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市場供給與需求分析

  由於新媒體的強力衝擊,市場份額逐漸減少,紙質媒體在市場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小,而新媒體對市場的影響力則愈發強大。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閱。

  一

  紙質媒體與新媒體在市場的供給與需求量方面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使得市場發展前景與方向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本文以“手機報”為例,探析此類新媒體的供給與需求,對於市場發展的影響。

  供給與需求,是兩個密不可分的“夥伴”。對於需求來說,其發生變化除了價格因素之外,還會因其他任何一種需求的決定因素的值發生變動而變化。這些因素包括與需求相關的產品的價格、人均收入、潛在的購買者、預期的價格、消費者的口味。供給的變動,有其自身的彈性,它會相對價格變化而做出相應程度的反應,即某種商品價格上升或下降百分之一時,該商品供給量就會增加或減少相應的百分比,除了供給彈性外,還有投入的花費、技術水平及供給者的數量會給供給帶來變化。市場,狹義上說就是買賣雙方進行商品交換的場所,除了有商家***生產者***,更得有受眾***購買者***。市場已經從“以生產者為中心”,已經發展到了“以消費者為中心”,“受眾”已經成了市場中最核心的部分。

  一、從紙質媒體到新興媒體的市場供求變化

  在上世紀60年代,傳統媒體諸如報紙、雜誌,幾乎是人們獲取外來資訊的唯一途徑,就算價格很高,質量較低,想看新聞事件、國內外訊息等,你就得買。所以,在當時,經濟發展較為落後,是供給方掌控著市場,供給的變動對市場影響很大,而需求方對市場的影響則不大。現今,受眾逐漸發展成為個性化群體,對商品是高標準、嚴要求,再加上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商品現代化已經成為了趨勢,每個商家都想在此潮流中分一杯羹。隨著生產者的增多,消費者口味的變化,受眾群體成為決定市場前景的最重要力量。

  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報紙的生存空間受到網路媒體的嚴重挑戰,比起網路資訊,報紙內容較少,訊息時效性不好,個性化不足,版面多為黑白,閃光點欠缺,收費比電腦貴,可以改變的餘地也小,不能滿足受眾日益增長的精神物質

  文化需求,人均收入在提高,消費者口味在不斷變化,媒體市場中,需求的巨大改變已不可逆轉。在報紙生存日益嚴峻的時刻,傳統報業意識到,只有與時俱進,拓寬經營渠道,改變經營思路,採用先進科技,才能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從2006年3月起,報紙發行量增長率同比增速下滑,以“80後”為主的一代人喜歡從電腦或移動媒體上獲得各種娛樂和生活資訊,習慣於“網上衝浪”,上網搜尋各類資訊,他們對於沒有視覺衝擊的報紙並不感冒,因此報紙潛在的受眾群體日益減少,進而發行量與廣告收入下滑成為必然。

  二

  機報在媒體市場中的發展現狀

  “手機報”是傳統報刊行業為爭取自己生存空間的一種創新方式,是報業集團、移動媒體行業、網路運營商三家聯合創辦的新型資訊基礎載臺。最新的移動媒體增值業務同報刊行業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這就是手機報的個體性質。它的功能可以使得人們在第一時間瀏覽國內外的重要新聞事件,避免了紙質報刊時效性差的缺點,它向人們提供了一個新型的即時閱讀重要資訊的平臺。

  2004年7月18日,《中國婦女報》推出了全國首家手機報《中國婦女報-彩信版》,但而後未有進一步發展。直到2006年各大入口網站點選率爆棚,手機報才被重視起來,自此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城市現今都有了本地版的手機報,很多大型的報業集團也都提供了對應的本報刊的手機報。手機報的數量現在越來越多,不僅客戶選擇的餘地很大,而且在經濟發達城市已經形成了一種市場化的模式。

  “手機報”隸屬於移動數字媒體行列,相對於傳統紙質媒體,它有其獨特的優勢,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陷。

  第一,資訊閱讀方式的制約。許多報刊使用者平時閱讀均為大開版的報紙,有很開闊的閱讀視野,板塊設定也十分清楚,可以自主選擇瀏覽某個板塊或某些資訊,但是,手機報只能按照編排成型的順序依次閱讀,不能通版閱覽資訊。 第二,手機設計本身的缺陷。因為手機螢幕比較小,一般手機螢幕一整面也只能顯示200個字元,就算是大屏手機,也不超過300個字元,但是,報紙通常一個板塊的字數就可以達到6000字元。使用手機完整地看完一份手機報,一般使用者

  必須要翻動大約70頁,瀏覽時很不方便,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對人們的視力也會有所損害,一直玩手機的人們會感到看東西十分模糊,眼睛不太舒服。 第三,板塊風格缺少形式上的創新。標題、色彩、構圖、排版等不夠新穎,很多手機報只是對報紙內容的翻版,缺少新鮮活力,內容的同質化無法滿足受眾的多樣性需求,導致競爭力不強。

  三

  ***一***從英國“手機報”的發展歷史上探尋

  英國著名的流動通訊網路公司在2002年推出了Vodafone Live業務,使得使用者能夠以較低的價錢上網,並可以隨時隨地連線網際網路進行瀏覽。Vodafone Live為“手機報”的蓬勃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英國的《泰晤士報》、《獨立報》、《衛報》、《觀察家報》等報刊紛紛利用Vodafone Live技術傳送資訊。Vodafone Live使手機成為網路終端,成為新聞、廣告、增值服務的載體。Vodafone Live被用於商品促銷、廣告宣傳、市場調查、顧客管理等市場經濟的各個環節,眾多形式的“手機報”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現如今手機的發展趨勢是“微型行動式個人電腦”,上網聊天、看網路視訊等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3G技術在手機上的應用很可能使得中國產生如英國使用Vodafone Live技術後所取得的空前、廣泛的效果,人們對手機認識的定位也會隨之而改變,延伸網路的觸角,是“手機報”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併為商家帶來數量可觀的經濟收益。

  ***二***從“手機報”客戶消費需求的層面上分析

  移動媒體使用者是非常重要的媒介商品消費群體,報業集團想獲得大的利潤,刊登廣告促進消費,這是很重要的手段。基於3G技術的開發,擁有眾多使用者的移動媒體必將會吸引很多廣告主,而手機報則是登載廣告的良好平臺,具有其獨特的優勢。但是畢竟“手機報”還是一種新形式的媒介載體,技術方面還有諸多不成熟之處,投入廣告自然有一定風險,所以,可以從“手機報”客戶消費需求的角度,去分析“手機報”市場發展的前景。

  “手機報”刊登的廣告,可以明確受眾的定位,實行小眾化的傳播,影響廣告決策重要的因素在於媒介的客戶與廣告潛在消費者的相關性。在3G技術普及,應用程序升級之後,手機報會變得更加精美、完善,成為“電子報刊”“掌上報紙”,會吸引更多人訂閱,其中有大量客戶是潛在的消費群體。廣告主將廣告有針對性地投放到潛在客戶定製的手機報上,因為手機具有小眾化特質,隱私性比較強,不僅廣告效果較之傳統報紙會高很多,並且還能節省成本。

  “手機報”的資訊傳播範圍很廣、接收率很高,媒介的傳播能力會對商家投放廣告的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傳播能力越強,廣告的效果也就越好。中國的手機市場十分龐大,使用者數量也非常多,幾乎不受地域限制。如今使用3G智慧手機的人數正在不斷增長,全國各地訂閱“手機報”的客戶皆可收到“私人定製”的廣告資訊。“手機報”所具有的傳播能力,使廣告傳播不再受地域空間的任何限制,完全能滿足一大批廣告主的要求。

  “手機報”在很多方面都與其他媒體有很大差別,例如在資訊載體、傳達制

  式以及傳播特點等方面都不一樣。平心而論,現在的“手機報”已經代表著一種個性化的生活方式,與之前躺在搖椅上品著茶,看著報紙完全不同了。喧囂的都市,使得此類新型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斷被人們所接受,因而“手機報”也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與潛力。在4G技術愈發成熟的將來,全國無線網路的速度將會更快、更強、更穩定、更便捷,屆時手機與網路連為一體,無論是內容、形式還是傳送時間,“手機報”必定隨之發生更大的供給變化。希望今後“手機報”的供給方能根據需求方的要求,採取私人定製模式,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未來“手機報”一定會成為推動媒體市場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