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實習報告總結與體會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實習學到更多的知識,今天小編給大家找來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篇一

  本學期我帶的是七年級地理,對他們來說地理是進進中學一來的一門新的課程,真的是個挑戰。經過一學期的師生間的共同努力,學生們對地理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並逐漸產生了愛好,他們開始瞭解到了地球和輿圖知識、陸地和海洋知識、天氣與天氣知識、居民與聚落知識、發展與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識,也開始慢慢認識到學習地理與生活的關係,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上我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恪守良好的師風師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以為,要想在學生心目樹立自己的威信,除了要有紮實的專業的知識和廣闊的知識面,還要在道德行為上以身作則,以已服人。

  二、在教學方面,我認真負責,一絲不苟,虛心求教,努力進步自己的教學水平。首先,認真鑽研教材,把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把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其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愛好、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再次,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把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最後,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留意資訊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留意引發學生學地理的愛好,課堂上講練結合。

  三、在自己總結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進步教學水平。

  首先,在我帶的地理課上,將“人地關係”作為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線索,注重列舉的題目和地理事物,儘可能啟發學生運用身邊的“人地關係”材料,使學生實實在在認識把握地理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從地理學科中與其它學科相互聯絡,相互滲透的角度舉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把握地理基礎知識與學好其它學科的關係,從而改進了教學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綜合回納出“看書、聽講、用圖、動手、動腦”等方法和要求,並可利用“地理學習”圖向學生先容地理學習的形式。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要求應簡明具體而又切實可行。並經常督促檢查,養成學生很好的學習習慣。

  再次,認真組織開展溫習迎接考試。側重於教會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的作用。在把握好地理知識的同時,將地理知識與歡聚生活聯絡起來進行學習,如:培養學生多種愛好愛好,多閱讀課外書籍,多關注身邊的地理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進新鮮血液。

  儘管在一學期的教學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現代教學質量的要求還有不小的距離,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學工作中課堂語言尚存在平緩,平時考試較少,語言不夠生動等題目,這些題目尚需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

  篇二

  

  1.實習目的和意義

  綜合野外實習是地理科學本科專業重要的教學內容和環節,是理論聯絡實際、強化技能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對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綜合考察和調查,能夠獲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關知識,拓展視野,陶冶情操,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並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調查方法和步驟。

  2.實習時間、地點和線路

  2.1實習時間: 20xx年5月13日至20xx年5月19日

  2.2實習地點:廣西北海

  2.3考察路線:海底世界——北海銀灘——北海老街——北海金海灣紅樹林——潿洲島火山地貌

  3.實習區域概況

  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所轄地級市之一,地處廣西南端,北部灣東北岸,面向東南亞,位於東經108°50′45′~109°47′28′,北緯20°54′~21°55′34′之間,西北距南寧206公里,東距廣東湛江198公里,東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西瀕越南,是東南亞、中亞、西亞、非洲和歐洲各國與中國大陸海運最近的港口之一,雲、貴、川及廣西各省區對外貿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3.2面積: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

  3.3人口:總人口135萬,其中市區人口43萬

  3.4氣候:北海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沿海地區、北部灣東北岸,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光、雨源充沛,氣候宜人。

  北海市每年從春季開始雨量逐漸增多,溼度變大,有時會出現

  陰雨連綿的天氣。夏季溫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溫度為32-33℃,極端最高氣溫也不過36-37℃,但由於溼度大,人們仍會感到炎熱潮溼。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節,時常出現大到暴雨,月雨量可達300-400毫米,此時出門需要注意攜帶雨具。北海的秋季雨量銳減,秋高氣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約20-30毫米,天氣不冷,平均溫度在15℃左右。

  3.5概貌:環視市區,道路寬闊筆直,綠樹成蔭,四季飄香。碧藍的大海,明媚的陽光,沙白水淨的海灘,中西合壁、華洋並存的市區建築,環境優美的住宅小區,別具風格的綠化廣場,組合和諧,相映成趣,美不勝收。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北海素有“南珠之鄉”之稱,其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陲,北部灣東北岸,總面積3337平方公里,約有139.46萬人口,海岸線長達50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

  北海所瀕臨的北部灣是中國沿海四大漁場之一,有經濟魚類600多種、蝦類10多種,海產品十分豐富。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這裡出產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東珠,東珠不如南珠”之稱,為珠中極品。北海盛產優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

  北海的貝雕、角雕、竹編工藝品美倫美奐。北海同時是中國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繽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

  3.6景觀:北海市擁有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和潿洲島、星島湖兩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山口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儒艮***美人魚***國家自然保護區、白龍珍珠城遺址、合浦漢代墓葬保護區和大士閣、東坡亭古建築群等一大批國家級、省級著名的旅遊景區***點***,集“海、灘、島、湖、山、林”於一體,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兼備。北海銀灘被國家列為中國五個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島湖是大型電視連續劇《水滸》拍攝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潿洲島是中國最大的火山島。島的周圍淺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國最靠近大陸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4.實習觀察路線及其描述

  4.1第一觀測點:海底世界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中午

  觀測點編號:01

  觀測點路線:水產展覽館——海獸廳——珊瑚海——珊瑚海海洋劇場展廳——高科技打造的無水水族館——負壓缸——海底隧道海——人鯊共舞海之角——豹表演場。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海底世界座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

  觀測點的地理內容:北海海底世界坐落於北海海濱公園內,是以展示海洋 生物為主,集觀賞、旅遊、青少年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分為a、b兩區。這裡有珍稀的海牛***美人魚***、鯨魚骨骼、龍蝦標本、千年海龜標本和奇特的亞熱帶魚類等2800多件展品和近千種海洋生物;還有水族箱、海龜池、海豹池、360度全方位透視海底隧道、潛水錶演、餵魚表演和人鯊共舞表演等。

  4.2第二觀測點:北海銀灘

  觀測時間:20xx年5月14日下午

  觀測點編號:02

  觀測點路線:沿海岸和銀灘觀測

  觀測點的意義:北海銀灘面積超過大連、煙臺、青島、廈門和北戴河海濱浴場沙灘的總和,而平均坡度僅為0.05。沙灘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積而成,在陽光的照射下,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故稱銀灘,北海銀灘以其“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被譽為“天下第一灘”。

  觀測點的位置:北海銀灘度假村位於風景秀麗的北海銀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內,北海銀灘西起僑港鎮漁港,東至大冠沙,由西區、東區和海域沙灘區組成,東西綿延約24公里,海灘寬度在30--3000米之間,陸地面積12平方公里,總面積約38平方公里。

  觀測點的自然地理內容:北海銀灘度假區內的海域海水純淨,陸岸植被豐富,環境優雅寧靜,空氣格外清新。由於其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的特點,可容納國際上最大規模的沙灘運動娛樂專案和海上運動娛樂專案,是我國南方最理想的濱海浴場和海上運動場所,所以被海內外遊客所深深地吸引。北海銀灘的沙質,均為高品位的石英砂,沙灘中二氧化矽***石英***的含量高達98%以上,為國內外所罕見,被專家稱為“世界上難得的優良沙灘”。沙子晶瑩潔白,掬一把在手裡,如精鹽一般。因為沙子細膩緻密,遊人在潮水剛退去的平坦寬闊的海灘漫步,甚至連腳印也不會留下。這一灘碎銀,便是無價的富礦。石英砂是製造玻璃、搪瓷、光學儀器等工業品的上好原料。

  篇三

  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餵馬、劈柴,周遊世界。9月12日,我跟自己說:從明天起,做一個無悔的人民教師,教書、育人,獻身教育。從這天開始,我將要揹負教師的使命,在順德均安中學開始我教師生涯。

  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實習地理教師

  根據我們的實習計劃,我們要先進行為期兩週的聽課。在這兩週裡,我保證了每天至少聽3節地理課,而且我即選擇了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的課,也選擇了一些新教師的課程;即有聽重點班的課,也聽普通班的課。每節課都能讓我獲益匪淺,這些地方有每個教師對教材的不同理解,同時也有教師對課堂的把握和調控。在每一節課後,我都會跟上課的老師討論一下自己對該節課的看法,希望老師能夠給與我更多的意見,自己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而在聽課的這兩週我深深感受到我們平時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的侷限性;我們平時雖然一直都有到微閣練習師範技能,但是我們的練習物件距離實際是那麼的遙遠,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所提出來的問題很多都是我們不能理解的,而我們僅僅用我們的思維去備課和上課,學生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我們想象不出來的問題。所以,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備課,是成為一位稱職的教師必不可少的一步。

  而在這個聽課見習的過程中,我把我暑假準備好的教案根據本學校學生的情況作了調整,並將這些教案交給指導老師,讓他給我提一下意見,好讓我回去可以修改我的教案,為下一個部分的上課準備。

  由於學校的進度比較慢,我們剛剛去實習的時候還是在學習第一章第二節的部分,而第三節地球運動是比較抽象,對學生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也不敢向老師提出要上這一部分的要求,但是在國慶節前兩天,老師突然向我提出讓我上一下地球公轉的意義,我抱著試一下的心態跟老師提出先讓我備課,再回復他。但是,由於時間比較急促,而且內容也比較抽象,我在那麼急促的時間中根本無法集中精力備課。最後,我還是覺得讓老師去上這一節課,我還是先聽一下老師上的課,自己沉下來好好備課再去上,要不我會浪費了這一個機會。第二天,講過我的備課,還有老師的修改意見,我終於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節課,真真實實的一節課。在這一節課上,我結合了flash動畫和自制的地理教具,讓學生化抽象為形象,讓他們理解了晨昏線的定義以及地球上晝夜長短情況的變化,通過課堂的練習,我能夠了解到學生能夠基本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對於我的第一節課,指導老師給與我肯定和建議,他肯定了我的教態以及對本節課教學流程的認識,但是,他提出的建議更值得我深思:

  1、提問的技巧,提問的時候要學會區分集體回答和個別提問,並且不要提問一個學生不懂就自己講下去了,應該要繼續提問,瞭解一下這個問題是個別學生不懂還是很多人不懂,而決定講解的詳略。

  2、掌握畫板圖和寫板書的大小,粉筆的用力。

  3、將每一個知識點儘量落實到書本上,讓學生少抄筆記,多聽講。

  4、課件上的字數不要太多,控制好每張幻燈片停留的時間,如果一閃而過的幻燈片那就沒有用了。上完這一節課後,我根據指導老師給我的意見修改了課件,同時反思自己。我覺得這一節課我沒有相信我的學生,這是我最大的失敗之處。可能在接近兩個星期的聽課中瞭解到學生的基礎不是太紮實,而作為一名新老師的我希望得到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響應,無論從練習的選擇還是課堂上提問的問題都是選擇相對比較簡單的,所以導致學生在我的地理課上不斷的重複著簡單的記憶內容,這樣的重複記憶教學方式既沒有給與學生應有的信心,更把寶貴的課堂時間浪費在重複知識點上,沒有對知識點同過練習來深化,這是非常愚蠢的一種教學方式。

  在第一節課之後,陸陸續續開始了我實習的上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我上了5節新課,5節重複課,或者對比起同專業的很多同學,我的課遠遠要比他們的少。但是,我覺得每上一節都需要一個思考,沉澱,昇華,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的實習在備課和上課忙忙碌碌,完全沒有自己思考的時間,我們只會落得一個庸庸碌碌的下場,很難有進步。所謂的進步,是要在實踐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反覆練習的過程。所以,我會做好每一節課,珍惜每一節課,反思每一節課。

  在10月25日,我有幸代表我們實習隊上一節面對學校領導的彙報課。但是由於通知比較緊急,我的準備時間非常少。我根據老師給我的建議製作了課件,準備好了上課講課的稿,先在一個普通班上了這一節課,出乎意料的他們掌握的不錯,讓我也挺有成就感的,那一節課老師沒有過去聽我的課,也讓我放開了來上課。下午的第一節,終於到我的彙報課了,早早的來到了課室,課室後面陸陸續續的走進來了學校的領導和我們的實習隊隊員,把本來就不大的課室擠得滿滿的,但是,我一點都不覺得害怕,我覺得站在講臺上的我,眼中就只有我的學生,留意不到那些要來聽課的老師和隊友們。值得要提一下的是我要上彙報課的是這一個年級中被老師們說最“活躍”的一個班,但是,他們在上課的過程中都能夠做到認真聽講,配合我課堂提出的要求。課後,我詢問了來聽課的地理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指導老師認為我的這一節課有幾個問題:

  1、上課要注意要多用專業的術語,講話不要太過生活化。

  2、語速太快,感覺在趕課。

  3、選擇練習的時候知識點重複了,練習不夠典型。但是當我去問其他的老師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我的另外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要繼續琢磨教材中的知識點,儘量用一個圖來講通知識點,圖不要換來換去。

  2、重點應該放在地質構造的實際應用中。

  3、讓學生多多思考,特別在課堂的活動中,可以將課堂活躍起來的,但是,煽動力和引導能力還不夠。

  從老師們的建議中,讓我思考一個問題,每一個教師對於課本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一個教師都有不一樣的教育理念,所以他們對一節好課的評價是不一樣的,對每一個知識點的講解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那麼,我們要怎麼尋找到自己的教學中心呢?我覺得最終我們還是把我們的教學目標建立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上,只要學生能夠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能夠產生了對地理濃厚的興趣,這就是達到了我們一節課的標準。所以,我希望我自己能夠講出我自己的教學風格,我只希望我能夠成為麥豔嫻第一,而不是誰誰誰的第二。

  除此之外,我還在另外一個問題上思考了很久,就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的效率我們應該怎麼取捨?對於高一的學生來說,地理是一門副科,在均安中學裡一個星期地理課只是開了2.5節課。面對了總多的學科爭時間的現象,我們教師的確應該考慮如何最好的利用課堂的40分鐘,讓這40分鐘發揮最高的效率。與此同時,高中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為主的,我認為這是很適合讓學生產生對大自然的敬畏和愛的一個學期,能夠引導學生引導正確的科學觀,也可以利用多講例項,多聯絡新聞來提高學生對地理的興趣。但是,提高興趣就要花費課堂寶貴的時間,那麼我們應該拿捏好這個度呢?我不同意那種以考試優先的教學,我希望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一個不一樣的地理課堂,別開生面,與現實密切相關的地理課堂。因為我自己也曾經是一個愛學地理的高一學生,所以我最後選擇上了這一條地理的道路。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教師的難,要上好節課的難。而且,實踐對於我們教師這一個職業是多麼的重要。在這兩個月中,我深深地愛上了這一個偉大而神聖的身份,我希望以後能夠抱著這樣的一份熱情和愛,上好每一節課,做一個優秀的地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