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戰略和企業戰略的關係

  到底品牌戰略服務於企業戰略還是企業戰略服務於品牌戰略?目前它是適度相容的方式,中國企業在運作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問題,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關於品牌,我覺得有以下三個問題需要釐清:第一個問題是品牌戰略是服務於企業戰略,還是企業戰略服務於品牌戰略?這是困擾我們的問題。最近一個企業上市之後要進入多元化,從原有的定位來講,他聚焦光熱的企業,但是上市之後因為他有強大的資金壓力,需要進入新的市場,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是沿著原有的定位進入,縱深地發展還是進行橫向的發展?

  到底品牌戰略服務於企業戰略還是企業戰略服務於品牌戰略?目前它是適度相容的方式,中國企業在運作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問題,很多企業為什麼選擇多元化是因為“屁股指揮腦袋”,經銷商很多行為在指揮著他品牌的行為,這可能是中外企業很不相同的地方,這是一個支點,企業戰略到底處於什麼樣的位置。

  第二,品牌的行為是一種傳播行為還是經營行為?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人認為它是傳播行為,因為是資訊的組合,資訊的印象,消費者接收的資訊更多的是傳播的資訊。現在網際網路很多新興企業的出現讓我們看到產品本身的驅動力顯示出強大的作用。

  在過去十多年時間裡,我們試圖創造認知,將認知大於事實,到頭來發現,事實還是大於認知。它對於企業的發展起著推行性的作用,那麼我們到底在尋求企業原點的答案——產品,產品裡又包含很多企業的資訊,因為它是直接和消費者接觸的點。這裡面簡單的戰略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第三,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定位會發生很多顛覆性的變化。過去我們以為在消費者中形成一個很清晰的東西,但由於技術的變化、消費者的變化非常得快,在這樣快速的變化裡怎麼讓我們的品牌變得清晰,我認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就是我們的品牌如何在變化當中尋找恆定的東西,怎麼隨著消費者變化和技術的改進來把握資訊的表現。

  品牌是企業的戰略選擇

  品牌不是傳播的概念而是企業的戰略選擇,包括Google以及熟知的小米、蘋果這些企業,它是把整個企業品牌戰略融入到企業裡,最後企業和消費者的表現是溝通的介面。這個介面包含了很多資訊,包括產品,因為有簡約的理念使得我們的產品更適合消費者的需求,更因為簡約的理念使得我們對消費者的訴求更加關注。這些變化也是來自於我們整個行業的變化,包括媒體以及實業界。

  在過去十幾年是媒體主導的時代,我說什麼,你聽什麼,你看什麼。為什麼今天會出現“標題黨”,因為我們的受眾不會從頭到尾看完一篇報紙,他只會看標題,所以我們要把內容做好,要做很多細分品類的東西來吸引受眾。

  對實業界而言,在過去賣方市場的時候我們是可以主導這個市場,引領這個需求的,但今天我們也知道中國所有的行業沒有一個行業不是過剩的,包括汽車、衛浴、建材行業都是產能過剩的,所以下一步任務是結構性調整。但真正的調整是來自於我們如何尊重消費者,發現消費者的需求,在簡約的理念下如何讓消費者更快捷、更迅速地獲得企業的產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