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廉潔文化幾個層次

  企業廉潔文化是指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專門強調的一項是廉潔,把這作為一項任務來專門學習和強調的。廉潔就是專指清正廉明,潔身自好。那麼?

  廉潔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中國文化中,廉、潔本來各自成詞,各有獨立的內涵,先有《呂氏春秋·貴公》:“清廉潔直,”直到現代才有雙音詞廉潔。現代漢語的廉潔,既繼承了古代含義又增加了現代意義。所以廉潔文化的內涵是在不斷擴大,不斷地發展的。

  在儒家經典《論語》中,圍繞著廉的論述可以歸納為兩層含義:其一是對針對具有普遍性的人的行為規範而言的。“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財富和高官顯爵,是人們都想得到的。但對有道德的人來說,如果它們來路不正,就不要它們,告訴人們要廉潔處事。其二是上升到為官從政的關係規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當官的如果自身清正廉明,就是不發命令,老百姓也會好好地幹;如果自身貪邪不正,即使下了命令,老百姓也不會聽的。

  廉潔總結歸納起來也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聖潔***神聖而純潔***、潔身守道。“潔身自好,品行清白純正,欲潔其身。”具有周敦頤說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風範。第二層含義是潔直***品德高尚正直***、潔操***高尚的操守***,“操行清白,品德高尚,風霜高潔。”也就是在“修身潔行”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

  作為一種文化體系和結構,廉潔文化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對自己

  第一個層次是對自己、個人來說,廉潔是一種責任,是一種義務,一種德行,它的中心是貴在堅持。畢竟在生活中,一個人總是難免要單獨行走於社會之上,這就要求自己要“慎獨”,即使沒有別人的注視與監督也要保持廉潔,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輕易向廉潔的反面——腐敗,低頭。明朝的于謙說得好:“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種君子氣概感人肺腑。從古到今,人們都將廉潔與貪汙作為評價是非的標準,只有廉潔才會獲得尊重和敬佩,正所謂“至廉至威”。

  第二個層次是從自身出發而及他人

  第二個層次是從自身出發而及他人來說,廉潔是光榮,是榮譽,是讚許。可見廉潔的含義是不僅要自身做到廉潔正直,而且對待別人,顧及他人之時也要保持廉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倫”觀念,即父子、夫妻、兄弟、君臣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也是要有“廉潔”的道德指引。如《明史·循吏傳》中所說:“唯廉者能約己而愛人。”由此可見,這一層次的廉潔也是很關鍵的,這樣才能促進社會廉潔的良性迴圈,整個大的環境才會真正是一個廉潔的、乾淨的社會。

  第三個層次是對社會

  第三個層次是對社會來說的,那麼廉潔就是一種社會文化規範和人與人形成的社會關係的相互作用。社會需要廉潔文化來調動社會成員,使他們都能認識社會的良性發展離不開廉潔。如孔子說的“求仁得仁”那樣,通過對廉潔的追求,形成一個和諧、有創造力的良性迴圈,讓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做到“個人要廉潔、家庭要廉潔、工作要廉潔、對於所追求的事業要廉潔”。

  概言之,廉潔文化是做人成事的道德品質和價值準則,應該是個人矢志不渝的自我追求。修身養性,立身處世,建功立業,都必須要遵循廉潔的道德規範。正是所謂“從正以處心,廉以律己”到“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