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有哪些

  寬體金線蛭一般喜生活於比較溫暖而又隱蔽的淺水區,要求水域環境比較安靜,水生動植物比較豐富,水質清新,尤其螺蚌蜆等軟體動物較多,近岸處土壤疏鬆、土質良好,便於水蛭攝食、棲息和產卵繭的區域,更是寬體金線蛭首選的生活水域。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工具

  大鑷子用來夾取活的較大與成熟的寬體金線蛭以及死去的水蛭屍體,小鑷子用來夾取剛孵化出來以及正在飼養的幼蛭。塑料網篩、瓢、水桶和橡皮管用來清洗和換水。充氧泵用來往水中補充氧氣。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容器與防逃

  目前大多數人採用的是室外庭院水泥池、水田和池塘飼養與繁殖,只有少數人是採用室內箱養和池養。因為寬體金線蛭是兩棲生活的,喜歡爬來爬去並且能通過狹窄的縫隙外逃,採用細密的紗網防逃是必要的。室內可以用塑料箱和木架進行立體飼養與繁殖,也可以用水泥板和磚塊築成水池,必須做到防逃、方便換水和清洗。根據筆者多年實踐的體會,室內飼養與繁殖看得見,摸得著,能夠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也容易摸清規律。應首先掌握室內飼養與繁殖方法,然後擴充套件到室外或者先在室內繁殖並飼養至6釐米左右,再到室外放進池塘大水面裡飼養。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密度

  飼養箱裡的寬體金線蛭密度隨溫度和個體大小而定,通常氣溫低和個體小的密度可以大些,若密度過大會引起缺氧而大量死亡。採取分級飼養的方式,同樣個體大小的寬體金線蛭放在同一飼養箱裡飼養,不能大小混雜在一起。幼蛭可以先放在較小的容器中飼養,隨著個體的不斷增大逐漸轉移至較大的容器中飼養。需要繁殖後代的成熟個體放在有底泥的繁殖箱裡,密度不得超過每平方米300條。室外池養的密度較難掌握,但應比室內飼養的密度小得多。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繁殖

  寬體金線蛭冬季在泥土中蟄伏越冬,在長江流域3月底或4月上旬出土。如果溫度尚低,出土的寬體金線蛭常躲在溝邊由枯草和淤泥纏結成的泥團內。天氣轉暖後,它們再出來活動。水蛭是雌雄同體動物,兩個個體交配行異體受精,產卵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棕褐色海綿狀卵繭產在池邊或湖邊土中,離地面2~8釐米,離水面約30釐米,這當然隨天氣的乾旱和地下水位的高低而有變化。成熟個體經過交配平均能產4~5個卵繭。經過孵化,幼蛭從4月下旬開始不斷鑽出卵繭,直至6月上旬結束。每個卵繭能鑽出13~35條幼蛭,平均20條左右。只有經過蟄伏越冬的成熟個體才能在春季進行交配和產卵繭,夏、秋季均不能繁殖後代。總的看來水蛭的繁殖率遠沒有魚、蝦、蟹的繁殖率高,這是限制水蛭飼養與繁殖高產的主要原因。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溫度

  寬體金線蛭是生活在大湖與河灘的北方種,不能忍耐高熱和暴風雪,對冷比對熱更能適應。通常保持在15~25℃以下最理想,應避免溫度超過25℃,這樣產卵繭週期較長。寬體金線蛭需要在低溫下蟄伏1~3個月才能交配和產卵繭。目前有人將成熟的寬體金線蛭投入稻田以及運往廣東等地飼養與繁殖,這些都是不符合水蛭對溫度要求的。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水質

  寬體金線蛭的飼養與繁殖需要有充足氧氣、無汙染和非鹼性的水。如果是含有氯氣的自來水,必須在一個儲水箱內暴氣24小時以上。要儘可能保持容器內水的清潔,避免因水受汙染和缺氧造成死亡。寬體金線蛭體內在濃縮食物的過程中,也會排出大量的殘渣和粘液,汙染了容器內的水。在炎熱的夏天幾乎每天都得更換新鮮水並及時清除螺殼和死去的水蛭屍體。換水的頻度依據水溫、飼養的密度以及水蛭個體大小決定,流水系統最為理想。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底泥

  寬體金線蛭在底泥穴道中蟄伏越冬、交配與產卵繭,因此在室內容器中繁殖時必須加進非汙染、非鹼性和土質鬆軟的底泥而且大部分不能浸泡在水中。因此可以用木塊或磚塊將容器中多土的一端抬高,在另一較低的部分加進水。當乾土層中的卵繭孵化出幼蛭並爬過土表進入另一半的水中或附著在水邊的容器壁上時,可以用小的鑷子將其夾至另一無土的容器中飼養。在室外池塘裡繁殖時,必須在池的中央築一高出水面30釐米的土臺,讓成熟個體在土臺內交配、產卵繭並孵化出幼蛭。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種源

  凡是健康成熟的個體均可作繁殖用的種蛭,決不是炒賣水蛭種的人說的只有他們賣的才能做種蛭。因此應就近到出產水蛭的湖區和河灘收購種蛭,通常4~7元/公斤。必須在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就去收購併運回種蛭。運輸途中要做到防逃、透氣和保持溼度,通常用白布袋裝運。運回的活體寬體金線蛭要根據個體大小及有無頭後的棕紅色戒子狀生殖帶腺體進行分選,選出個體大並已交配,即將產卵繭的成熟個體放入繁殖箱裡產卵繭孵化出幼蛭。未成熟個體放入無土飼養箱裡繼續飼養至成熟。如果是在5月下旬以後收購併運回水蛭,此時很可能不會產卵繭,因為這些水蛭已將卵繭產到野外了。依照筆者的意見,在遠離出產種蛭的地區沒有必要遠途赴山東、湖北和江蘇等湖區去引種回來飼養與繁殖。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餌料及投喂

  寬體金線蛭終身以螺類為食,當5~10毫米長的幼蛭從卵繭中鑽出後,立即用頭部的化學感受器尋找到幼小的螺類並將身體鑽進螺殼內取食其體液。這個階段幼蛭的取食量頗大,個體增長迅速,所以得每天投喂幼小的螺類並清除的螺殼,清洗時必須注意螺殼內躲藏的幼蛭。隨著個體的增大,取食的螺類也隨之增大,所以投喂的螺類也要隨著幼蛭個體的增大而增大,直至成熟的寬體金線蛭需要投喂大的田螺。為避免沒有足夠幼小的螺類而造成幼蛭死亡,所以必須設法讓幼蛭吃飽。室外池養的投喂較難掌握,但決不要往池裡潑灑豆漿和豬血,可以種些水草餵養螺類,以便形成一個食物鏈。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防天敵

  老鼠是寬體金線蛭成熟個體的天敵,魚、蝦、蟹和水生昆蟲的幼蟲都是寬體金線蛭幼體的天敵,所以要設法在室內外預防和消滅老鼠。在室外池塘裡投放水蛭之前,用茶餅、巴豆、漂白粉及五氯酚鈉等藥物清塘殺滅水中的蝦、蟹和水生昆蟲的幼蟲,但決不要用生石灰清塘。

  養殖寬體水蛭的要點:防治細菌性傳染病

  寬體金線蛭容易得細菌性傳染病,特別是在秋天,先是頭尾面板紅腫,然後相繼死去。經筆者研究發現在水溫20℃左右用每1立方米水中加進0.2~0.4克的呋喃唑酮全池潑灑,保持10天左右不換新水,可以有效地防治水蛭細菌性傳染病的發生。這種藥物在魚藥和魚具商店中有售。人們發現產過卵繭的成熟個體頭後生殖腺常因發生腫硬而死亡,這也可能是一種病變。

  從以上各點可以看出寬體金線蛭的飼養與繁殖是一件具有相當難度的工作,費時費工,又必須細心和耐心才能養殖成功。希望欲搞水蛭養殖的朋友們要謹慎行事,不要輕易相信社會上一些毫無根據的宣傳。在動手做這一件工作之前要向真正精通這方面技術的專家諮詢並去訪問真正實踐過這一工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