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雲的創業經歷是怎樣的

  ,馬雲在創業成功之前也經歷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難,如果你也想成功,先看看你能否像他一樣跨過這十道檻。下面讓小編來告訴大家關於馬雲的創業經歷,希望能幫到你。

  關於馬雲的創業經歷

  馬雲,男,1964年10月15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一張稜角分明、削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狷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網際網路英雄人物“西湖論劍”……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他就是馬雲,中國電子商務網站的開拓者,阿里巴巴網站創始人兼CEO。

  馬雲和他的創業經歷,與其他網際網路精英相比,顯得格外不同。

  馬雲的俠氣自小有之。為了朋友,為了義氣,馬雲小時打架無數,受過處分,身上縫過13針,也曾多次被迫轉學。從家長到老師、鄰居,都對這個頑皮孩子的前途不抱希望。

  從小到大,馬雲不僅沒有上過一流的大學,而且連小學、中學都是三四流的。初中考高中考了兩次,高中考大學考了三次,其中第一次高考,數學只考了1分。在他第三次參加高考前,他的老師說:“你要是考上的話,我的名字倒過來寫。”

  “我自己覺得,算,算不過人家,說,說不過人家,但是我創業成功了———如果馬雲能夠創業成功,我相信80%%的年輕人創業能成功。”

  馬雲特意叮囑記者,一定要把這些話告訴所有想創業的年輕人。

  1984年,歷經辛苦的馬雲終於跌跌撞撞地考入杭州師範大學外語系———他的成績是專科分數,離本科線還差5分,但恰好本科沒招滿人,馬雲就這樣幸運地上了本科,並憑著滿腔熱情和一身俠氣,當選學生會主席。

  大學畢業後,馬雲在杭州電子工業學院教英語。1991年,馬雲初涉商海,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譯社。結果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遭到一致譏諷。

  在大家動搖的時候,馬雲堅信:只要做下去,一定有前景。他一個人揹著個大麻袋到義烏、廣州去進貨,翻譯社開始賣禮品、鮮花,以最原始的小商品買賣來維持運轉。

  “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把錢看輕,如果你腦子裡老是錢的話,一定不可能賺錢的。”初次下海的經歷,給馬雲留下了深刻的體會。

  1994年底,馬雲首次聽說網際網路;1995年初,他偶然去美國,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對電腦一竅不通的馬雲,在朋友的幫助和介紹下開始認識網際網路。當時網上沒有任何關於中國的資料,出於好奇的馬雲請人做了一個自己翻譯社的網頁,沒想到,3個小時就收到了4封郵件。

  敏感的馬雲意識到:網際網路必將改變世界!

  隨即,不安分的他萌生了一個想法: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釋出。

  此時,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馬雲已經是杭州十大傑出青年教師,校長還許諾他外辦主任的位置。但是,特立獨行的馬雲揮揮手,放棄了在學校的一切地位、身份和待遇,毅然下海。

  此時,網際網路對於絕大部分中國人還是非常陌生的東西;即使在全球範圍內,網際網路也剛剛開始發展:大洋彼岸,尼葛洛龐帝剛剛寫就《數字化生存》、楊致遠建立雅虎還不到一年;而在北京,中國科學院教授錢華林剛剛用一根光纖接通美國網際網路,收發了第一封***。

  在這樣的情形下,遠在尚未開通撥號上網業務的杭州,馬雲就已經夢想著要用網際網路來開公司、下海、盈利。這個想法立即遭到了親朋好友的強烈反對。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裡糊塗,我也講得糊里糊塗。最後說到底怎麼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不行趕緊逃回來。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幹,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幹。”

  “其實最大的決心並不是我對網際網路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無論失敗與成功,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你如果不做,就像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

  1995年4月,馬雲和妻子再加上一個朋友,湊了兩萬塊錢,專門給企業做主頁的“海博網路”公司就這樣開張了,網站取名“中國黃頁”,成為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3個月後,臨近杭州的上海正式開通網際網路,馬雲的業務量激增。在各企業紛紛忙著建立自己主頁的時候,馬雲的先見之明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當時,製作一張主頁,中英文對照的2000字內容、一張彩照,開價就是2萬元人民幣。不到3年,馬雲就輕輕鬆鬆賺了500萬元利潤,並在國內打開了知名度。

  1997年,在國家外經貿部的邀請下,馬雲帶著自己的創業班子揮師北上,建立了外經貿部官方網站、網上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網上中國技術出口交易會、中國招商、網上廣交會、中國外經貿等一系列國家級站點。

  這段經歷對馬雲彌足珍貴。他告訴記者:“在這之前,我只是一個杭州的小商人。在外經貿部的工作經歷,我知道了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學會了從巨集觀上思考問題,我不再是井底之蛙。”

  1999年初,開闊了巨集觀視野的馬雲返回杭州,進行二次創業,他決定介入電子商務領域。

  採用什麼模式?當時全球網際網路所做的電子商務,基本上是為全球頂尖的15%大企業服務。但馬雲生長在私營中小企業發達的浙江,從最底層的市場滾打過來,深知中小企業的困境。他毅然作出決斷———“棄鯨魚而抓蝦米,放棄那15%大企業,只做85%中小企業的生意。”

  “如果把企業也分成富人窮人,那麼網際網路就是窮人的世界。因為大企業有自己專門的資訊渠道,有鉅額廣告費,小企業什麼都沒有,他們才是最需要網際網路的人。而我就是要領導窮人起來鬧革命。”

  馬雲要做的事就是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將全球中小企業的進出口資訊彙集起來———“中小企業好比沙灘上一顆顆石子,但通過網際網路可以把一顆顆石子全粘起來。用水泥粘起來的石子們威力無窮,可以與大石頭抗衡。而網際網路經濟的特色正是以小搏大、以快打慢。

  馬雲的個人資訊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同年擔任杭州電子工學院英文及國際貿易教師,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資訊釋出網站“中國黃頁”,1998年出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富通資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2015年6月30日,馬雲當選全球網際網路治理聯盟理事會聯合主席。2015年10月19日,卡梅倫已任命中國著名商人、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加入其商業顧問小組。

  2016年2月25日,《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釋出,中國富豪中,馬雲家族以1400億位居第二。

  2016年4月,美國***社億萬富翁指數顯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超過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成為亞洲新首富。

  2016年5月,獲得2016年新財富500富人榜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