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能成功創業的勵志故事

  其實創業沒有職中生和大學生之分,只要找對方向+努力=成功,今天小編整理了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

  實現自我價值

  比爾蓋茨、張朝陽的創業故事在朝氣蓬勃、充滿激情的大學生中是自主創業的經典範例,在採訪中發現,現在不少大學生更希望能在實際的工作或實踐中,通過有效途徑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自主創業提供了這樣的空間,讓創業者實現自我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

  創業代表:桂林市國巨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曉歡有兩個身份:他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二年級學生,還是桂林市國巨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創業是自己的研發成果最好的轉化模式,能自己運作自己的產品,是件十分高興和有成就感的事。”李曉歡說,他們在學校研發一個產品,最大的願望就是把這個產品推

  廣開,最後達到回饋社會、造福社會的目的。

  桂林大學生創業園正式啟動後,國巨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為入園孵化的大學生企業。國巨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有固定員工3個人:總經理、總工程師和市場經理。“我們公司現在的人員只是按需配置,在公司慢慢壯大後,人員會逐漸增多。”李曉歡對自己的公司前景充滿期望,“我們志在研發自己的生物科技產品,拿下技術認證,推廣市場。如果可以,再研發其他產品,或者幫助學校其他同學推廣他們的研發產品,幫助他們創造產品的價值。” 目前,國巨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還處在認證階段,大約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對於未來的發展規劃,躊躇滿志的李曉歡也有理智的冷靜:“我們現在感到最大的問題是缺乏社會知識。進入創業園後,創業園在工商、稅務、管理上對我們進行不定期的培訓,給予大學生創業者們很及時的幫助,讓我們逐步清楚市場規律、市場運作機制,使公司逐步成熟。”

  李曉歡認為,現在有不少學生在學校自己研發出了技術,創業園通過政策、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為學生提供了創業的可能性。學校和創業園結合,才能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平臺。“這是一次經歷,即使失敗了也為以後打下了基礎,為後來的學弟學妹走出一個模式。”李曉歡說。


 

  :

  創業本身就是一種就業

  在今天,不少大學生越來越開始認同這樣的觀點:創業本身就是一種就業。一些大學生在畢業工作後,抱著替別人打工不如為自己打工的心態選擇了自主創業,認為自主創業有激情、更投入、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創業代表:大唐聖境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大唐聖境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是4個剛畢業一兩年的小夥子,其中3個畢業於桂林工學院藝術系。

  公司技術總監王文濤介紹,大唐聖境作為虛擬現實和三維視覺化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致力於基於PC平臺的三維藝術效果表現的創作研究。

  2007年3月,大唐聖境公司註冊成立,一個月後,成功接到第一單生意。這個目前擁有15名員工的團隊很年輕,平均年齡24歲。

  一個好漢三個幫,大唐聖境也不例外。總經理董剛、常務副總經理張立東、技術督導朱利軍都是桂林工學院的校友。在校期間,3個人常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特長,承接社會

  上的一些設計業務,得到不少鍛鍊。

  畢業後,3個人各自在外打工一年。“我當時在杭州一家設計公司做平面設計,公司的制度十分苛刻。”朱利軍和王文濤在同一家公司上班,他們對公司不看重人才、要求員工徹夜加班卻不肯定其成果的做法十分不滿。給別人打工不如給自己打工,2006年,在合同期滿一年後,朱利軍和王文濤辭職,並和在外奔波一年、積累了一定社會經驗的董剛、張立東一起,創辦了大唐聖境。

  “我們已經掌握到同行業內較高的技術水平,靠自身的能力完全可以創業;創業本身就為我們帶來了職業。”董剛說。

  :

  廣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汝山:貸款上大學,畢業賺四十萬。他說,只有勤奮,才能收穫。

  “創業甜酸苦辣都要嘗,但只要你能把握機遇,努力爭取,一定能成功。”廣州新速度教育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汝山說。

  “我一跨進大學門檻,就開始了兼職生涯。”2004年畢業於中大管理學專業的謝汝山出生在貧窮的家庭,靠貸款上了大學,還做了很多兼職,例如賣報、家教、派單等。這些工作讓他交了很多朋友,有做銷售、保險和做生意的,也有當公務員的。

  一次,謝汝山在家教中心派宣傳單,介紹一位女生去家教公司報名,老闆給了他80元。他非常意外:平時一天派宣傳單不到20元,做家教才15-20元,帶一個學生就有80元提成„„於是他決定專攻推銷教育產品。

  他去了10家教育機構應聘推廣員。無論日晒雨淋、颳風下雨,照樣堅持,有時候擺攤還被城管趕。夥伴們堅持不下去了,最後剩下他一人。

  半個月後的一次推廣產生了效果,很多學員跑過來報名。很快,謝汝山在各高校組建了自己的團隊,並將方法告訴他們。通過共同的努力,業績不斷上漲。年收入已經有10萬元,大家都解決了學費問題。不過賺到10萬元的代價是---謝汝山瘦了10斤。

  “李嘉誠說,事業成功雖然有運氣在其中,主要還是靠勤勞,勤勞苦幹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有很多機會降臨在你面前。”

  謝汝山大四畢業的時候,已經積累了三四十萬元。之後一年創下了一百萬元的積累,現在公司服務網點遍佈廣東省各地,業務還做到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