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能力模型

  財務管理能力是指協調、控制企業財務管理迴圈過程,整合完整的財務管理工作體系的能力,包括財務預測能力、財務決策能力、財務計劃能力、財務控制能力和財務分析能力。下面小編給大家姐介紹。

  評價財務管理能力的新思路

  如何評價一個組織的財務管理能力,不管是對審計人員,還是對被審計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所指的組織包括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政府的機構或部門。在此,筆者介紹英國的一種,可作為一種全新的評價工具,供審計人員和被審計組織在評價組織的財務管理能力時使用。

  一、財務管理活動框架

  在實際工作中,具體的財務管理方式因組織而異。因此,該模型的第一步就是正確定義財務管理的關鍵活動,以構成財務管理活動的框架。此框架分為三個部分:***1***財務資訊,即需要組織去收集和儲存、確保它的公正性和及時提供性、可用來支援業務正常執行的財務資訊。***2***財務控制,即需要組織去適當關注或執行的財務事務。***3***財務分析,即需要組織使用系統的方法分析財務和經營資訊,用以支援決策制訂過程的能力。另外,該框架也包括一些對整個管理框架來說是不正規的控制或慣例,但對特定組織的財務管理卻有關鍵性影響的控制或慣例。

  由於財務管理是一個組織的財務管理者在傳達組織程式時所做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財務管理應該扮演以下角色:***1***確認和管理財務風險;***2***能及時獲取相關的、準確的和可靠的資訊,以便決策時理解它潛在的財務含意;***3***提供有關財務和經營報告;***4***防止舞弊、過失、違反財務規章制度及公款丟失等行為的發生;***5***幫助組織管理好財務風險的同時,完成計量核算任務;***6***支援戰略目標和經營決策的制訂。

  二、的具體內容

  使用新的時,應體現四個原則:***1***財務管理是與組織整個有效管理框架的其它組成部門一起工作的,它應該用來支援組織完成它的目標及完成目標所費成本的計算;***2***管理當局應對財務管理能力的建立與保持負責;***3***並不是每一組織都要求同樣的財務管理能力,某一組織的財務管理能力應當與組織的業務性質、複雜性及可能出現的風險相適應;***4***財務管理活動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根據逐步加強財務管理能力的需要建立模型圖,將整個財務管理過程劃分為五個漸近能力階段,每一個能力階段由一系列相關行為組成,某一行為又由許多目標構成,只有這些行為被全部掌握和執行時,才可以認為達到了該階段的財務管理能力。此模型中每一階段的能力標準,就是那些將要評估的決定一個組織是否要達到的能力水平。達到某一特定階段的能力,組織必須符合每一階段上的所有要求。即使我們認為一個組織可能或非常可能達到與某一階段相聯絡的能力,也不能認定它達到這一能力,除非所有的標準都符合。該模型的五個能力階段為:開始、控制、整合、管理、優化。模型圖如下所示:

  ***一***開始***階段1***。在這一階段,一個組織的財務管理特徵表現為:還沒有制定它的關鍵政策、實務或控制框架。由於所需實務的減少,組織目標的完成,經常依靠特殊個人的獨立作用,決定了他所取得的成績具有不確定性。相應地,這個階段具有不同於其它階段的特點:一個組織或一種模式所希望維持的環境是不穩定的。

  ***二***控制***階段2***。該階段組織的重點在於:制定一個控制框架,提供一個穩定的環境,確保控制活動是重複的和持續的。控制框架包括財務、經營和管理控制。當這些基本內控如預想的那樣執行時,他們將會降低風險,產生完整的、準確的財務和經營資料。

  通過適當的會計和經營系統,組織能實施它的基本保管責任和完成它的出具報告義務;有公正的財務和經營資料支援計劃的監督活動,確保有足夠的款項來滿足預等和現金流量的要求;滿足法定報告和內部經營報告的要求。

  在這個階段,組織的財務部門的首要任務是確保財務系統有足夠的控制,能提供準確的、完整的和及時的財務資料,且對非財務部門提供有效的指導。所以,經營管理者要扮演這樣一個角色:達到基本財務管理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在預期結果的基礎上制定有現實意義的財務計劃;二是估計與經營要求相聯絡時達到這個結果所花費的成本。

  因此,這一階段的能力標準具有以下特徵:組織應當圍繞財務系統管理控制;準備經營財務計劃;監督或控制經營財務計劃;準備預算報告;籌集款項;根據法定要求出具報告;保證活動如預期那樣執行。

  ***三***整合***階段3***。該階段的重點在於財務的角色轉換。財務的角色從傳統的記分員轉化為支援經營管理者,並與經營管理者一起的財務工作任務是發展一種既能提供資料又能提供成本-效益控制,以滿足對經營管理者有用需求的財務結構,如產品成本資訊。在這一階段,經營管理者必須對他們的財務管理責任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即該階段的財務管理應是由組織所有成員共同分擔的一種責任。

  在此階段能幫助組織的關鍵財務管理活動是:制訂活動和行為的組織標準,在同類組織或單位之間進行評價和比較,且能在財務和非財務資料之間建立聯絡;連線和整合財務、經營。人力資源和資訊系統等;對財務人員和非財務人員提供培訓;在生產的不同階段收集評價資料;協調各職能部門的活動,以支援經營的需要。而在此階段組織應做的工作有:整合財務。經營系統和資料;分擔和管理風險;提供關於成本、進度及傳達的可靠執行報告;評價產品或服務質量。

  ***四***管理***階段4***。該階段的能力水平由組織管理財務行為的能力決定,這種能力能使組織根據擁有和使用的數量化資訊去確定財務和經營因素之間的聯絡,從而影響既定目標的實現。獲取這些資訊的所需知識來自於評價和管理組織行為的方法,這些方法有:定義影響成本、質量和傳達行為等因素之間的關係;詳細評價組織執行情況;評價計劃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異***如成本、進度和質量等***,並利用這些數量化資訊管理有關活動和產品;管理組織的資訊資源,利用所需要獲取的資訊制訂正式決策。

  在此階段,能幫助組織的關鍵財務管理活動有:確定投入與產出質量之間的關係和運用數量化方法表達組織行為的平均水平;運用數量化資訊管理和控制經營過程;管理資訊資源支援決策制定者;提供技術分析支援;監督與預期的決策和行為相反的結果;提供足夠資訊支援決策,以便預先理解潛在的財務含意。

  ***五***優化***階段5***。該階段組織的重點在於不斷地改進。管理的作用集中體現在對歷史經驗的學習上,且對未來要改進提高的領域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這裡涉及的活動有:利用技術更新和程式改進,找到使成本最小化、產出或收入最大化的方法;尋找最好的實務,向別的組織學習;放眼外界,確定改進的時機;針對其他同類組織評價組織執行情況並制定戰略性的目標;利用技術創新和程式改進提高效率並鞏固產出質量;發展可以影響組織行為的內外部參與性變化的預期資訊,且為管理這些因素制訂戰略性的對策。在此階段,幫助組織的財務管理活動有:制訂戰略性的改進目標;提供戰略性的預期資訊;分析和預防質量問題;通過程式改進和技術創新優化財務管理。

  三、模型的運用

  一般情況下,對該模型的運用可分以下三步進行:首先,制定組織所震要的財務管理能力;然後,評估它的適當能力水平;最後,為解決要求的財務管理能力與實際的財務管理能力之間的差異提供指導。

  為了與管理者應對財務管理負責這一原則保持一致,對該模型的運用可進一步發展豐富,具體分為以下三大步:第一步,組織應分析如何制定財務管理要求,這些要求應與組織的中層管理者相聯絡,因為中層管理者對確定組織的目的和方向,以及評估組織的財務及非財務風險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分析的目的在於解決以下3個問題:***1***組織面臨的哪些財務風險,哪一種必須被控制?***2***組織需要的哪些財務資訊滿足內控核算要求?***3***所需要的哪些財務資訊支援它的經營政策?第二步,為組織制定一個完整的管理控制框架,其中包括決定組織所需要的且與財務部門的責任相稱的財務管理能力。一旦已制定的財務管理要求在整個管理控制框架內,組織的管理將明確可能存在的剩餘風險且評估這些風險的可接受性。當認為這些風險不能接受時,應重新考慮它的財務管理要求和能力。第三步,制定組織執行財務管理的框架。這一步涉及到監督活動和行為,這些活動須確保已制定的財務管理要求和財務管理能力處於平衡狀態,適應組織的風險控制需要。關鍵在於:任何從監督中明確的差異必須得到解決。如根據組織的要求修正風險分析或財務管理框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