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選址有哪些禁忌

  連鎖便利店的發展戰略與百貨公司和大型連鎖超市不同,它在進入某個目標市場之前先劃分商圈,再根據既定的原則,在商圈範圍內選擇合適的店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便利店選址的禁忌,希望能幫到你。

  便利店選址的禁忌

  1、 店門口不要有臺階和坡度。既便是有,高度也不能大於1.5米。地段臺階過高的店鋪能夠吸引顧客,但是不能迎合顧客的喜好。試想,兩家便利店,一家有臺階,一家沒臺階,你會選擇哪家呢?

  2、 便利店店面寬度不能小於4米。您觀察看看,小於4米的便利店您也不會太注意到吧,原因是它不夠顯眼。根據顧客體驗度分析,最適合的寬度為6米,當然太窄的便利店也會讓人感到窒息,對商品陳列的要求也比較難。小面積店面擺設知多少

  3、 非一樓直接店鋪。包括二樓、或者地下室,這些地方不但位置不夠明白醒目,進出也不方便,與便利店的便利二字原則不相符合。 選擇去便利店買東西的顧客,肯定是衝著便利去的,要二樓或者地下室,它就可以選擇逛超市了。

  4、 店鋪地址的聚合度。當顧客需要一些商品時,是順道就能買到呢?還是僅僅是要購買這樣東西而特意走這條路來你的店鋪。

  5、 便利店選址八個禁忌的其它的小缺陷。比如:整店面積小於30m2,還要看風口和西晒以及從主幹道上能否看得到等問題。

  6、 定位針對辦公分群為主的商務型便利店,至少要有2500人來支深客流量。

  7、 社群型便利店一般以高檔消費者為主,高圈內至少要有1000戶才足夠。商圈入住率低,就不能支撐起一家便利店。

  8、 商業街的便利店的優勢是客流量大。客流量最基本要超過6000人以上。客流量大不代表銷售額大。它的客單價和入店率都比社群型低很多,因為客流量的數量一定要足夠高。

  便利店選址的要素

  ***一***顧客的數量和質量

  通過商圈調查,對商圈內的顧客的消費能力和商業動向予以分析。

  對顧客的消費能力調查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有關該地區消費者的生活特性、消費習慣的資料;

  2.人口結構,包括現有人口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及人口密度、增長速度等基本情況;

  3.家庭戶數及構成,包括家庭戶數總數的變動情況、家庭人口的增減狀況;

  4.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包括個人及家庭的收人情況;

  5.消費者的消費狀況,包括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購買力情況及消費意識。

  ***二***便利店所在地區客流情況

  主要調查分析便利店所在地的客流量、客流的狀態、方向、速度、客流的目的以及本店的吸收量。

  ***三***交通狀況

  便利店選址必須調查交通情況,要考慮距離車站的遠近、道路狀況、車站的性質、交通聯結狀況、搬運狀況及流動人員的數量和質量等。

  ***四***競爭狀況

  主要了解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包括競爭對手的便利店型別、位置、數量、規模、營業額、營業方針、經營商品及服務物件的階層等等。

  ***五***便利店周邊狀況

  著重調查便利店周圍有無市場、娛樂街,是不是商業集中區或居民區,這些因素影響著便利店店址的選擇。

  ***六***便利店所處地區的基礎設施情況,包括道路設施狀況,水、電、氣等的供給狀況等。

  對以上這些因素,便利店在設立之前,必須進行詳盡的調查研究,掌握所有可能對便利店產生的有利或不利影響因素,並以發展的觀點分析便利店佈局的選擇,以正確預見未來。

  便利店選址的要求

  1.商圈劃分

  商圈的劃分不是以服務半徑為原則,而是以便利性為原則,即以住宅小區為商圈的重心,根據街區和主幹道的自然走向確定商圈範圍。商圈確定後,便要根據既定的選址原則,在商圈範圍內尋找合適的鋪面,然後再根據已確定的鋪面位置和麵積,決定該商圈內的便利店數量。

  2.選址的原則

  ***1***居民區***處或主要交通道路。便利店的目標顧客為穩定的居民,應考慮居民出入小區的路線。

  ***2***面積限制在50―200平方米以內。這個面積限制是便利店的**面積範圍,既不會因面積太大而導致投入***例如便利店的裝置和裝修等***和費用***例如租金與人工費用等***太高,又可以保證有足夠的商品陳列面擺放所需的商品。

  ***3***便利店應保證在建設物的底層開設店鋪,一般不要設在夾層或二層,樓層間高度保證在3米以上。

  ***4***足夠的配電功率,完善的水電和消防設施等。

  1、150米半徑內居民不少於1萬人,其中200米半徑內不少於2000戶;

  2、位於社群商業中心街道***動線上***。東西走向街道最好座北朝南;南北走向街道最好座西朝東,儘可能位於十字路口的西北拐角;

  3、與超市、商廈、飯店、24小時藥店、咖啡店、茶藝館、酒吧、學校、銀行、郵局、洗衣店、沖印店、社群服務中心、社群文化體育活動中心等集客力較強的品牌門店和公共場所相鄰;

  4、獨立商鋪或樓房底層,門面展開寬度不少於6米;

  5、門窗可改裝為落地式大玻璃結構;

  6、店鋪產權清晰且至少可使***租***用6年;

  7、有正常排水排汙通訊五臺空調主機位;

  8、店前空地不少於店內經營面積,可停放20輛以上自行車及摩托車。店前或附近50米內可停放2輛以上小汽車;

  9、店面、店側及店前可釋出***安裝***30平方米以上的廣告牌;

  10、社群居民文明素質較高,治安狀況良好;

  11、社群交通方便、通暢,與過街天橋、過街地下通道、公共汽車站、地鐵站口、輕軌站口等人流量較大的公共交通設施相鄰;

  12、社群地方執法文明,注重社群文化建設。

  從以上12個條件可以看出,連鎖店的選址不但考慮到了人流數量,比如規定半徑內的居民數量,還考慮到了有效人流,比如規定最好在超市、學校等音像文化消費者集中的地方開店。它還考慮到了交通、治安、宣傳、朝向等各個細節,這些規定儘可能的保證了店鋪的選址科學化、正規化。

  開店地點周圍住戶的情形,亦即所謂的居民居住條件,其範圍有以下幾類:

  1住宅的種類:分為單身住宅,普通小區住宅***分大、中型***,公寓***分電梯大樓、普通公寓***,高階住宅區。以上的住宅種類都適於開設便利店,但貧民區、老人住宅區則不太適合。

  2住戶的構成。便利店的客戶群以10至30歲的青壯年為主,單身男女尤其重要。如以職業類別來看,司機、工廠上班者等藍領及白領階層以及服務業人員,都是比較理想的物件。

  圈團內有助於便利店設立的設施有下列幾種:中小型企業***內部沒有餐廳***,中大型醫院,大學、專科院校及高中職校,24小時工作的大、中型工廠***三班制***,消防隊、警察局、市**,公園及廣場,車站附近,大型集中住宅區。

  商圈未來發展的具體考慮如下:地區內人口及戶數的增加,新設車站的計劃,學校的建設計劃,馬路新設、增設及拓寬計劃,小區住宅的興建計劃,商圈內的競爭性。商圈內的競爭性,指的是城區內有大型店、同類店或商戶聚集較多時,要先確定是否還有設店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