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融資的核心是什麼

  專案融資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一個創新,為吸引私人和國際資本提供了更加靈活和多樣的渠道,併為各國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那麼呢?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專案融資的核心是,希望對你有用。

  專案融資的核心內容

  1、信用風險。專案融資所面臨的信用風險是指專案有關參與方不能履行協定責任和義務而出現的風險。像提供貸款資金的銀行一樣,專案發起人也非常關心各參與方的可靠性、專業能力和信用。

  2、完工風險。完工風險是指專案無法完工、延期完工或者完工後無法達到預期執行標準而帶來的風險。專案的完工風險存在於專案建設階段和試生產階段,它是專案融資的主要核心風險之一。完工風險對專案公司而言意味著利息支出的增加、貸款償還期限的延長和市場機會的錯過。

  3、生產風險。生產風險是指在專案試生產階段和生產運營階段中存在的技術、資源儲量、能源和原材料供應、生產經營、勞動力狀況等風險因素的總稱。它是專案融資的另一個主要核心風險。生產風險主要表現在:技術風險、資源風險、能源和原材料供應風險、經營管理風險。

  4、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指在一定的成本水平下能否按計劃維持產品質量與產量,以及產品市場需求量與市場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市場風險主要有價格風險、競爭風險和需求風險,這三種風險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影響。

  5、金融風險。專案的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專案融資中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兩個方面。專案發起人與貸款人必須對自身難以控制的金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變化加以認真分析和預測,如匯率波動、利率上漲、通貨膨脹、國際貿易政策的趨向等,這些因素會引發專案的金融風險。

  6、政治風險。專案的政治風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國家風險,如借款人所在國現存政治體制的崩潰,對專案產品實行禁運、聯合抵制、終止債務的償還等;另一類是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穩定性風險,如稅收制度的變更,關稅及非關稅貿易壁壘的調整,外匯管理法規的變化等。在任何國際融資中,借款人和貸款人都承擔政治風險,專案的政治風險可以涉及到專案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段。

  7、環境保護風險。環境保護風險是指由於滿足環保法規要求而增加的新資產投入或迫使專案停產等風險。隨著公眾愈來愈關注工業化程序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許多國家頒佈了日益嚴厲的法令來控制輻射、廢棄物、有害物質的運輸及低效使用能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汙染者承擔環境債務”的原則已被廣泛接受。因此,也應該重視專案融資期內有可能出現的任何環境保護方面的風險。

  專案融資的主要特點

  1.融資主體的排他性。

  專案融資主要依賴專案自身未來現金流量及形成的資產,而不是依賴專案的投資者或發起人的資信及專案自身以外的資產來安排融資。融資主體的排他性決定了債權人關注的是專案未來現金流量中可用於還款的有多少,其融資額度、成本結構等都與專案未來現金流量和資產價值密切相關。

  2. 追索權的有限性。

  傳統融資方式,如貸款,債權人在關注專案投資前景的同時,更關注專案借款人的資信及現實資產,追索權具有完全性;而專案融資方式如前所述,是就專案論專案,債權人除和簽約方另有特別約定外,不能追索專案自身以外的任何形式的資產,也就是說專案融資完全依賴專案未來的經濟強度。

  3.專案分散性

  因融資主體的排他性、追索權的有限性,決定著作為專案簽約各方對各種風險因素和收益的充分論證。確定各方參與者所能承受的最大風險及合作的可能性,利用一切優勢條件,設計出最有利的融資方案。

  4. 專案信用的多樣性

  將多樣化的信用支援分配到專案未來的各個風險點,從而規避和化解不確定專案風險。如要求專案“產品”的購買者簽訂長期購買合同***協議***,原材料供應商以合理的價格供貨等,以確保強有力的信用支援。

  5.專案融資程式的複雜性

  專案融資數額大、時限長、涉及面廣,涵蓋融資方案的總體設計及運作的各個環節,需要的法律性檔案也多,其融資程式比傳統融資複雜。且前期費用佔融資總額的比例與專案規模成反比,其融資利息也高於公司貸款。

  專案融資雖比傳統融資方式複雜,但可以達到傳統融資方式實現不了的目標。

  一是有限追索的條款保證了專案投資者在專案失敗時,不至於危機投資方其他的財產;

  二是在國家和政府建設專案中,對於“看好”的大型建設專案,政府可以通過靈活多樣的融資方式來處理債務可能對政府預算的負面影響;

  三是對於跨國公司進行海外合資投資專案,特別是對沒有經營控制權的企業或投資於風險較大的國家或地區,可以有效地將公司其他業務與專案風險實施分離,從而限制專案風險或國家風險。

  可見,專案融資作為新的融資方式,對於大型建設專案,特別是基礎設施和能源、交通運輸等資金密集型的專案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運作空間。

  專案融資的模式禁忌

  一忌盲目吹噓

  對自己的專案充滿信心,對於一個融資者來說這是成功的基礎。但是有些專案方在介紹專案時一味誇大,盲目吹噓,並且為了爭取投資者更多的資金,甚至輕易許諾高額回報。其實,這反而會給投資者造成融資方不切實際、甚至"誠信不佳"的不良印象。要知道專案固然好,但是投資者更注重人的因素,畢竟人是決定一個企業專案成敗的決定內因。

  二忌認知不足

  企業專案好不好只是第一步,而且與最後成功與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投資者作為理性經濟人關心的是企業專案能否開啟市場、實現盈利。所以投資者更願意聽到融資方對企業專案總體的市場前景、競爭對手、行業環境、風險狀況、財務規劃、營銷策略、預期回報、專案團隊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入而詳細地分析。

  三忌管理滯後

  對於企業團隊來說,一定要有一個相當專業的技術帶頭人,同時團隊成員或精於管理、或精於市場開發,總之優勢互補各有所長。而且整個團隊氛圍良好,管理有序。一些專案方往往注重對自己專案、產品的包裝、介紹,而忽視將自己良好的團隊建設呈現給投資者。專案方尤其是創業者須知道投資者對一個專案產生信心,首先是對專案團隊產生信心。

  四忌急於求成

  投融資對接,涉及雙方巨大利益,投資方有時需要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考察、談判。專案方如果認準了投資方的價值、意義,在該階段切不可急於求成,甚至步步緊逼。如若不然,投資方會認為創業者不夠沉著,或者耐性不夠,不足以應付商場風雲變幻的競爭。

  針對以上四點,投融界建議:專案方在對自己的專案充滿自信之時,態度也須誠懇,要運用紮實可信的市場調研資料、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理性的陳述方式來打動投資者;再者,若本身專業知識不夠,應聘請專業的融資服務機構對融資活動展開全程的跟蹤服務。最後,專案方如果對資金需求極為迫切,可以採取分段融資方式,將股權逐步攤薄進行融資。這樣做,一方面因為融資額較小,較易成功;另一方面因為多次融資可以實現多次的股價溢價、升值;最後也可以防止融資方對企業的控制權被稀釋。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專案融資的談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