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栽培哈密瓜高產

  在種植哈密瓜的時候,高產能增加農民的收入,要想種植哈密瓜高產關鍵還是要靠技術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哈密瓜高產栽培技術

  一、適期播種、培育壯苗

  12月底至第2年1月上旬播種育苗,苗齡30天。播前進行種子消毒、浸種、催芽。營養土選用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土壤或水稻田土壤,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糞肥2000千克、過磷酸鈣10千克作為底肥。為了防止病害,每667平方米施50%的多菌靈3千克進行土壤消毒。

  二、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種植哈密瓜應在定植前15天搭好大棚,最好搭成4~5米寬的大棚,棚內做成寬2米、高15釐米的凸高畦,畦上覆地膜,畦中間為定植行。幼苗2葉1心時移栽,667平方米栽600株。注意移栽時地溫應在15℃以上。

  三、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氮、磷、鉀複合肥50千克,或用腐熟糞肥4000千克。基肥的2/3在定植前15天全部深施,其餘1/3溝施於定植行10釐米處,覆土蓋膜。結瓜前不施肥,當瓜長到鴨蛋大小時施膨瓜肥。哈密瓜對水分反應很敏感,土壤宜幹不宜溼,但不能過幹。

  四、溫度管理

  從定植到成活,溫度控制在夜間18℃以上,白天25~30℃,活棵到開花,夜間15℃以上,白天30℃。控溫的主要措施是適時通風,苗小小通風,苗大大通風,特別是晴天中午應該多通風。坐瓜期溫度白天25~28℃,夜間15~18℃。坐瓜後棚溫白天保持在30~35℃,夜間15~18℃。

  五、整枝摘心

  一般採取子蔓雙蔓整枝法,即在幼苗2~3片真葉時,用竹籤摘除生長點,促進下面兩個節位子蔓發生,子蔓上長出孫蔓,抹去子蔓5~6節以下的孫蔓,利用5~6節以上的中部孫蔓結瓜。孫蔓一般在第1節位上發生雌花,發生雌花晚的孫蔓易發生徒長應抹去,同時12節以上的孫蔓也應抹去,保留7~12節的孫蔓結瓜。孫蔓結瓜後保留瓜前1片葉摘心。不坐瓜的孫蔓留2片葉摘心。子蔓20葉時摘心。整枝必須及時,宜在晴天進行,以利於傷口癒合。

  六、人工授粉

  時間宜在上午10時之前或下午3時以後,或用放養蜜蜂進行昆蟲傳粉,或用高效坐瓜靈協助坐瓜。

  七、病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可用溴氰菊酯防治。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炭疽病、蔓枯病、霜黴病和細菌性角斑病等,可分別選用粉鏽寧、百菌清、甲霜靈錳鋅、農用鏈黴素等防治。

  哈密瓜定植後管理措施

  1、溫溼度管理

  春季多膜覆蓋保溫時,應特別注意降溼防病。儘量創造一個高光照的環境,晴天在保溫的條件下勤揭膜通風降溼;座果後大棚溫度白天保持在28~30℃,夜間不低於15℃;當瓜蔓長至座果節位時,適當降溫促進坐果;果實膨大期時應加大晝夜溫差,提高品質。4月初,當外界最低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撤去小環棚。

  2、肥水管理

  哈密瓜整個生育期間對水分的要求不高,應視土壤墒情、地勢以及哈密瓜的生育期而定,可澆一次伸蔓水和1~2次膨瓜水,通常與施肥相結合進行。

  施肥可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在活棵後噴施植物營養液促發棵,植株長勢較弱時,可用複合肥浸出液,增施伸蔓長粗肥。瓜果膨大期時進行1~2次追肥,可在離根部30cm處穴施,畝用複合肥10~15kg,也可進行磷酸二氫鉀的葉面噴肥。採瓜前半個月果實成熟期,必須停澆肥水,以防裂果。

  3、適當整枝

  整枝強度應視肥水條件及植株生長勢而定,原則上要做到適時、適量和合理。整枝應選擇在晴天溫度較高時進行,勤整枝,縮小傷口,減少病害發生。

  哈密瓜早春保護地栽培均採用單蔓整枝,即主蔓晚摘心,去除主蔓基部側芽,子蔓於雌花前留1~2葉及早摘心,開花坐果期內伸出不帶雌蕾的子蔓,應及早摘除或留一葉摘心,以利調節養分分配,促進坐果。

  哈密瓜根結線蟲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無病土育苗,病害常發區選用無蟲土或大田土育苗,施用不帶病殘體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也可用基質育苗,同時注意防止人為傳播。

  重病地塊收穫後應徹底清除病根殘體,深翻土壤30-50cm,在春末夏初進行日光高溫消毒滅蟲。即在前茬拉秧後分別施生石灰和碎稻草4.5-7.5t/hm2翻耕混勻後挖溝起壟或作畦,灌滿水後蓋好地膜並壓實,再密閉棚室10-15天,可將土中線蟲及病菌、雜草等全部殺滅。處理後注意增施生物菌肥。

  ***2***藥劑防治。

  在播種或定植前根據藥劑性質進行土壤處理,可選用1.8%蟲蟎克乳油乳油10-15L/hm2對水均勻施與苗床,或施與定植溝或定植穴再播種或定植。還可用98%-100%必速滅微粒劑75-120kg/hm2,均勻撒施或溝施於20cm表層土內,施藥後立即覆土、灑水封閉或蓋膜7-12天后,鬆土放氣3-10天,再播種或定植。亦可用22.5-30kg/hm2的3%米樂爾顆粒劑均勻施與定植溝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