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創業經歷作文

  成功創業的人都希望分享故事經歷讓更多的人知道,激勵他們的創業鬥志。那麼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分享,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

  邯鄲三大學生張亞普開“張小生包子鋪”走紅,日賣4000個

  剛開張時 每天幾乎只能睡仨小時

  昨日,記者輾轉聯絡上包子鋪老闆張亞普。他告訴記者,他和同學韓雷剛、劉偉都是從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的,因為兩位同學要考研、要工作,目前包子鋪主要由他運營。

  說起開包子鋪,最初的點子也是學市場營銷的張亞普提的。畢業後的他並沒有忙於找工作,而是先後到北京、天津“考察”,最終決定要開包子鋪。

  “我父母是做生意的,我從小學了不少營銷手段。”張亞普說,除了從小的耳濡目染,他也有經驗基礎,“我有家人開包子鋪,這樣,起步就會稍微簡單些,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而說起最困難的時候,還是剛開張的那幾天,因缺乏實戰經驗,他每天幾乎要忙到凌晨1點才能把餡料備齊。睡不到3個小時,就得起來調餡兒、包包子,到了7點才能正常出攤。

  影響

  石家莊大學生跑到邯鄲求“入夥”

  開張雖不足一個月,“張小生包子鋪”卻在當地小有名氣,幾乎每天都有人排隊買包子。

  “為了保證質量,不論包子的餡料、面,還是油都不會用雜牌的。”張亞普說,過硬的“質量”或許是大家迅速認可他的一個原因。

  此外他還很注意細節。“店前面有個飲水點,不論買不買包子,你渴了就能去接水,我們還特意放了幾個凳子給老人、孕婦排隊等待時坐,大家很歡迎。”張亞普說,為了吸引顧客,從開業到現在,他還經常推出一些活動,比如兒童節期間為福利院的孩子送包子,父親節期間推出互動活動。

  就這樣,“90後大學生賣良心包子”的事兒在邯鄲街頭傳開,“**包子鋪”也引來眾多即將畢業大學生的關注,希望成為其中一員。“我上學的時候,也希望能自己創業,看到他之後,我就想能不能跟著他一起。”今年剛剛從石家莊學院畢業的郜少乾在網上看到了帖子便主動聯絡張亞普,甚至有一天,他直接跑到店裡,主動幫起忙來。

  現在,張亞普的包子鋪每天能賣近4000個包子,如此的銷售量也引來30多人爭取包子鋪的加盟權。

  聲音

  “我真沒想到,他們真的成功了”

  其實,張亞普三人共同創業的事兒,一直受到大學同學們的關注。“他們幾個上大學的時候,就特別喜歡琢磨,經常參加一些商業活動。”張亞普的同學趙航飛說。

  但趙航飛初次聽說張亞普他們開了包子鋪時,還是被震到了:“我總覺得這個不一定行,包子太普通了,覺得他們玩大了。”

  可如今見到網上越來越火的“張小生包子鋪”,趙航飛也不得不改變自己之前的觀點:“我真沒想到,他們就這麼火了,真的成功了。”

  二:

  王寒:用3D技術列印珠寶成就創業夢

  用3D印表機,可以打印出杯子、模具,甚至髖關節、牙齒,或一些飛機零部件。那麼,3D珠寶列印有沒有市場呢?武漢理工大學一名在校女生,將其變成了現實。“想法一定要到位,我才會去付諸實踐。”今年19歲的王寒,創業才一年多,就做出了年銷售上百萬元的佳績。

  “3D列印+珠寶”創業緣於一個靈感

  如果不是大二的一次活動,王寒可能會像許多普通大學生一樣,在校園裡度過平平常常的幾年然後畢業。

  2013年8月,學校藝術設計學院組織活動去北京採風,參觀“設計資源協作”展廳,那裡有很多比較有創意的設計。正是這次活動,讓學工業設計的王寒第一次體驗到了3D列印技術,“當時就對這個技術特別感興趣,我就在想,如何用這個概念來做一件具體的事情”。

  隨後的暑假裡,她在武漢一家珠寶公司實習,出差各地參加展銷活動時,瞭解到婚戀市場對珠寶的需求十分巨大。“能不能用3D技術列印珠寶?”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盤桓在她的腦海裡,一股創業的衝動推著她,想要把這一想法變成現實。

  王寒說:“當時我們學校就有創業園,能提供免費的辦公地點。”2013年9月,她向學校提出了入駐申請。憑藉獨特的創業設計,王寒順利地通過考試,入駐武漢理工大學創業園一間38.5平方米的辦公室。“光有想法不行,還需要一個創業團隊去實施。”2013年10月,王寒遞交報告給學院,申請建立一個專案興趣小組。在學院副院長方興的推介下,她遇到了比自己高一屆的同校學生鄭佳,其後來成為公司的市場總監。在鄭佳的介紹下,王寒還邀請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珠寶專業的楊定為設計師。

  2014年1月,三個合夥人註冊成立了武漢君珀珠寶有限公司。

  做真正的私人定製“個性”就是賣點

  創業並不總是一帆風順。還沒起步,王寒就碰了壁。

  一家實體珠寶店想與王寒的公司合作,向她借貨去展示。因為是朋友介紹,王寒很信任對方,就沒有簽署借貨合同。誰知,對方借走一批8萬元的貨後就不還了。“要知道,這可是我們多方籌措的幾乎所有的本金。”

  王寒沒有因此放棄,小夥伴們重新調整公司規章制度,決定從產品上突破,走定製路線。“創業講究一個跨界的思維,雖然珠寶是一個傳統手工行業,但是先進的科學技術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智慧化。”王寒說,傳統品牌珠寶的樣式和尺寸有侷限性,而私人定製可以讓想法天馬行空,3D列印技術恰恰可以讓想法輕易實現。

  簡單來說,3D珠寶列印就是將珠寶設計圖變成現實的3D石膏模型,再由珠寶工匠往石膏模內注入熔化的金屬,製作成獨特的珠寶首飾。一些複雜的、鏤空交叉結構能一次成型。“工期從設計到生產需要25天,若以後可以用3D印表機直接列印金屬,就可以立等可取。這將是未來3D珠寶列印最理想的狀態。”王寒對記者說。

  對於市場上一些珠寶公司“現貨空戒託+鑽石=定製”的做法,王寒認為,這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定製,“我們是完全‘從無到有’,滿足客戶對珠寶的個性化需求”。

  正是因為可以按照客戶提供的造型甚至想法制作珠寶首飾,2014年,王寒的公司銷售額就超過百萬元。君珀公司線下有實體展廳,設計師事務所。一方面將珠寶設計與高科技3D列印技術相結合,另一方面與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珠寶設計系合作,將手工技法優勢融合進藝術珠寶中。“做一件事情前,一定要考慮可行性,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甚至未來幾十年要走的路,都要想清楚。”王寒年紀雖小,處事卻越來越老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