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故事講座上分享的故事

  從沒路的地方走出的路,才是新路。敢於向荊棘叢生處邁出第一步的人,才是值得敬佩的人,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重慶男子在倫敦賣小面 3天營業額10多萬元

  老外為吃麵等1個小時

  周正波,29歲,家住大渡口區,當初小本創業的他現已是重慶9家麵館的老闆。9月,英國重慶商會在倫敦泰晤士河畔舉辦了中國美食節,周正波受邀參加。

  “當時我們店只有我一個人去了,把我累慘了。”周正波拿出手機,向別人播放朋友幫忙錄製的現場視訊。視訊中,周正波的麵攤前圍滿了老外、留學生、華僑,而他一個人則身兼數職,打作料、煮麵、撈麵,儘管速度很慢,但圍觀的吃貨們都安靜而耐心地等待著。

  “有的老外等了快1個小時才吃到面,沒想到小面和雜醬麵這麼受老外歡迎,我都驚呆了。”周正波說,有幾個重慶留學生見他忙不過來,還幫他打下手,“我很感動,就請他們吃了一頓面,他們說終於吃到了家鄉的味道”。周正波回憶,美食節持續了3天,期間他賣出了1500多碗麵。“在重慶,小面6元一碗、雜醬麵8元一碗,而在英國那3天裡,我賣的小面是6英鎊一碗、雜醬麵8英鎊一碗,3天的營業額換算成人民幣有10多萬元。”

  開面館的初衷為了買房

  說起開面館,周正波稱,自己的初衷只是為了買房。2008年,周正波從石家莊外國語學院商務英語專業畢業,隨後到廣東打拼,曾是某港資集團深圳分公司負責外貿業務的部門主管,月薪5600元,包食宿。“靠工資完全沒法買房,我就琢磨著自己當老闆。”周正波說,考慮到麵館投入少、收益快,他決定先小本創業開個麵館試試手。

  2011年,周正波辭職,隨後花4萬元買下了大渡口區的一家麵館。由於對這個行業不熟悉,周正波開始邊幹邊學,一邊向開餐館的朋友請教,一邊上網查資料學習餐飲知識。因為能吃苦、肯琢磨,周正波的麵館越做越好,截至目前,已在市內開了9家,“每家店的月營業額在三四萬元左右,房子早在2年前就買了”。

  而在倫敦的3天經歷讓周正波有了新的野心,他想把麵館開到海外,甚至做成全球連鎖店。在英國重慶商會的幫助下,下週,周正波將再次前往英國,商談籌備開面館的相關事宜,“我要把重慶小面介紹給全世界的吃貨”。

  或在英國打造重慶美食城

  英國重慶商會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他從朋友處得知周正波的小面很“霸道”,於是就去試吃,結果被其味道征服,便邀請周正波前往倫敦參加美食節。“在這次美食節上,周正波的重慶小面特別受歡迎,另外重慶火鍋也頗受好評。”

  “英國現在還沒有地道的重慶小麵館和火鍋店。”英國重慶商會會長鬍敏表示,目前商會正牽線落實重慶火鍋和重慶小面在英國落戶,接下來可能會在英國打造一個重慶美食城。

  雞鴨熬高湯油辣子不“燒心”

  “小周的面用料講究,味道巴適,最重要的是,對於我這種老顧客,小周不用問我,每次都能按我的口味打作料。”經常來吃麵的市民劉軍說,周正波從來不在用料上“節省”,總是選高質量的辣椒來做油辣子,又香又不“燒心”,花椒也是用最好的。

  “每天每家店都要用一隻雞和一隻鴨熬製高湯。”周正波說,以後在英國開店,他打算把花椒、辣椒等空運過去,保證和重慶的店一樣,儘可能地保持重慶小面的原汁原味,保留家鄉的味道。

  2:夫妻創業開10平米酸辣粉店 日售額近2000元

  早上五點多,出生於1984年的蔣仕民便起床到批發市場採購食材,然後趕到酸辣粉店開門,做開店前的準備工作。

  “老闆,來一碗酸辣粉,再加一個滷鴨腦殼。”“我要一份小碗抄手。”……上午十點左右,酸辣粉店開始忙碌起來。在這家店大約只有十平方米,一側是廚房,擺放著爐灶等廚具及一些食材,另一側則擺放著三張餐桌。臨近十一點半,店內外坐滿了人。“我們主營的是手工酸辣粉,同時搭配賣抄手餃子及一些滷菜。”

  談起創業的艱辛,蔣仕民笑笑說:“做餐飲的,起早摸黑是常態,我們早就習慣了。每天店鋪九點左右打烊,做完清潔便是晚上十點多了。回家照看孩子、打理家務,煎紅油、炸花生米、炒臊子等,有時忙到凌晨一兩點。”

  多年在外打拼後,蔣仕民和妻子楊雪選擇回鄉創業。走市場,訪專案。蔣仕民突然想起來在青海做百貨生意時,一位師傅做的酸辣粉色香味俱佳,讓他記憶猶新。與之取得聯絡後,得知這位師傅已經回了江蘇老家,他立馬收拾行李,前去拜師學藝。“印象最深的是,才到江蘇十幾天,我的雙手就被泡爛完了。”回憶起剛到江蘇的日子,蔣仕民永生難忘。

  經過與家人商量,於2013年11月30日開了這家酸辣粉店。

  剛開始一天只能賣幾十元,但蔣仕民與楊雪並沒有想過放棄。“凡事開頭難,我一直堅信,只要我們將口味和品質做到極致,不可能不火!”蔣仕民說,大家口耳相傳,現在生意也好起來了,最好時一天能賣兩百碗酸辣粉,銷售額接近2000元。

  為了保證食材的品質,蔣仕民從不固定在哪一家批發店拿貨,更不會讓店方直接送貨上門。“尤其是炒酸辣粉臊子及包抄手餃子用的豬肉,都是我每天從市場上精挑細選,然後絞碎的,絕對沒有新增任何邊角料。”蔣仕民說,他和妻子的分工一直很明晰,自己負責採購食材,給顧客冒粉、打調料,煮抄手餃子,妻子則負責洗菜和現包抄手餃子。

  “妻子的手生凍瘡了。”蔣仕民透露,由於楊雪洗菜長期用冷水,每年雙手都會生凍瘡,讓他十分心疼。目前,夫妻倆正籌劃著再開一家分店,到時候,自己和妻子負責當主廚,再聘請一個人來打下手,就沒那麼辛苦了。

  3:小夥辭職後小本創業賣凍粑 日營業額達千元

  2010年,周佳俊剛入大學,選擇了金融保險專業。他當時的想法就是:金融專業對自己以後創業有幫助。周佳俊的家庭不算富裕,父親在工廠上班,母親在鄉下種果樹,因此大學期間周佳俊拼命賺錢,做過各種兼職。

  大學畢業後,周佳俊在遂寧一家金融公司當現貨投資諮詢員。“現貨全稱電子現貨,是通過網路平臺實現投資的一種投資方式。在這家公司上班,的確算是專業對口。每天為客戶做諮詢服務,工資2500元左右。”周佳俊說,雖然這還算是一份較穩定的工作,但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因為周佳俊一直想自己創業,“與其這樣上班,不如趁年輕去闖一闖,大幹一場。”周佳俊說,這份工作與自己的專業對口,卻不合口,於是2014年初便果斷辭職。周佳俊的父親透露:“看到兒子在公司上班期間每天精神緊繃,感覺他的情緒也不好。當他提出辭職創業的想法時,我們是雙手贊成的。”

  在這個城市裡穿梭,匆忙也好,悠閒也罷,周佳俊已深深地愛上了這裡,尤其是這裡的小火鍋,香辣***。他發現家鄉丹稜還沒有這樣的地道小火鍋,於是他便有了把遂寧火鍋帶回丹稜的想法。大二暑假期間,他回到丹稜時卻發現小火鍋市場已被人搶先引進。

  雖然遂寧的火鍋引進了家鄉,那能不能把丹稜特產引進遂寧呢?周佳俊茅塞頓開,一提到丹稜特產他首先想到的是嗩吶,然後便是凍粑。於是他便開始規劃起了新的創業藍圖,當遂寧和丹稜美食的“紅娘”。

  2014年2月,周佳俊帶著“丹稜凍粑夢”分別在眉山、成都和遂寧3個地方一邊進行詳細考察,一邊跟隨著凍粑師傅學習。在遂寧開店為什麼在成都考察呢?周佳俊說:“我發現丹稜凍粑在成都已經發展得很好,幾乎普遍到了區縣。而遂寧離成都這麼近卻還沒引進凍粑,這更加堅定了我的創業決心。”通過對遂寧大街小巷的“踩點”,尋找店鋪,2014年9月,周佳俊的“丹稜凍粑”店在遂寧老二中附近正式掛牌營業。

  “丹稜凍粑”店開業後,周佳俊的父母也前來幫助他,一起打理生意。“其實開店並不容易,前期找店鋪的那段時間更是困難,我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最終才確定了下來。”周佳俊說,店雖然開起來了,但事事總不如人意,開業前幾天還行,後來生意就相當清淡。面對持續蕭條的經營狀況,周佳俊感受到了壓力。

  “經營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那個位置其實是個‘假口岸’,人流量多但有需求的顧客卻很少。”10月中旬,考慮到老城區人流量密集以及租金便宜,2015年1月14日,周佳俊將“丹稜凍粑”搬到了南小區菜市場附近。“說實話,生意冷淡的那段時間,總在懷疑自己的這次創業是否正確。後來幸好轉移門店,不然肯定會陷在裡面。”

  凍耙店搬遷後,每天門庭若市,凍粑深受大家的喜愛,這麼好的生意周佳俊自己也沒想不到。周佳俊透露,現在每天能售出凍粑600個左右,節假日會售出700多個,營業額達1200元左右。

  小本創業頻頻出現,失敗與成功皆有,但像周佳俊這樣順利的卻不多,那麼周佳俊的創業祕訣是什麼呢?他指出:“在創業中,我算不上成功者,我覺得創業不論大小,最重要的是要吃苦。只有先吃得苦,才更懂得生活。”

  “像我們做飲食行業,最重要的是衛生安全、誠信和態度。如果這三點做好了,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周佳俊說,接下來的規劃中,他將努力開啟更寬闊的市場,準備半年或者一年後開分店,在保證質量、口感的前提下,不斷地創新,研發更多適合大眾口味的凍粑。

  
的人還:

1.創業故事講座

2.講講你身邊的創業故事

3.創業故事大匯精選

4.90後成功創業的故事

5.創業故事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