下所屬財產及不動產等都會受到法院的扣押、拍賣以償還債務。無論一開始你選擇哪一種經營模式,都不代表公司的經營體制已經定型不變,還是可以依據公司的發展與未來潛力做適時的變更。

  5、評估一份具體的預算報告

  經營一項有利潤的新事業必須要有充分的流動資金,並且要能與實際經營運作時所需的開銷相平衡,是以草擬一份年度預算表是必要且馬虎不得的。要草擬一份精確的年度預算表並不容易,即使是一位最有預算概念的大師來編列預算表,還是多少會有低估預算,或遺漏些小細節,這些小細節常常是發生在預算表中的雜支及超支專案;另外,有時公司成長太快也會出現這些小麻煩。總之在開始編列預算時必須注意的是公司草創第一年的年度預算應該包括公司首次營運費用及持續營運的每個月開銷。

  不管公司狀況如何,一份理想的預算報告最好在編列預算時,稍微調高所需預算比例,直到公司可以負擔營運成本以及本已低估的獲利能力。最好是聽聽其它同業的意見,並在編列具體的預算評估表時能按照專家建議,把最好和最壞的財務評估案例折衷試算,然後把預算設定於兩者之間。專家則建議去一趟會計事務所將會讓你對公司的開銷、營收及流動資本運作計劃更瞭解。

  6、選對地址,事半功倍

  在決定了自主創業也選好了專案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選址的問題了。選址對於辦公司開店鋪到底有多重要?專家的看法是:不論創立任何企業,地點的選擇都是決定成敗的一大要素,尤其是以門市為主的零售、餐飲等服務業,店面的選擇,更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店鋪未開張,就先決定了成功與否的命運。可以說,好的選址等於成功了一半。

  儘管在選擇經營場地時,各行業的考慮重點不盡相同,但是有兩項因素是絕對不可忽略的。即租金給付的能力和租約的條件。經營場地租金是最固定的營運成本之一,即使休息不營業,都照樣得支出,尤其在房價狂飆後,租金往往是經營者的一大負擔,不能不好好"計較"。有些貨品流通迅速、體積小而又不佔空間的行業,如精品店、高階時裝店、餐廳等,負擔得起高房租,可以設於高租金區;而傢俱店、舊貨店等,因為需要較大的空間,最好設定在低租金區。租約有固定價格及百分比兩種,前者租金固定不變,後者租金較低,但業主分享總收入的百分比,類似以店面來投資作股東。租期可以訂為不同時限,但對於初次創業者來說,最划算的方式是訂一年或兩年租期,以預備是否有更新的選擇。

  7、募集充足的創業資金

  俗話說的好:"用錢創造財富!"在眾多創業失敗的例子中,資金的不足經常是最後讓創業者黯然落下"英雄淚"的主要原因。因此,信心滿滿的創業者別忘了在公司正式營運前,一定得先把資金募集充足;換言之,創業者必須明白公司在草創期的第一年內可能無法賺到一毛錢,創業者因而要有所警悟及萬全的準備,以度過難關。

  創業者在籌措創業資金時,必須是以能支付公司創業第一年內所有的營運開銷為目標。一般而言,除非中了彩票第一特獎外,創業者的最簡單、最方便的募集資金方式便是從每月的薪資袋中節省下來。如果這方式對你而言並不是個好辦法,向外募款的辦法也是最普遍的資金來源。

  創業者募集創業資金的來源相當多,簡單的說,親戚、朋友、銀行、房屋抵押、退休金,甚至是信用卡借貸也能派上用場。但是,創業者必須謹記在心的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總是知道如何善用各種管道去募集充足的資金,來做為創業的堅強後盾,千萬不可只從單一管道取得資金,以免一旦資金吃緊時找不到後路來救急。

  8、完成公司登記及瞭解各種法律相關條文

  就在開始營業之前,你必須去了解所有與商業法規相關條文規定、執照或許可證申請的細節與表格。切記一點,各縣市政府對營利事業單位的規定可能有所差異,因此別忘了詢問在你工作室或辦公室所在縣市區域內,有哪些是該特別注意的法律規範條文。通常,你可以在各地的中小企業協會或商會取得這些資訊;同時,別忘了留意營業執照相關申請規定及辦法。

  9、找到對的人

  創業並其實有的時候就像曲媳婦一樣,娶到一個體貼入微明事理的媳婦,在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時候有她在你身邊會是一種安慰。“其實不得不承認,在國內打仗還是靠強人,靠團隊不適合我們這些創業型公司。很多環節只要你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那就解決問題了。”

  準備成功的創業方案有訣竅

  1.組建一個包括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內的具有綜合性技能的團隊;組建起來的團隊成員每人都能力十足,堪稱創業家,同時又能靈活、協調、有效地工作,這是歷屆勝出團隊的經驗總結。

  2.開發出一種盈利模式,而不僅僅是一項發明。“僅僅說明你的產品或服務的性質還不夠,還要清楚地闡明誰、為什麼、在哪裡、什麼時候、如何這些關鍵問題。技術方面的東西不論如何具體,都不能取代清楚明確的市場營銷方案。”你如何僅擁有一件技術發明,而不設計一種盈利模式,創業計劃書就將變成一份技術說明書了。

  3.從各方面人士那裡獲取忠告,不論他們是同學、教師,還是競爭對手或家庭成員。

  4.分析顧客:他們在尋找什麼?

  5.分析競爭對手:你有什麼他們不及的長處?

  6.展示你有能力獲得一種持續的、有競爭力的優勢,例如你能夠設立市場進入障礙,或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使得對手們無法奪取你的市場。千萬記住弄清楚,哪些人是你的顧客,他們如何能夠從你的產品或服務中得到好處。

  7.寫作的文字要直接、中肯,要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撰寫你的創業方案提要和創業方案全文,要竭盡全力,嚴肅認真對待。

  8.制定創業方案和時間安排時一定要實事求是、有根有據,注意避免好高騖遠、不著邊際。

  9.創業計劃書能吸引潛在投資者的,是你分析出的一大片市場空間,你的業務是潛力巨大、增長快速的業務。你如果能夠知道如何創造一項業務,你將更容易獲得成功。

  九個問題檢驗自己的創業準備

  1. 創業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你對自己要做的這件事感興趣,而不是僅僅對創富感興趣,更不是因為找不到其它合適的工作。

  2. 你對這件事感興趣的程度已經到了夜裡一想起來就興奮得睡不著覺、不去嘗試就渾身難受的地步。

  3. 如果你有房子有車,你願意把它們都抵押出去來做這件事。

  4. 如果你在兩三年後以失敗收場,你確定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和滿足足以抵消創業失敗帶來的煩惱與挫敗感。

  5. 你做這件事比馬路上任何一個其他人有一些特別的優勢。如果什麼優勢都沒有,至少要有先發優勢。

  6. 你做的這件事是一件能夠幫助人們生活得更加美好、愉悅、自由或者健康的事。

  7. 你做的這件事的目標市場要足夠大。做擀麵杖不如做包子,開包子鋪不行得把它開成全球連鎖的肯德包、麥當包或者星巴包。***就是打個比方,千萬別真的盜用人家的品牌和標識,那樣不僅違法而且很低階,永無做大的可能。***

  8. 你不是隻有一份商業計劃書或者一項技術,更不是隻有一個想法或者一個故事。

  9. 你這件事在未來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內不融資也能繼續往前做。

創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