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店創業之顧客體驗

  一家網店的好壞往往離不開顧客對其評價,把顧客照顧好了,網店創業自然也會成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網店要避免讓顧客不爽的兩件事

  案例1:

  前些時日,在網上某品牌鞋旗艦店下單購得一雙還算比較心儀的休閒皮鞋,那種期待的心情估計網購者均有體會。時隔三日,快遞小哥送貨上門,從物流上來講還算可以。簽收體驗應為當務之要事,當即開封試鞋……“暈菜!擠腳?”……從簽收到體驗,不到三分鐘,完全兩種心情,從欣喜到鬱悶!

  馬上與客服聯絡。當然,那些程式化的問候、安慰等話術,還能接受,最讓人彆扭的是 “親,您先墊付退回的運費,貨到後給您返還所墊付的運費”……墊付運費雖為小事,但是從服務和體驗的角度來說,這些都會給消費者造成“不爽”的感覺,畢竟是因商家發錯貨,顧客已經心情不悅,換貨還要先行墊付運費,這就更會讓消費者印象分折半。一直倔脾氣的我,果斷退貨***運費到付,我從來沒有墊付的習慣***!

  建議:

  任何經營活動不可能沒有失誤或差錯,如何及時妥當處理最為關鍵,尤其是在細節方面。畢竟在“失誤或差錯”面前,顧客心存“給以及時快速處理”的期盼心理,對商家抱有較高的期望值。所以,商家應一切從消費者立場出發,暖人心的官話***話術***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要從細節入手,把問題處理的妥妥的。這個小案例可能並不多見,但確實存在,就一個“墊付”,無聲中把顧客推向了千里之外。這種脫了褲子放屁的伎倆,建議商家們不要使用,百害而無一益!

  案例2:

  最近網購比較多,對於滿意的網購從來不會過多的去分析,因為這是商家應該做的,而對於不爽的網購,就喜歡吐吐槽。週末在家,沒事便在網上上溜達。女兒說要換個新蚊帳,便搜尋起來。不到半小時,便按照女兒的要求和選擇下單。幾日後,商品到了,女兒很滿意。商家還在裡面附上卡片一張“5分好評並截圖,立返現5元現金”!我是一個喜歡體驗的人,也是一個喜歡研究的人,當然作為消費者,都有著“愛佔便宜”的心理。

  在對商品還滿意的前提下,也給個5分好評並截圖給客服……一週天過去了,那“5元返現”杳無音訊。與客服聯絡,回覆是“必須晒圖,然後截圖給客服才有返現”,我了個去!那卡片上也沒有寫“晒圖”呀!多此一舉的舉動,讓心情不悅,當然讓商家失去了一個顧客和資訊傳播源。

  建議:

  任何促銷政策,必須“言出必行”,而不能節外生枝,因為任何商家發出的資訊都代表著企業的公信力!本來商品的體驗已經滿足了消費者的基本需求,“返現活動”是為了強化商品公信力、傳播力和消費者粘性。反而在這些看似小事情上***時間上的拖延或額外的要求***,只會增加消費者的反感,降低商家公信力。

  當然以上的企業行為或許只是個案,也或許很多網購者都有偶遇,也看似不足為奇。但真心希望眾商家們不要忽視某些細節,“服務為上、做足體驗”不是喊出來的,而是幹出來的,並且需要持之以恆。

  如何讓網店百分之百好評?

  招式一:及時跟蹤物流情況+回訪

  寶貝發出去以後,要跟蹤物流以便了解到物品的運輸情況.如果物流資訊上顯示的是正在派件中,那麼你就要做一件事了:給賣家發條資訊去提醒下賣家,如圖,不要吝嗇您那一毛錢,舉手之勞就可以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招式二:及時給買家確認評價

  在買家給你收貨確認以後,無論你有多忙都要抽出時間及時的給買家進行評價,當天能評價就不要拖到第二天甚至好多天!因為只有在你評價過後才能看到買家給你的評價,如果這個時候你發現在買家給你的評價是中差評,那麼你就要看我的招式三了!

  招式三:發現中差評,及時聯絡系買家溝通

  如果你發現買家給了你一箇中評或差評,首先不要著急,因為這個時候急是沒用的,而且容易壞事.你要找出和這個賣家的聊天記錄,看看當時是什麼情況,一般買家在給中差評的同時都會寫下原因的。對照著原因想一下是哪一個地方出了差錯,或者去找出這個買家是一個什麼型別的人,找到交流的突破口.然後看看買家旺旺在不線上,如果線上,你可以立即和他進行溝通,如果溝通的好了,當時就可以給你改過來!但如果買家不線,那麼你就要用電話溝通了***其實即使買家旺旺線上的話,你最好也打電話過去,因為這樣才可以顯示你的誠意.這個時候不要吝嗇電話費,因為假如買家死活不改中差評的話,你恐怕花幾十倍幾百倍的電話費也於事無補***。如果對方是手機的話最好在打電話之前發一條資訊過去。

  打電話過去先自報家門,然後針對他的評價詢問了下一些基本的情況.然後就發揮你天才口才吧.注意一定要誠懇,如果自己有失誤的地方一定要主動認錯,如果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話可以給對方一定的金錢上的彌補。同時說些賣家好評率對賣家的重要性,可能適當說些開網店的難處***但是不要過多哦***。這樣的話一般不太"鐵石心腸"的買家都同意改掉中差評的。

  招式四:勇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

  很多的中差評不一定都來自於賣家的責任,只是可能在買家的角度看來就是賣家的責任,其實大多數買家都是通情達理的,發生糾紛時賣家買家各自的立場不同,會出現各自堅持,這樣最終不利的只有賣家自己。尤其是一些贈品的時候,在你發貨多的情況下,可能會出存在一些質量問題,那麼這個時候你就要及時的承認錯誤並要勇於承擔責任了!

  招式五:用心與買家溝通

  遇到中差評時一定要做好與買家的溝通,多換位思考下:

  如果是自己買東西那你會怎樣面對這種情況呢?相信用心溝通的話人與人之間沒有解決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