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評價模式有什麼缺陷

  財務評價模式***Financial evaluation model***是根據財務資訊來評價管理者業績的方法,常見的財務評價指標包括淨利潤、投資報酬率、剩餘收益、淨資產收益率、經濟增加值*** EVA***等。那麼?

  財務評價模式缺陷:重視股東財富目標,忽視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

  公司的理財目標應該是所有利益相關者互利共贏的最優平衡點。這些利益相關者除股東、債權人、經營者、員工、政府等有關部門外,還涉及具有關係專用性投資的客戶和供應商。所有利益主體都是企業的風險共擔者,因而也就都具有各自的利益要求權。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遭到損害都不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現行的評價指標體系有許多具體指標都僅僅從股東角度考慮,比如淨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率等等。這不僅沒有體現出其他非股東利益主體的利益要求,甚至有可能誘導公司出現一些短視行為,如盲目提高資產負債率、對員工分配不足、採用非法手段進行稅收籌劃等等。

  財務評價模式缺陷:指標設定與構建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目前已有的財務評價指標在因素相關性和口徑一致性上尚有欠缺。

  因素相關性要求構成比率指標的要素應當具有內在的因果關聯。比如在計算短期償債能力時常用到速動比率。一般認為,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但有一點不容忽視,流動資產涵蓋預付賬款,流動負債又涵蓋預收賬款。如果預付賬款是用來購買存貨或者固定資產的話,那就不應該納入速凍比率的範疇,預收賬款同理。所以,滿足因素相關性要求的速凍比率應該更正如下:速動比率=***流動資產-超過收款期一年或一個營業週期以上的應收賬款-存貨-待處理流動資產淨損失-購買存貨或固定資產的預付賬款***/***流動負債-預收賬款***。

  口徑一致性要求構成比率指標的要素在範圍上或性質上應當口徑一致。比如計算某些有關營運能力指標時,利潤指標應統一用息稅前利潤或主營業務利潤等,力求在口徑上統一。

  財務評價模式缺陷:注重有形資源,忽視無形資源方面的效績評價

  在當今的新經濟環境下,企業價值增值的源泉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財務資本,而是更多地依賴於非財務性因素,如人力資本狀況、商譽、各種專利技術以及企業的組織管理效率等。但在目前的財務評價指標中,不僅沒有獨立地構建無形資源利用效績指標,而且已有的各種以資產為基礎的評價指標中,也很少考慮無形資源的因素。

  財務評價模式缺陷改進思考

  ***1***減少淨利潤基礎指標,強化息稅前利潤***EBIT***在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在可能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以息稅薪前利潤作為計算獲利情況指標的基礎。息稅薪前利潤=淨利潤+所得稅+利息+工薪,它涵蓋了股東、債權人、政府、員工等多個利益主體的利益份額,以此為基礎的財務評價能夠體現企業多方利益相關者價值最大化的目標要求。

  ***2***可以考慮在評價企業收益能力的同時,將經營槓桿係數***DOL***和財務槓桿係數***DFL***納入財務評價指標體系,以便從收益和風險兩個方面評價企業價值。

  其中,DOL=息稅前利潤變動率/銷售量變動率,衡量的是息稅前利潤變動對銷售量變動的敏感度。DOL越大,企業的經營風險也就越大。類似的,DFL=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息稅前利潤變動額,衡量的是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對息稅前利潤變動的敏感度。DFL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這兩個指標能夠從風險的角度補充現有財務評價體系的不足。

  ***3***在指標的科學性方面,主要是應當針對現有指標在計算方面存在的缺陷進行修正,這些指標主要有總資產週轉率、營業利潤率等,修正方法如下:

  最基本的指標應當是將產出類指標與人力資本價值進行比較,計算人力資本週轉率或人力資本貢獻率,公式如下:

  上述左式是從總產出的角度反映企業人力資本的貢獻程度,右式則從扣除非人力資本耗費的淨產出角度反映人力資本貢獻程度。

  之所以採用息稅薪前利潤計算人力資本貢獻率,原因在於:①所有非人力資本轉移價值之外的價值增值均是由人力資本創造或者是由人力資本所決定的;②企業的目標在於實現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企業員工作為利益相關者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利益實現的基本體現就是從企業獲得工薪報酬,這樣只有將工薪納入人力資本的貢獻額,才能全面地反映人力資本對各個利益相關者的貢獻程度。財務評價體系的理論方法由來已久,並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事實證明,合理的財務評價指標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進行經營管理。目前,財務評價體系仍存在許多不足,這需要我們不斷地用實踐檢驗理論,逐漸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