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大學生創業不少見了,現在的創業政府國家有沒有什麼扶持的政策呢?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無償資助

  1、物件條件:對在雲南省內高校就讀的畢業學年***畢業前1年的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下同***或畢業5年內***2010年7月畢業***、在我省創業的大學生個人或團隊經營實體。

  2、補助標準:經專案評審後,給予3-5萬元一次性無償資助。無償資助作為創業專案經營性資金,主要用於房租、經營場所裝修、加盟、機器裝置購置、採購貨品等方面的支出。

  3、所需資料:《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申請審批表>一式5份,《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經營規劃書》《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現場查驗情況表》一式4份;專案申請人的身份證、學歷證;創業專案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或民辦非企業法人證明、經營場地證明***經營場地租賃合同或協議、自有住房房產證明等***。有關材料審閱原件後退回,留存影印件。

  4、無償資助依照《紅塔區高校畢業生無償資助、場租補貼量化評分表》***詳見附表***進行打分,評分前9名經公示無異議報區財政局稽核確認後向市級推薦,如遇市級稽核落選按打分排名依次遞補。

  ***二***場租補貼

  1、物件條件:對在雲南省內高校就讀的畢業學年或畢業一年內、在我省創業的大學生個人,未享受大學生創業園區孵化的經營實體。***以2015年為畢業學年,則指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畢業一年內:2014年畢業的,工商註冊時間應在2015年8月之前***

  2、補助標準:經稽核,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場租補貼。

  3、所需資料:《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申請審批表>,《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現場查驗情況表》;專案申請人的身份證、學歷證;創業專案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或民辦非企業法人證明、經營場地證明***經營場地租賃合同或協議、自有住房房產證明等***。有關材料審閱原件後退回,留存影印件。

  4、場租補貼視報名情況按《紅塔區高校畢業生無償資助、場租補貼量化評分表》***詳見附表***進行評選。


 

  ***三***網店補貼

  1、物件條件:對在雲南省內高校就讀的畢業學年或2015年7月畢業、在我省創業的大學生個人或團隊,在電子商務網路平臺上開展電子商務的經營形式***其所依託的電子商務網路平臺企業應在商務部門公示的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名單之內***,持續經營半年以上,且月收入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無違法違規交易行為。

  2、補助標準:稽核後,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網店補貼。

  3、所需資料:《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申請審批表>,《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現場查驗情況表》;專案申請人的身份證、學歷證;創業專案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或民辦非企業法人證明、經營場地證明***經營場地租賃合同或協議、自有住房房產證明等***;申報前6個月的支付平臺交易明細、收入證明、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書。若專案申請者未辦理工商註冊,需提供創業專案“網店”網址註冊材料、網店登記註冊網頁截圖等相關材料。有關材料審閱原件後退回,留存影印件。

  ***四***工作計劃:

  1.辦理流程:***1***專案申請人向紅塔區勞動就業服務局提出申請,同時提:專案申請人的身份證、學歷證;創業專案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或民辦非企業法人證明、經營場地證明***經營場地租賃合同或協議、自有住房房產證明等***,有關材料須帶原件及影印件,審閱原件後退回,留存影印件。***2***紅塔區就業局開展專案實地調查。***3***專案申請人填寫《雲嶺大學生創業扶持專案現場查驗情況表》、綜合稽核。***4***公示無異議報區財政局稽核確認後向市級推薦並報送所有稽核資料。***5***市級人社、財政部門組織專家評審,確定補助標準、公示後報省級。

  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支援

  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以下簡稱高校畢業生***是我國寶貴的人力資源。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採取切實有效措施,拓寬就業門路,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中西部地區和中小企業就業,鼓勵自主創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專案單位吸納和穩定高校畢業生就業。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諸多方面。

  據研究表明,創業政策對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機會以及創業質量都有著顯著地影響。因此,研究大學生創業政策對創業教育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構建大學生自主創業綠色通道

  十七大明確提出,“要完善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大學生是最具活力和創造性的群體,蘊含著巨大的創造熱情和創業潛能。各級政府要把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創業擺在重要位置,積極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構建綠色通道。

  1.完善創業政策,強化創業激勵。要全面梳理現有創業、就業有關政策,把扶持政策統一到“以創業帶動就業”這一導向上來,把擴大就業與鼓勵創業結合起來,把創業專案開發與創業培訓結合起來,把畢業生創業與相關政策結合起來,建立專案開發、創業培訓、小額貸款等相結合的創業機制。

  各級政府要積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畢業生創業的支援力度,簡化小額貸款擔保手續,實行勞動、擔保、銀行聯合調查,為大中專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擔保。據瞭解,前不久,央行、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手釋出《關於進一步改進小額擔保貸款管理積極推動創業促就業的通知》。

  《通知》規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對個人新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其貸款利率可在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其中,微利專案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全額負擔。

  同時,小額擔保貸款經辦金融機構對個人新發放的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2萬元提高到5萬元,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的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由不超過100萬元提高到不超過2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經辦金融機構可適當擴大貸款規模。

  2.加強創業教育,提升創業能力。一是培養創業精神。讓畢業生了解我國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懂得創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豐富創業知識。創業培訓要與專案推薦、技術支援、人才服務、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創業指導等相結合,與企業家和自主創業成功者開展“創業一對一”活動,定期舉辦創業經驗交流會和開展創業大比拼等活動,既要豐富他們創業所必備的工商、稅務、金融、勞動和企業經營方面的知識,又讓他們學會如何辦理有關手續,如何籌措資金和規避市場風險等知識。

  三是加強創業心理輔導。通過培訓使他們克服不敢創業、不願創業、怕冒風險、害怕失敗的心理,建立創業自信心。四是提高創業能力。通過培訓使他們基本掌握如何把握商機、如何組織創業團隊、如何充分發揮團隊的人力資源優勢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策劃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及管理能力。

  3.建設創業基地,加強創業扶持。政府要鼓勵多方投資,充分利用閒置廠房、專業化市場等適合中小企業聚集創業的場所,建設具有滾動孵化功能的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讓自主創業的畢業生理清創業思路,提高創業技能。通過聘請知名企業家、畢業生創業成功人士、專家學者組建自主創業導師隊伍,根據自主創業者不同需要,提供諮詢、技術、管理、政務代理等項指導和服務。

  有關科研院所要積極研發一批市場前景好、投資見效快,適合創業者需要的新產品、新技術,向創業者推介,並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創業服務。有關部門要設立大學生自主創業服務視窗,開設自主創業政策和資訊專欄,提供政策諮詢、投資資訊、市場行情、專案推介、技術進步、外經外貿和勞務供求等有關資訊服務。要樹立一批創業典型,推廣一批成功經驗,讓更多的畢業生學有榜樣、幹有勁頭。

  4.規範執法行為,營造創業環境。要大力推進“陽光政務”工程,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要禁止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干預企業正常經營,嚴格制止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檢查、亂培訓等行為。要打破行業壟斷,凡國家沒有明文規定禁止的行業,都要允許民營企業進入,讓各種所有制經濟獲得平等競爭的權利,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關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10月批轉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1部門聯合發出的《關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這份指導意見將給勞動者創業帶來五大利好。

  1.創業者市場準入門檻降低

  《指導意見》放寬對新辦企業註冊資金和經營場所的限制,簡化程式提高效率,將小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採購範圍。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制定促進小企業發展的政府採購優惠政策。

  2.創業者將獲更多能力培訓

  《指導意見》針對創業者提高創業能力的要求,明確提出加大創業培訓力度。要求健全創業培訓體系,將有創業願望和培訓需求的人全部納入創業培訓的物件範圍。同時,加強普通高校和職業學校的創業課程設定。

  3.創業者將有更多融資渠道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積極探索抵押擔保方式創新,對於符合國家政策規定、有利於促進創業帶動就業的專案,鼓勵金融機構積極提供融資支援。

  4.創業者將有更好市場環境

  《指導意見》要求,全面實行收費公示制度和企業交費登記卡制度,禁止任何部門、單位和個人干預創業企業的正常經營。

  同時,簡化審批、辦證手續,開闢創業“綠色通道”。要求全面落實鼓勵創業的稅收優惠、小額貸款、資金補貼、場地安排等扶持政策。

  5.創業者將獲更多公共服務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根據城鄉創業者的需求,組織開展專案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建立創業資訊、政策釋出平臺,搭建創業者交流互助的有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