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融資的四大原則特點

  專案融資是指貸款人向特定的工程專案提供貸款協議融資,對於該專案所產生的現金流量享有償債請求權,並以該專案資產作為附屬擔保的融資型別。那麼專案融資的四大原則是什麼呢?小編整理了一些專案融資的四大原則,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專案融資的四大原則

  一、重要性原則

  重要性原則對融資租賃專案評審意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運用重要性原則,有利於把握住問題的實質,抓住關鍵點,最終實現“較小的成本、較大的效益”的目的。

  顯然,重要性概念總是針對融資租賃專案評審而言的。判斷一項因素是否重要應視其在融資租賃專案評審報告中的缺漏對融資租賃專案最後所作決策的影響而定;重要性必須從融資租賃專案評審報告使用者角度考慮,因為專案評審報告是為了滿足其使用者在滿足一定的融資租賃利潤前提下控制融資租賃風險的資訊需要編制的;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特定的環境。承租人不同、租賃物件不同或時間不同判斷重要性的標準也就不同,重要不重要是相對的,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運用專業判斷;運用重要性原則是為了把握住問題的實質,抓住關鍵點,兼顧效率和效果,以實現較小的成本、較大的效益之目的。

  二、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對融資租賃專案評審意見的形成具有直接意義。融資租賃專案評審要真實、客觀地反映融資租賃業務的各種因素的情況及其對所評審的融資租賃專案預計風險和收益的影響。真實性原則包括以下幾個重要含義:真實、可靠、可驗證。

  融資租賃專案評審的一些基礎資料主要來源於承租人,包括引進融資租賃裝置的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承租人財務報表,甚至是租賃物件的價格和價效比等資料。資訊不對稱在經濟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融資租賃專案評審中同樣存在著承租人和融資租賃公司之間的資訊不對稱現象。承租人為了獲得融資等不同目的而虛構資訊資料。

  真實性原則要求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藉助何種方式,融資租賃專案評審憑藉的資料應當是以客觀事實或具有客觀事實基礎的判斷和意見為基礎的、未曾被扭曲或修飾的方式再現或反映真實狀況。真實必須是一個可驗證的概念,檢驗的方法是把承租人提供的資料與客觀情況相對照。在租賃實踐過程中,融資租賃專案相關資訊的真實性調查、核實是最難把握的,也是關係融資租賃專案評審效果的重心。

  三、穩健性原則

  穩健性原則是在融資租賃專案評審中對於專案的收益和損失的確認應持謹慎即穩健的態度。這是因為融資租賃專案一般為中長期專案,在此期間由於經濟環境、經濟政策和市場競爭中的承租人生產經營活動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決定的。

  穩健性原則是以風險的客觀存在為前提的。在風雲變換的市場大潮中,競爭和風險無時不在,無處不有。而企業既面臨機遇,又要經受考驗。風險與收益是正相關的,風險越大,可能帶來的收益也就越大,對企業而言是動力;收益越大,隨之而至的風險也就越大,甚至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對企業而言是壓力。

  而融資租賃的穩健性原則正視專案的這種風險和不確定性,預計它的出現對專案收益和整體風險的影響程度;穩健性原則還具體體現在對融資租賃收益和租賃物件使用創造價值掛鉤的風險租賃專案,在融資租賃專案評審中,對或有收入按保守數值計算,對或有支出按最大數值計算,對專案的經濟效益進行分析。

  四、安全性原則

  融資租賃業務是典型的風險業務,在甄別專案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穩健和謹慎的原則,以安全為第一要義,力爭把可能產生的風險規避到最低。擬操作的專案必須有切實可靠的風險防範措施,否則,不予考慮。

  專案融資的主要種類

  一、無追索權的專案融資

  無追索權***No-recourse***的專案融資

  無追索的專案融資也稱為純粹的專案融資,在這種融資方式下,貸款的還本付息完全依靠專案的經營效益。同時,貸款銀行為保障自身的利益必須從該專案擁有的資產取得物權擔保。如果該專案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建成或經營失敗,其資產或收益不足以清償全部的貸款時,貸款銀行無權向該專案的主辦人追索。

  無追索權專案融資在操作規則上具有以下特點:

  1、專案貸款人對專案發起人的其他專案資產沒有任何要求權,只能依靠該專案的現金流量償還。

  2、專案發起人利用該專案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能力是專案融資的信用基礎。

  3、當專案風險的分配不被專案貸款人所接受時,由第三方當事人提供信用擔保將是十分必要的。

  4、該專案融資一般建立在可預見的政治與法律環境和穩定的市場環境基礎之上。

  二、有限追索權專案的融資

  有限追索權***Limited-recourse***專案的融資

  除了以貸款專案的經營收益作為還款來源和取得物權擔保外,貸款銀行還要求有專案實體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擔保。貸款行有權向第三方擔保人追索。但擔保人承擔債務的責任,以他們各自提供的擔保金額為限,所以稱為有限追索權的專案融資。

  專案融資的主要特點

  1.融資主體的排他性。

  專案融資主要依賴專案自身未來現金流量及形成的資產,而不是依賴專案的投資者或發起人的資信及專案自身以外的資產來安排融資。融資主體的排他性決定了債權人關注的是專案未來現金流量中可用於還款的有多少,其融資額度、成本結構等都與專案未來現金流量和資產價值密切相關。

  2. 追索權的有限性。

  傳統融資方式,如貸款,債權人在關注專案投資前景的同時,更關注專案借款人的資信及現實資產,追索權具有完全性;而專案融資方式如前所述,是就專案論專案,債權人除和簽約方另有特別約定外,不能追索專案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資產,也就是說專案融資完全依賴專案未來的經濟強度。

  專案融資風險的識別方法

  1、信用風險。專案融資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是指專案有關參與方不能履行協定責任和義務而出現的風險。像提供貸款資金的銀行一樣,專案發起人也非常關心各參與方的可靠性、專業能力和信用。

  2、完工風險。完工風險是指專案無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後無法達到預期執行標準而帶來的風險。專案的完工風險存在於專案建設階段和試生產階段,它是專案融資的主要核心風險之一。完工風險對專案公司而言意味著利息支出的增加、貸款償還期限的延長和市場機會的錯過。

  3、生產風險。生產風險是指在專案試生產階段和生產運營階段中存在的技術、資源儲量、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經營、勞動力狀況等風險因素的總稱。它是專案融資的另一個主要核心風險。生產風險主要表現在:技術風險、資源風險、能源和原材料供應風險、經營管理風險。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計劃維持產品質量與產量,以及產品市場需求量與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有價格風險、競爭風險和需求風險,這三種風險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

  5、金融風險。專案的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專案融資中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兩個方面。專案發起人與貸款人必須對自身難以控制的金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變化加以認真分析和預測,如匯率波動、利率上漲、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向等,這些因素會引發專案的金融風險。

  6、政治風險。專案的政治風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國家風險,如借款人所在國現存政治體制的崩潰,對專案產品實行禁運、聯合抵制、終止債務的償還等;另一類是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穩定性風險,如稅收制度的變更,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的調整,外匯管理法規的變化等。在任何國際融資中,借款人和貸款人都承擔政治風險,專案的政治風險可以涉及到專案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

  7、環境保護風險。環境保護風險是指由於滿足環保法規要求而增加的新資產投入或迫使專案停產等風險。隨著公眾愈來愈關注工業化程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國家頒佈了日益嚴厲的法令來控制輻射、廢棄物、有害物質的運輸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汙染者承擔環境債務"的原則已被廣泛接受。因此,也應該重視專案融資期內有可能出現的任何環境保護方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