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怎麼種植

  哈密瓜***學名:Cucumis melo var. saccharinus***,又名雪瓜、貢瓜,是一類優良甜瓜品種,果型圓形或卵圓形,出產於新疆。呢?以下就是小編做的整理,希望對你們有用。

  哈密瓜的特徵

  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莖、枝有稜,有黃褐色或白色的糙硬毛和疣狀突起。卷鬚纖細,單一,被微柔毛。葉柄長8-12釐米,具槽溝及短剛毛;葉片厚紙質,近圓形或腎形,長、寬均8-15釐米,上面粗糙,被白色糙硬毛,背面沿脈密被糙硬毛,邊緣不分裂或3-7淺裂,裂片先端圓鈍,有鋸齒,基部截形或具半圓形的彎缺,具掌狀脈。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梗纖細,長0.5-2釐米,被柔毛;花萼筒狹鐘形,密被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裂片近鑽形,直立或開展,比筒部短;花冠黃色,長2釐米,裂片卵狀長圓形,急尖;雄蕊3,花絲極短,藥室折曲,藥隔頂端引長;退化雌蕊長約1毫米。雌花:單生,花梗粗糙,被柔毛;子房長橢圓形,密被長柔毛和長糙硬毛,花柱長1-2毫米,柱頭靠合,長約2毫米。果實的形狀、顏色因品種而異,通常為球形或長橢圓形,果皮平滑,有縱溝紋,或斑紋,無刺狀突起,果肉白色、黃色或綠色,有香甜味;種子汙白色或黃白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尖,基部鈍,表面光滑,無邊緣。花果期夏季。

  哈密瓜的種植方法

  栽植方法

  現實行塑料大棚栽培,每年5月,即有早熟的甜瓜上市,接著,各種各樣的甜瓜相繼成熟;較晚熟的黑眉毛蜜極甘上市時已臨近10月深秋。這類晚熟冬瓜質優而耐貯運,經秋日曝晒後,用繩絡兜好,掛吊在暖窯中 過冬,至來春取食,依然鮮美如新。新疆普通人家在房頂晒西瓜,床下堆滿瓜,來客時剖瓜招待,寒冬臘月全家圍著火爐品瓜消夜,皆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種哈密瓜是很講究的。《敦煌隨筆》記載了古代的種法:“以苦豆之葉墊土中,培壅其根,夏末秋初成熟,白露前後採摘,若澆水過多,其味減薄。”

  隨著科技進步,方法也改良了,但催苗時,最好不要用化肥,而用農家肥或油渣,瓜秧發九片葉,坐瓜時即停,不加塑料薄膜,不加農藥。

  播期確定

  哈密瓜春季大棚栽培的最佳播種時期:1月下旬~2月上旬。

  水道沙壟

  沙壟:根據棚寬挖一有傾斜***以能流水為宜***的槽,倒三角形,上底寬約30釐米,深40釐米,距離溝底20或25釐米架鋪鐵網,鐵網上面鋪塑料網***網眼大小以不漏沙為宜***,網上溝壁鋪一層油氈、一層塑料布與土壤隔開,然後填入沙子與地平,壟距1.2米。兩年換一次沙***怕重茬的作物***。

  水道:在較低一側壟端垂直挖一排水槽與各壟相通,壟內多餘的水、肥可入此槽排出後二次利用,用水泥抹槽防滲且宜流水,在地側砌貯水池,與水槽相通。在壟高側設主管道,直徑1.5或2寸,與水泵相連,末端束緊,接出分支管順在壟上,直徑0.5或0.8寸,在苗旁分支管上扎兩個針孔大的洞,末端束緊,為了防止水濺射葉片, 在分支管上蓋一層薄膜,經小水泵抽水加壓後成半滴半噴式澆水。

  培育壯苗

  可採用乾燥處理,把幹種子在60~69℃恆溫乾燥箱內烤3天左右,消毒殺菌效果良好。若無此條件可把種子在強日光下晒種2天。

  播種時,一是缽面要平,苗缽間排列緊密;二是苗床要充分澆水,待水下滲後播種;三是一缽一粒籽,種子平放;三是覆土深淺要一致,厚約1cm為宜,播後輕輕壓實。

  定植

  田塊選擇:哈密瓜栽培忌瓜茬和連作地塊,應選擇3年內未種過瓜類、地勢高爽、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塊。有機質豐富、通透性好的沙質土壤為種植哈密瓜的首選。

  施足基肥:定植前一個月,進行耕翻,耕翻深度以25~30cm為宜,同時開好配套溝系***大明溝、操作溝和棚外圍溝***,並一次性全耕層施足基肥,一般畝用商品有機肥1000kg左右,硫酸鉀型三元複合肥***N∶P∶K=15∶15∶15***30kg和過磷酸鈣50kg。

  整地作畦:作畦時一定要高畦、高壟,一般立架栽培作四畦,地爬栽培作兩畦。畦面應呈龜背形,採用地膜全覆蓋***春季透明地膜***,有利保墒降溼防草。

  搭棚和鋪地膜:定植前15~20天,應搭好大棚、蓋好膜,以提高地溫和棚內氣溫,達到預熱瓜路的目的。

  定植時期:定植應以秧齡和葉齡,春季苗齡30天左右。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定植。

  定植密度

  地爬栽培:株距45cm左右,每棚2畦,畝栽500株左右。

  立架栽培:株距40cm左右,每棚4~5畦,畝栽1100株左右。

  定植行一般在畦中間。定植時應選晴好天氣,並及時澆好活棵水,可適量使用70%敵克鬆可溼性粉劑等藥劑來澆灌以防病。

  春季多膜覆蓋保溫時,應特別注意降溼防病。儘量創造一個高光照的環境,晴天在保溫的條件下勤揭膜通風降溼,坐果前大棚白天保持28~30℃,夜間不低於10℃;當瓜蔓長至坐果節位時,適當降溫促進坐果;果實膨大期應加大晝夜溫差,以利果實養分的轉化和積累,促進果實的膨大和提高品質。

  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可在活棵後噴施植物營養液促發棵,如賜保康液肥等。瓜果膨大期時進行1~2次追肥,可在離根部30cm處穴施,畝用複合肥10~15kg,結合進行磷酸二氫鉀的葉面噴肥。瓜成熟前15天停澆肥水,以防裂果。

  苗床管理

  春季育苗強調保溫防病,苗床採用多膜覆蓋,地面鋪設電加溫線。

  溫度管理:採用“二高二低”法變溫管理,即出苗前,苗床溫度應保持白天30~32℃,夜間18~20℃,以促齊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前,床溫應適當降低,保持白天25~28℃之間,夜間15~16℃,以防高腳苗;第三片真葉出現止,床溫應適當提高,保持白天30~32℃之間,夜間18~20℃,以促進早出真葉;定植前一週進行低溫煉苗,使幼苗逐漸適應大田環境條件。

  水分管理

  苗期應嚴格控制水分,視苗床缽體乾溼程度于晴天的午前進行適量澆水,澆後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發、水漬收幹後再蓋塑料薄膜。

  溼度光照

  通風降溼是防止幼苗病害發生的關鍵。因此,齊苗後在床溫許可的範圍內,應儘量揭開小環棚塑料薄膜,增加通風,降低苗床空氣溼度。遇陰雨天氣,在中午前後也要進行短時間的通風降溼、增加光照。

  育苗期間可進行一次25%阿米西達懸浮劑噴霧,以防病和提高抗性。

  整枝

  哈密瓜生產上常採用的整枝方式主要有單蔓整枝和雙蔓整枝。

  【單蔓整枝】

  即主蔓晚摘心***27~30葉摘心***,去除主蔓基部側芽。春季選取12~15節的子蔓留瓜,雌花後留2葉及早摘心。

  【雙蔓整枝】

  即幼苗長到3~4片真葉時摘心,選留兩根健壯子蔓,其餘子蔓全部摘除。春季選取11~13節的孫蔓留瓜,雌花後留2葉及早摘心。

  哈密瓜一般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時間春季宜在上午7~10時進行,選擇同品種異株上當天開放的雄花,掰去花瓣,將雄蕊在雌花柱頭上均勻輕輕塗抹。

  當果實長到雞蛋大小時,根據各果實的長勢及發育情況綜合判斷選留其中一個端正、健壯的幼瓜,其餘去除,通常28~30節位進行打頂。一般單蔓留一瓜,雙蔓留兩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