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創業扶持政策

  現在想要做創業其實不難的,國家對於創業扶持有什麼政策呢?看完小編整理的後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一.如何找到扶持政策?

  一般而言,各省市區均配套有相關扶持政策,尤其各級政府、人力資源與社會勞動保障、財政、科學技術以及各地共青團委員會的官方網站上,可查閱到最新政策;

  2.關注以上政府及職能部門的***或微博,能第一時間獲取政策資訊;

  3.積極參與孵化器、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定期舉行的政策宣講會。

  4.參加創業大賽獲取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資源。比如“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四屆大賽獲獎專案共計376個,其中235個專案已正式註冊創辦公司、走向市場,共有5個專案的產值規模超過1000萬元,最高的一個專案規模已達到5億元。

  二.哪些團隊更容易獲得扶持?

  1.大學生創業團隊:為支援大學生創業,國家和各級政府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涉及融資、開業、稅收、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

  2.招用人數達到一定規模的團隊:比如深圳按錄用人數***要求籤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已繳交6個月以上社會保險費***給予創業補貼,以帶動就業。對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3萬元。

  3.發展初具規模更容易達到條件:比如政府小額擔保貸款需要檢視6個月以上的公司流水,這需要公司運行了一段時間;深圳對自主創業人員在本市創辦初創企業,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企業5000元初創補貼;成功獲得融資的企業;稅收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

  4.已被評定級別的企業:比如廣州市天河區對電子商務創業公司首次被認定為市級或以上電子示範企業的,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

  5.“新三板”成功掛牌上市的企業;

  6.獲得相關發明專利的企業。

  三.如何提高申請成功率?

  1.要耐心研讀政策,對政府規範申請流程給予理解,尤其留意檔案中的關鍵資訊;

  2.如無精力,可以嘗試聘請有經驗的第三方公司;

  3.公司運營中注意檔案規範和存檔,以備申請所需;

  4.設定專門對接政府扶持政策的崗位,以便專注政

  吉林省創業扶持優惠政策彙總

  省人社廳專門解答 本報“兩會說吧”熱點問題

  中國吉林網訊 為了在讀者和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之間搭建一座“橋樑”,本報日前開通了“兩會說吧”,連日來,通過“兩會說吧”6種方式參與活動的讀者已達數百人,針對讀者們提出的問題,大家進行了歸納和總結。今天,“兩會說吧”來說一說大學生及家長讀者們提出的關於就業、創業扶持的相關問題。省人社廳專門派人詳細解答了這些問題。

  畢業兩年內自主創業

  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最高不超過15萬元

  問:我是剛畢業的大學生,想自己創業,請問我省創業申請貸款的額度是多少?貸款期限多長?貸款的反擔保方式有哪些?

  答:一是對畢業兩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其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最高不超過15萬元,超過兩年的貸款額度一般最高不超過10萬元。二是創業擔保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兩年。三是反擔保可採取實物抵***質***押和第三人保證擔保等方式。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

  可享3項稅收優惠政策

  問: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答:一是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96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二是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三是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營業稅按期納稅的起徵點上調到月營業額2萬元,按次納稅的起徵點上調到每次***日***營業額500元。

  高校畢業生回鄉創業

  具有省級以上專利給1萬元補貼

  問:我是一名高校畢業生,想回鄉自主創業,請問有哪些優惠政策?

  答:高校畢業生畢業2年內回戶籍所在縣***市、區***自主創業***以工商部門註冊登記時間為準***,正常經營6個月以上,依法繳納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3000元一次性創業補貼;所創辦企業具有省級以上專利的,給予1萬元一次性創業補貼。其他優惠政策正常享有。

  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生

  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給補貼是真的

  問:聽說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對其中農村學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員生活費給予補貼,是真的嗎?補貼標準是多少?

  答:城鄉未繼續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對其中農村學員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學員生活費給予補貼是真實的。標準是給予每人每天10元生活費補貼。

  相關創業政策

  ***一***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註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於註冊資本的10%***出資額不低於3萬元***,1年內實繳註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餘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

  ***二***大學畢業生新辦諮詢業、資訊業、技術服務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兩年;新辦從事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第一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二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新辦從事公用事業、商業、物資業、對外貿易業、旅遊業、物流業、倉儲業、居民服務業、飲食業、教育文化事業、衛生事業的企業或經營單位,經稅務部門批准,免徵企業所得稅一年。

  ***三***各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有條件的城市信用社要為自主創業的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並簡化程式,提供開戶和結算便利,貸款額度在2萬元左右。貸款期限最長為兩年,到期確定需延長的,可申請延期一次。貸款利息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貸款利率確定,擔保最高限額為擔保基金的5倍,期限與貸款期限相同。

  ***四***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所屬的人才中介服務機構,免費為自主創業畢業生保管人事檔案***包括代辦社保、職稱、檔案工資等有關手續***2年;提供免費查詢人才、勞動力供求資訊,免費釋出招聘廣告等服務;適當減免參加人才集市或人才勞務交流活動收費;優惠為創辦企業的員工提供一次培訓、測評服務。

  推薦閱讀: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將通過教育部新聞辦官方微博進行微訪談,圍繞“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這一主題回答網友的問題。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稱,近幾年,每年大學畢業生都在700萬左右,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已採取多種措施支援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教育部門的主要任務:一是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創新創業能力;二是加強就業指導,鼓勵到基層就業;三是完善就業服務,提供就業資訊,宣傳就業政策。

  國家計劃

  “大學要根據社會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專業設定和招生人數,就業不好的專業經過考察該淘汰的就應被淘汰,這樣才能保證培養的人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全國政協委員、華北電力大學校長劉吉臻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大家採訪時這樣表示。劉吉臻委員認為,要增強學生的就業,學校的培養方式至關重要。學校應通過抓學風、抓就業和抓獎助,推動學校辦出水平和特色,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需求、更具競爭力。

  “另外,大學要注重學生全方位的發展,不是簡單地教了知識就夠了。”劉吉臻說,“大學應成為大學生成長的地方,四年過去後,他應該被培養成一個可以應對挑戰的人。”

  創新必須從學校抓起

  檀潤華委員是河北工業大學副校長,他認為要解決就業問題,學校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很多企業邀請我們為他們培養掌握創新方法的創新工程師,可以說現在我們的企業缺乏創新能力,關鍵是缺乏創新人才。”檀潤華委員對本報大家這樣說,他認為高校應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機制,創新培養模式,與企業和社會需求積極對接。

  既然企業有需要,為何學校不能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大學生?檀潤華認為,“我建議高校將學科設定、畢業設計等環節加入實踐因素,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鼓勵創業才是雙贏

  “我認為國家應把用在就業問題上的錢拿來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小微企業做好了,即鼓勵了創業,又解決了就業,這才是雙贏。”全國政協委員、大連市工商聯合會主席馬世俠在接受本報大家採訪時這樣表示。

  談到大學生創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優化大學生創業環境。“我們的創業率不高,且高素質生源創業意願不強。”吳江說,“2009年、2010年、2011年三屆大學畢業生創業率分別只有1.2%、1.5%、1.6%,而歐美這一比例在20%至30%左右。”吳江委員還向本報大家介紹了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知曉率和受益率不高、創業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的問題。

  吳江認為,要想鼓勵大學生創業首先要把握需求,提高大學生創業政策迴應性。不僅要將促進大學生創業提升到國家發展高度,還要調整政策關注點,擴大政策受益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建立普惠性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體系;同時要建立政策需求調查機制,根據政策需求,以大學生創業者認為比較重要同時又亟待優化的政策為突破口,加強政策創新。

  其次要健全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全方位的大學生創業服務。一要加強宣傳,提高政策普及率。二要充分發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作用。逐步建立並完善創業資訊釋出服務機制,依託資訊化平臺,及時釋出創業政策、創業專案、創業動態、創業成功案例與經驗、創業服務資源等方面的資訊;三要培育大學生創業中介服務市場。鼓勵有關市場組織開展大學生創業資訊諮詢、創業培訓與指導活動,提供融資、工商註冊、稅務登記、人力資源、法律、專利申請、商標註冊、報關等各類代理服務。

  最後,吳江建議相關部門要優化工作體制機制,提高大學生創業工作質量與效率。一方面強化巨集觀管理,將大學生創業工作績效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範圍。另一方面加大扶持投入。通過強化政策性間接投入,建立並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投入補償機制,調動各類主體對大學生投入的積極性。

 

 

  的人還:
1.創業國家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