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開店創業例子

  或許你覺得大學生出來開店不是父母白花錢養子女上大學麼,但是這些90後告訴你創業不分行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90後淘寶賣茶葉的創業故事 一年賺億元

  來看一個90後在淘寶賣茶葉的創業故事,一年就賺億元

  這位90後創業者叫王思儀,安溪茶鄉人,因為不愛讀書,沉迷網遊,一度被認為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敗家子。2008年的一個偶然間,他在某個視訊中聽到了馬雲的一段演講,其中有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他,“未來的電子商務商機無限,未來的電子商務一定屬於80後、90後”。這句話為王思儀的網際網路創業埋下了種子。

  靠網遊考茶葉

  父親王大偉是一個多年的茶葉商,王思儀因為沉迷網遊而只有初中二年級的學歷,經常被父親罵為:“敗家子,天天只會玩遊戲,不會做點正經事。”這句話刺痛了王思儀的自尊心,他決定改變,向父親證明自己,於是他在玩遊戲的同時開始試著向其他玩家推銷自家的鐵觀音。

  2009年2月,王思儀還在網上開啟了淘寶店,專門賣茶葉,接到的第一筆單子在沒有收到付款的情況下就發了貨,結果錢沒收回來,讓他很氣餒,但是每每想起馬雲的話就又會重新站起來。之後,他開始網店裝修、上寶貝、客服、支付寶、經營人氣,王思儀一點點地瞭解電子商務,因為之前經常玩遊戲,所以在控制網店流量等方面,他做得很好。

  之後,王思儀採用了先寄樣再賣的方法,很快就受到了訂單,賺到了第一桶金,然後接著陸續的就有了很多單生意。

  2009年5月,王思儀將自己的茶葉店中閩弘泰開進了淘寶商城。他認為“從茶園到茶杯”的經營策略是茶葉網店脫穎而出的關鍵,“和傳統銷售相比,我們省去了採購商、批發商、經銷商等關卡,成本降低價格自然就有優勢”。

  銷售團隊的力量

  王思儀還在網上組建了網商團隊,取名“西遊銷售團隊”,團隊有自己堂姐弟組成,其中姐姐王思茵是唐僧。心無雜念;王思儀自己是孫悟空,網路技術純熟,任運營總監兼策劃;堂弟王思東是豬八戒,常常有新主意,任研發部主管;妹妹王思婷是沙僧,任勞任怨,做客服主管。

  王思儀的網店就在這樣神奇的團隊下,生意一下火爆起來,2009年250萬、2010年1000萬 、2011年3000萬 、2012年5000萬 、2013年7000萬。在網上,王思儀創辦的鐵觀音旗艦店年度銷售額幾乎每年都在快速增長。從茶園到茶杯的銷售渠道扁平化策略、滾雪球式的客戶轉化率提升。王思儀在電商領域的努力讓他收穫了巨大的成功,也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蛻變。

  說到自己淘寶創業的成功祕訣,王思儀認為,細節很重要。茶葉是易消耗品,重複購買的機率很大,而如何從眾多茶葉電商中搶奪客戶,細節的客戶服務很關鍵。“在電商時代,網商就像是舞者,要上臺表演,要親近觀眾才能贏得更多關注度。”有很多客戶經常會收到西遊團隊的生日祝福和貼心小禮品,感到莫名驚喜。比如24歲以下的客戶收到的禮品可能是限量版淘公仔,30歲以上的客戶會收到某明星的唱片,家裡剛好打破茶杯的朋友會收到一個貼心茶杯。

  案例2:90後女大學生不幹翻譯賣煎餅創業,當起煎餅西施

>

  90後女大學生變身‘煎餅西施’月入三萬

  “純手工攤制、無任何新增劑”,90後“煎餅女俠”高揚揚日前在長春第十四屆農博會上租了個攤位,腰間別著便攜擴音器叫賣自己生產的雜糧煎餅。只要有機會,高揚揚就不會放過推銷自己的煎餅。旅遊時,把煎餅贈送給導遊和大巴車司機;參加各類展會;去超市和農家樂推銷;在微信朋友圈裡晒製作煎餅的過程。

  現在,回到農村攤了8個月煎餅的高揚揚,月收入已經達到2萬~3萬元。

  女翻譯辭職作煎餅

  高揚揚,1991年12月出生在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黑魚村,通過上大學走出了農村。本科主修朝鮮語專業的她大學期間赴韓國實習,在首爾的一家美容院當翻譯;畢業後又在吉林淘寶店做過半年的“淘寶小二”,負責招商和客服。

  2014年12月,這個90後女孩毅然辭職返鄉創業,在雙陽老家做起了“耀輝煎餅”的生意。

  在長春市雙陽區,高揚揚是遠近聞名的返鄉創業典型,“90後美女”“煎餅西施”是大家給她的標籤。對高揚揚而言,她更喜歡借用一部時下熱映的電影《煎餅俠》,自稱“煎餅女俠”。

  24歲的高揚揚在大學主修朝鮮語,曾在首爾當過翻譯,也曾在省內一家電子商務企業做過客服和招商工作。體驗了白領的辦公室生活後,她毅然決定返鄉創業,尋求更大的歸屬感。

  “幹得再好,也是給別人打工”,高揚揚想和母親一樣,紮根農村,做點實在事。母親李耀輝收過糧食、賣過豆腐,前幾年在長清公路邊上開起了生態農莊,效益可觀。

  選擇什麼創業專案呢?高揚揚想起了小時候很喜歡吃外婆攤的煎餅,營養又健康。高揚揚認為,年輕人得借力創業,最好選擇自己熟悉的、有資源的行業。她分析自己的優勢在於:家人有做手工煎餅的手藝;同時,母親的生態農莊還是她可以利用的實體銷售渠道。

  吉林館“淘寶小二”的經歷很重要

  回到長春後,正趕上大四下學期實習。對工作充滿熱忱的高揚揚一頭扎進網際網路電商領域。“那時候吉林省農業綜合資訊服務有限公司,也就是淘寶的中國吉林館剛起步不久,位置就在生態大街上的一棟寫字樓裡。一心還想從事時髦行業的我應聘到那裡,剛開始做客服,一個月後經理覺得我還行,就把我調到了招商部門,具體負責淘寶上吉林省內電商從業者的外聯。”高揚揚說,淘寶上有一個各地土特產的板塊,彙集了各省市的名優特產品,我們就負責考核個人店主的信譽,把那些經銷特色產品且信譽高的淘寶店推薦到特色吉林館。”

  “你那時候相當於一個‘淘寶小二’?”記者問。“差不多。”高揚揚說,這段電商領域的從業經歷非常難忘,也幫她積累了最初的人脈。

  為賣煎餅曾經愁得嘴角起泡

  高揚揚收拾了家裡一間平房當作生產車間,向母親借款3萬元,買了煎餅鏊子、原料,學起了攤煎餅。高揚揚向外婆和村裡攤煎餅高手討教,又去到吉林市和四平市等地瞭解市場上熱銷煎餅的品類,決定生產何種口味的煎餅。

  學攤煎餅之初,沒怎麼幹過家務的高揚揚沒少吃苦頭。把握不好力度和速度,麵糊經常從鏊子上甩出來,高溫麵糊落到腳面上,燙起水泡。高揚揚說,“手腕也常常感覺快被烤熟了一般。”練習到第三天,她終於攤出了“一整張圓煎餅”。

  因為賣煎餅初期銷路無門,她愁得嘴角起泡;因為冬季用電熱毯增溫發麵失敗,望著“發”了厚厚一層的麵糰,她急得想哭;因為要調製新口味,她買來很多競爭對手的煎餅試吃……

  期間,高揚揚總結出一些創業“妙招”:利用好政府的相關優惠政策,利用好各種學習平臺、多積累人脈,多“走出去”與創業者們交流。這既有助於解決眼前的創業瓶頸,更能對長遠的發展之路有所啟發。

  為能與市面上銷售的煎餅差異化經營,高揚揚選擇了少有的牛奶口味作為第一批產品。

  煎餅攤出來送給生態農莊的客人免費品嚐,結果廣受好評,高揚揚也因此有了第一批客源。這讓高揚揚有了底氣,“綠色、健康的食品很有市場”。

  得到認可後,高揚揚開始了批量生產,每張煎餅包裝成一袋,20袋封為一箱。和預期的一樣,生態農莊的客人不僅自己買煎餅,還在微信朋友圈裡晒圖,幫高揚揚做了免費宣傳。

  儘管有了第一批迴頭客,但銷售量仍很有限,如何擴大銷路,是高揚揚面對的棘手問題。因煎餅口味市面上少有,加之用料好,價格比一般煎餅價格略高,高揚揚說,這讓很多人不買賬。

  於是,高揚揚帶著煎餅跑長春的各家超市和農家樂,免費贈送給顧客品嚐。

  “我們生產的煎餅口感甜糯有嚼頭”,高揚揚說,嘗過的人大部分會喜歡。口口相傳後,煎餅銷路逐漸開啟。高揚揚還通過淘寶店、微店直銷,發動朋友圈的好友幫忙推廣,發展了一些線下代理人、批發商。目前,煎餅每天銷量少則幾十箱,多則上百箱。煎餅生意好時,一天的純收入就能抵上工作時一個月的收入。

  目前,煎餅的品種有枸杞、芝麻、大棗、玉米、大米等口味,最近,高揚揚又進購了3臺煎餅鏊子,打算增加椒鹽和黑芝麻口味。

  在公司的原料車間,幾臺現代化的發酵、攪拌、粉碎裝置正在執行。高揚揚說,一張看似簡單的煎餅,其實需要多個步驟。“清洗原料、按照比例將一部分原料做熟、將生熟原料混合攪拌、粉碎磨糊、發酵、過濾雜質、手工烙制、混合搭配、裝袋等。每個步驟都有嚴格的標準,馬虎不得。”

  儘管生意小有起色,但還是“很業餘”。高揚揚說,煎餅生產廠房裡只有兩位阿姨,負責攤煎餅和疊煎餅,還是家庭作坊模式,眼下要緊的是準備建立自己的生產和銷售團隊。